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被寄養的貓
- 囈語箋
- 夏與下雨a
- 3055字
- 2025-01-16 10:25:20
那天,我在寢室樓下看到了一只貓。
這是一只黑貓。身體光痩而貧瘠。它永遠以一種殷切的目光看向你,仿佛你會給它帶來飽腹的食物。
這確實是這只貓該有的狀態。因為它正被宿舍中的一些小青年豢養,并且這種模棱兩可的情況已經逐步轉化為事實。因為我在很明顯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黑色的貓窩,挺可愛的,居然是男生買的。哈哈,不得不說的是,男生對這種小動物倒是挺上心。就是不知道家養的有沒有這個待遇。
我也時常看到有人蹲在旁邊給那條黑貓喂貓糧或者是貓條。像這樣寧靜的場面,我是絕對不會去打擾的。
但我向來反對養貓,反對養一切小動物。
倒并不是說這樣的行為有什么不當,只是就我而言,我沒有把握自己能給予一只貓足夠的尊重,我感到自己只是一時興起而將它圈養,我的愛心對于它的生命而言更像是一種諷刺。我不知道這種觀念從何而來,但它已在我腦海根深蒂固。
說回那貓,這是一只流浪貓。相比于過去沿街乞討,現在至少有了一個固定打野點,生活應該算是更寬裕了吧。不過呢,當我們放假回去了,這貓又要到哪里去討飯呢?很明顯,我們只是給它陰暗的生活帶來了微弱的光芒,而當光源離開后,它的生活又會重歸黑暗,最后落得一個偷吃被打死,或者沒吃被餓死的結局。
沒有未來。我事實上一直就是用這種眼光看待那些“施舍”的。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反感施以援手的行為,這本該是好事不是嗎?
我是絕對不希望被關進籠子里的,即使吃喝不愁也不行。自然界本來就是如此殘酷,我的運氣可能時好時壞,過得也并不好,但我知道這一切同樣獨屬于我,是我生命的見證,讓我清楚我還活著。可那樣就不得不走向毀滅了不是嗎?我本可以在援助下挺過更長的時間的,這是何樂不為呢?像這樣自毀的傾向同樣是與大自然求生的理念相悖的。
算了,大道理說了一堆,到頭來我連自己都無法說服。我們來繼續聊一下那只貓的現狀吧。
畢竟即便是大學生,也不能一直住在學校的宿舍里。我們都回家過年了,宿舍也即將封閉,那這只貓該何去何從呢?
從我了解的現狀來看,我們宿舍的好心人先是給這只貓置辦了飲水機,貓糧機,就是那種簡單的塑料裝置,里面囤了不少吃的和水。我不知道貓能不能觸發,但看著讓我感到莫名好笑的一個點是,它不僅有水,旁邊還放了一瓶可口可樂是怎么回事啊?
他們把這條黑貓叫做警長。咱警長愛喝點碳酸飲料也沒啥問題吧?哈哈。不過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受人以魚的方法。我們的動物保護站其實早就給我們做過榜樣,告訴我們救助野生動物究竟該怎么救。我沒有在批評善待動物的行為,相反,我認為這是一種很有愛心的表現,讓我感覺到大學生的的確確是比走在大街上袖手旁觀的吃瓜群眾要更溫暖。只是我怕這種愛心用錯了形式,達成的效果也不好,反倒引人詬病。
雖然我還是很懷疑這只野貓是否能適應像家貓一樣的生活,但我又是一個主張隨遇而安,不那么有愛心的人,所以即便是這只貓沒有挺過寒假,我也僅僅只會覺得它命里就是如此。
另外,還要著重說的一點是,我在探討這些問題的時候,并不知道貓本身的感受,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我僅僅是站在一個人的角度去揣摩貓的處境,無論對錯,都是相當搞笑的。
(二編)
最近又刷了一條視頻,那里面介紹的東西,很是讓我改觀了對流浪貓的看法。
其中我抓住比較關鍵的信息點就是,流浪貓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弱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犬科在城市中被牢牢拘束,貓是實際上的,城市中的頂級掠食者。這些小貓龐大的體型足以讓他們有能力虐殺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不包括人類。
我覺得正是因為我們比貓站的位置更高吧,流浪貓這種隱性的高位才往往被人忽視。那個視頻的觀點還是很鮮明的,就是宣傳人們不應該喂食流浪貓,以及介紹的流浪貓其實是一種,相對于當地生態系統小圈子而言的,外來入侵物種。
簡而言之,就是說流浪貓對于這個小圈子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害的。
這里也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在沒有人喂食的情況下,少量的流浪貓捕食城市里棲息的鳥類,鼠類等等一些小生物倒是無可厚非,畢竟是求生的本能。但是貓是一種很古怪的動物,和人很像,貓會出于“玩一玩”的心態就去捕殺獵物,殺害生命。一只饑餓的貓和一只吃飽沒事做、渾身都是勁兒的貓,其對環境的破壞能力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
僅僅在我國范圍內,每年流浪貓殺害的哺乳動物的數量就以億只計。并且,其中包含著數量驚人的瀕危物種。他們才是這片環境中的原生物種,而由于流浪貓的入侵,導致這些物種走向消亡。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后果大家應該都知道,我這里就不再贅述。那么,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繼續惡化,我們也是時候認識到,應該給這些看似嬌小的家伙一點點教訓了,哈哈。
這里我并不是說要對流浪貓趕盡殺絕,而是像那個博主說的一樣,貓類不應該被人們收養又棄養,變成流浪貓禍害生態,流浪貓更應該待在救助站里,或者是被更多看護,而不是得到路過的行人善意的施舍,進而有力氣去“玩一玩”。
另外,這里也提到一下,我在視頻里看到的一個又一次刷新我認知的事件。那就是那個博主對某校校方集資對校區的所有流浪貓絕育的事,表示了高度的認可。
本來在我的認知里面給貓絕育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我本來認為那是在滿足人類高人一等的情緒,是對其他生命的主宰與不尊重。
但他提到,原來給貓絕育可以減少貓患病的可能性,同時能使貓的性格更加安定,不容易傷人。并且,某種方面來說,社區無法保障流浪貓的后代穩定的生活,阻止流浪貓出生,也是一種仁慈。
果然我的知識面還是太淺薄了,我本以為這只是純然的惡行,但現在看來,其中值得思考的地方還是很多啊。
(三編)
最近宿舍樓的流浪貓情況又有些變化,所以我想再寫一點東西。
在我寫這些東西之前很久的時候,其實已經來了另外一只流浪貓,是一只毛色偏灰的小白手套。好巧不巧,跟之前的小黑貓恰好是一公一母。
本來沒什么事,畢竟男生一只貓也是喂,兩只貓也是喂——不過要是另一只貓是因為有人在喂小黑才來到寢室樓,就當我沒說。
而現狀是,小白懷孕,挺著個大肚子,看來馬上就會有新的生命降臨世間。
貓應該是沒有所謂親情的,是否哺育小貓,全然憑借了本能。母貓尚且如此,公貓更不必說,不過是上了發條的配種機器。
但我要借用上一條中視頻的話了,“這才是對貓的虐殺。”
這些小生命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迫降生在一個無法給予它任何保護的世界。它將要面對的,是何其殘酷的一生啊。
就算僥幸逃過了寒冷,病痛,以及饑餓的催命符,原社區也很難再接納新的成員,所以它只能像它的父母一樣,背井離鄉,尋找新的社區生存,成為下一代流浪貓,然后重蹈覆轍。
可惜我現在還是一個窩囊廢,對于發生在我身邊的許多事還無動于衷,于是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慘劇臨近。
不過所幸,我還有一張嘴可以活動,也終于把心里所想吐露出來,倒算是消解了幾分心底的罪惡感。
(四編)
有一天,大約是五月前的兩三天,我正在露臺慢慢的走路,路過放貓窩的洗衣機,忽然想,“小白手套長久沒有見了。還托家帶口呢!”這才也覺得她的確長久沒有見了。腦里一個聲音道,“她怎么會來?……她讓給收了罷。”我憶,“哦!”“她總仍舊是被人挾著。這一回,是自己衰,竟被人拿箱子裝了養,還讓那宿管瞧見了。寢室的規矩,違反得的么?”“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是斥責,后來驅逐,寢室外邊再沒見過小白和孩子。”“后來呢?”“后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我也不再回憶,仍然慢慢的碼我的字。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小白手套。到了十七,我端起手機想,“小白還帶著小貓呢!”到第二月的一號,又說“小白還帶著小貓呢!”到七月可是沒有說,再到后來也沒有看見她。
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小白的確死了。
二零二五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