我父親很早就和母親離了婚。原因不詳。我知道的,是我并不意外。
因為我父親是個怪人。許多年過去,有關(guān)父母的記憶早已模糊不清,可對于他,始終有那么幾件事存留我心。
一件是他們剛剛法定離婚時,我記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開始是我父親,他說,
“明天我們的程序就能辦完,但是關(guān)于小黎(我)的撫養(yǎng)權(quán)問題我想還得討論一下。”
“我能夠接受的有兩個提案,第一個是由你來撫養(yǎng),畢竟相對而言,我們兩個之中,我經(jīng)濟(jì)能力更好,而你相對更有時間,可以給他更多關(guān)護(hù),我則提供經(jīng)濟(jì)支持。”
“第二個是全權(quán)交由我來撫養(yǎng),我可以保證他衣食無憂,但更多的我可能就關(guān)照不到了,這是我比較不想看到的結(jié)果。你可以隨時來看他,所以這個結(jié)果客觀上看對你是很好的。”
父親是個很理性的人,但是他是一個文科畢業(yè)生,這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揉在一起。
母親提出第三個提案,那就是讓我自己獨立生活,雙方都隨時去照應(yīng)。
“這樣嗎?嗯,但是你這個提案要想被我接受的話,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小黎確實能夠自己獨立生活。假如這個前提條件不滿足的話,我保留我的兩個意見。”
他們后來確實認(rèn)為我已經(jīng)有了獨立生活能力,所以我才聽到下面一段對話。
“那么也就是還剩最后一個問題,我們要提供撫養(yǎng)費用,怎么分配?”
母親沒有說話。
“那我們就平均分配吧,照顧孩子的責(zé)任是我們共同的,沒必要分高低。如果你沒意見的話,周三那天我們一起去一趟法院吧。”
他們就這樣,很平靜的處理完了有關(guān)自己婚姻的一切。
但這并不是父親的全部。
父親有其殘暴的一面。
父親極少喝酒,因為他一喝酒就會發(fā)酒瘋打人。我說的另一件事就是這個,父親會家暴母親,離婚其實也許就是這個原因。
父親在第二次犯錯后很是消沉了一段時間。我當(dāng)時覺得母親可憐,卻也感覺不到父親的可恨之處,他說,
“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假如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我們就去走離婚程序。”
父親是個不會說對不起的人。
他的外表文縐縐,任誰也無法想到,他當(dāng)年是靠體育考的大學(xué)。不知是什么塑造了他這樣的性格,我總覺得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在生活的許多方面我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一股理性的力量在支配著我的行動。
我沒有見過我的爺爺奶奶,聽說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是自己繳自己上的大學(xué),那時候,我的叔叔,他的弟弟,還在上中學(xué),同樣是靠的他的錢。
他是個極度自立的人,但絕對不會自負(fù),我經(jīng)常看到他知難而退,他很多時候都不會勉強自己。
放在以前,我可能還會有那么一絲疑惑,畢竟父親的婚姻是很美滿的,郎才女貌,衣食無憂。母親的性格,偏剛強,顯得父親就有一點點軟弱,容易說話。二者的性格是互補的。按理來說,不應(yīng)該走向離婚的道路。
但放在父親這樣一個古怪的人身上,那么一切都說得通了,他不會因為世界而改變自己,那么為了避免傷害別人,他必將選擇逃離。
這就是我的父親,當(dāng)我從身份的桎梏中跳脫出來,我才能逐漸讀懂他,理解他的權(quán)衡與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