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子商務概論(第2版)
- 張夏恒編著
- 2071字
- 2024-06-27 15:53:44
前言
近幾年,隨著國內外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與變化,跨境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的電子商務業務模式,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15.7萬億元,成為又一個新的十萬億級別的市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傳統進出口貿易增長乏力,甚至出現負增長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場合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積極培育跨境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貿易新業態與新模式。從2014年起,連續10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及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受到國家重視。
2018年年初,教育部發布實施《電子商務類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教高司函〔2017〕62號),專門將“跨境電子商務”課程列入本專業類“建議的相關課程”。我國教育部高度重視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2019年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及《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中均增補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2020年3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新增了跨境電子商務本科專業。2020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修訂)》中,新增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截至2023年3月,我國連續4年在98所本科院校批設了跨境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據悉,我國國內有的高校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試驗班,有的高校在國際商務碩士專業設置了跨境電子商務方向。這也預示著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引發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國內高校也紛紛注意到該現狀與趨勢,相繼設立了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或課程,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
本書既介紹了理論,又提供了相關案例,實現了跨境電子商務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的結合;可供普通本科生及高職生使用,也可供中等職業院校相關課程使用。本書共分為11章,圍繞跨境電子商務核心環節進行解讀,同時采用循序漸進的邏輯闡述跨境電子商務相關問題。
第1章 是導論部分,旨在理清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介紹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采用行業生命周期理論分析跨境電子商務演進的歷程。
第2章使用生態系統理論解讀跨境電子商務,依托生態系統相關理論提出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相關知識,為后續章節學習跨境電子商務關鍵要素提供思路。
第3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相關知識,對其概念、特征、類型及作用進行分析,尤其對幾類主要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分析。
第4章從消費者角度分析跨境電子商務,通過學習消費者行為理論,對網絡購物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重點解讀了跨境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及其行為差異。
第5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知識,通過介紹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內容,重點學習跨境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體系與采購管理。
第6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管理方面的知識,主要介紹了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線上支付工具與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跨境支付模式,并對跨境電子商務支付風險管理進行了分析。
第7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相關知識,包括跨境物流的概念、特征、運作流程等,還對跨境電子商務涉及的通關、商務商檢及物流追蹤技術進行了分析。
第8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倉儲與配送管理相關知識,重點介紹了跨境電子商務倉儲的基本概念與作業流程,并對跨境電子商務配送相關知識與業務流程進行了講解。
第9章從4P理論視角探究跨境電子商務營銷管理問題,重點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產品管理、價格管理、渠道管理與促銷管理。
第10章從風險視角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風險管理,從內部角度與外部角度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風險來源與類型,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各類風險防范措施。
第11章主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法律制度,除了分析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法律現狀及主要環節面臨的法律問題外,還重點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知識產權與消費者保護的相關知識。
編者自2014年開始接觸與研究跨境電子商務,一直深耕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領域,這些年接觸過很多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亦熟悉跨境電子商務實踐領域,同時深刻了解到這些企業對于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急切需求。《跨境電子商務概論》作為教育部2019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課程及教材建設研究與實踐(201901161009)”的成果之一,自2020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后,獲得了國內眾多高校的認可與選用,在此一并表示感謝。距離第1版面世已經三年有余,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在近幾年發生了很多變化,因此有必要對該書進行修訂。特別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編輯的支持與鼓勵。
經過多年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逐漸成熟,但是跨境電子商務仍是一個較新的行業,且發展速度很快,也不斷發生新的變化。跨境電子商務雖衍生于電子商務,但缺少專有的理論支撐。這都給本書編寫帶來巨大挑戰,尤其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梳理與界定帶來較多困難。雖然編者深耕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領域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也結合與吸收了很多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實踐領域的資料,但本書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望讀者不吝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