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合理的投資預期

一、投資預期的誤區

本書給各位投資者的第一條建議:制定合理的投資預期。

關于投資預期的誤區,先說幾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大概十幾年前曾有位女士私下找我教她炒股,說是準備拿出30000元,希望能通過投資股市讓自己每個月都掙上3000元生活費。關鍵她還自認為這個要求并不高,不知她是不是聽了網上某位“股神”的吹噓,甚至覺得每月穩賺10%只是一個很小的目標。如果誰有能力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滾起財富雪球的話,稍微懂些投資常識的朋友自然會一笑了之。

但凡四處兜售快速致富方法的人,幾乎無一例外會是個騙子。但我們至今仍能在網上找到很多教你如何每天掙1%、每月掙10%、每年翻倍之類的炒股課程,可見這類高收益預期始終自帶熱度,市場中從未缺少不切實際的參與者。

另一種情況就更加普遍了:從未制定明確的長期目標,投資預期完全隨著市場行情而變化。比如,當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時候,他會計劃賺個30%就走,真來了一波瘋牛之后,市值翻倍居然如此輕松?看來自己的確是一塊做投資的料,那么索性繼續加大投入,想著今后每年再賺50%~100%也不過分吧,這也是為何在大牛市中很多中小散戶會裸辭去炒股的原因。隨后市場迎來深度回調,股價在價值回歸后被深套了幾年終于情緒崩潰,這時已不再奢望盈利,而是只求未來能給自己機會回本走人。等到解套后便一賣了之拿回本金,完全忘記了“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這回事。待若干年后牛市再度降臨,再一次重蹈覆轍。

我認識一位早在1994年就已入市的老股民,他完整經歷了中國股市的五輪牛熊行情,始終沒有戰勝貪婪和恐懼,在每一輪周期中都重復著大牛市追漲,熊市深套后等到解套就出局的操作,在見到下一次市場賺錢效應之前,他絕不會回來。你很難想象上證指數500點就入市的投資者,在投資了20多年后上證指數已經3000多點時仍是大幅虧損的。這樣的投資者,身邊屢見不鮮。

市場短期暴漲后的收益并不會持續,如果據此去制定未來投資目標的話,就會帶來一系列錯誤的投資行為。同樣,過低的投資預期會走向另一個誤區。1995年深圳一名國企職工在卷走公司37.7萬元后開始潛逃,24年后被抓捕歸案時他不禁感嘆道:“曾經以為這幾十萬元就夠我花一輩子了”。這30多萬元在當年可謂是一筆巨款,即便按定期利率存在銀行里吃利息,每年收入也已強過當時打工收入的好多倍了。可現實很殘酷!存款利率持續走低,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也在連年折損,簡單存定期儲蓄吃息的方式壓根就維持不了幾年。但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想當然地認為如果自己能有一筆吃息就夠日常開支的本金,那么把它存在銀行或者買個低息理財就等同于財務自由了,顯然他們大大低估了通脹的威力。

綜上所述,一個靠譜的投資預期首先必須是相對理性的(保值增值且未來有很大概率可能實現),其次應該是一個比較長期的目標,這些都是你設計投資策略和理財規劃的基礎。以下繼續探討個人投資者應該如何使自己的投資預期合理化。

二、對標通貨膨脹率

各位讀者是否想過,我們為什么要做投資?投資的初衷是把當前的勞動力成果進行儲存,在實現保值的同時,去積累更多財富,待以后我們更需要它的時候再把這部分購買力釋放出來,讓自己和家人在未來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做長期投資的預期收益率便是跟上通貨膨脹,這應該是首先需要對標的錨。

眾所周知,現在的100萬元的購買力和10年前的100萬元已經相差甚遠,這就涉及一個通貨膨脹的問題,我們作為普通投資者如何衡量通脹水平?建議可以先從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簡稱P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以及更詳盡的大宗商品價格(包括國際金價)著手,通過與之前數據的比較,就能大致判斷近期的物價走勢,甚至預測通貨膨脹水平,但它們都有局限性。以CPI為例:作為衡量居民物價水平的主要指標,其并沒有充分體現居民實際生活需求的漲跌水平。其構成仍會相對偏重于食品等基礎生活必需品,同時未包括城市居民剛需的房產購置等開支。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因素,是在不可逆轉的老齡化趨勢下,未來大眾消費結構的升級。今后,我們必然會負擔更多較高人力成本附加值的相關消費,比如休閑娛樂、子女教育、醫療保健、養老護理等,這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漲幅預期,是會顯著高于其他消費品的。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年都在變老,但CPI并沒有及時去逐年調增這些老齡化消費的配比。這也是為何大家總感覺CPI指數會略低于自己日常真實感受的主要原因,因此若把CPI指標作為自己的投資預期收益目標,顯然是不足的。

接著再說GDP和M2兩者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通俗理解就是在國內生產及銷售的所有商品或服務的總和,這是一個最直觀了解經濟增長的數據;廣義貨幣供應量(Broad Money,俗稱M2)則體現了全民實際的購買力。投資也是為了可以同時分享到時代進步的成果,理論上當全社會生產效率有效提高之后,商品的供應(GDP)也會增加,此時若貨幣供應總量(M2)持平,那么商品價格就應該走低。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通過快速提高生產力去創造更多的商品,讓大眾能夠更廉價地購買商品,從而提高生活水準。正所謂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當M2的增速顯著大于名義GDP時,說明同期貨幣供應總量已經超過了全社會創造的財富,物價上升將無法避免,這也是我們過去幾十年的常態。因此你也可以把同期M2減去GDP之差理解成“貨幣變毛”的速度,當然這也只能是一個大致的估算,由于兩者統計口徑存在一定差異,仍舊不足以體現最真實的通脹水平。

或許我們始終無法最精確衡量通貨膨脹水平,或者說符合自己家庭消費結構的通貨膨脹率。但衡量商品價值還有一個簡易的標準,可以去看一個普通人獲取它所需花費的時間,所以另有一個現成的關于“時間價值”的數據可拿來借鑒:全社會的動態工資水平。作為一項更能夠貼近貨幣購買力水平的可觀察指標,它代表了當前一個普通勞動力的最新工資收入水平,其長期漲幅也和我們真實感受的物價水平大致符合。不論你正當青年在通過打工努力賺取工資,還是已年老需要聘請家庭保姆或者護工,全社會的實時工資水平數據總是相對比較容易了解到的,而且不會有較大的失真。

對于普通的年輕人而言,自己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資產,可以通過工作去挖掘自己的人力資本潛能,同時每年賺取的工資性收入(人力資本)也會相對容易跟上全社會經濟增長和實際通脹的水平。每年的二季度末,國家統計局都會定期公布上一年度全國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數據,若您長期定居在某座城市,可以找來所處省市統計局同期公示的歷年普通職工平均工資增幅,作為一項實用指標去跟蹤和大致參考。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甚至為以后的財務自由做準備,那么建議長期目標投資收益率應該至少跟上這個人力成本的實際漲幅。

以某位長期定居上海的投資者為例,假設他在2004年時投資了10萬元,那么到了15年后的2019年,這筆錢增值到多少才是相對合理的投資收益呢?經至上海市統計局官網查詢,上海市2004年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為2033元,2019年時該數據已增至9580元,累計增幅為371%。以此類推,這筆10萬元的投資,同期增值至47.1萬元(折合年化收益率10.89%)甚至更多時,就應該是一筆不錯的投資收益了。

2004年時這筆10萬元相當于普通職工49個月的工資(100000元/2033元),假設到了2019年時增值至18萬元(折合年化收益率4%),雖然該筆投資在名義上實現了盈利,但貨幣價值卻已貶至同地區普通職工19個月的工資(180000元/9580元)。實際可兌換的人力資本在投資了十幾年之后遭遇了大幅的縮水,顯然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投資結果(見表1-1)。

表1-1 GDP、M2、CPI和上海市平均工資漲幅數據(1990—2019年)

(續)

三、基于資本市場的歷史數據

遠期目標掛鉤通貨膨脹率只是給投資者一個大致的方向,最終我們還是要基于資本市場歷史數據,去制定更為有效、可行的投資預期和具體資產配置策略,首先來看國內股市的長期回報率。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簡稱上證綜指、上證指數、滬綜指等)是國內股票市場歷史最悠久的指數,是以上證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自1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指數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初始基日指數100點)。截至2020年12月18日上證指數3394.90點,整整30年時間累計漲幅30多倍,折合年化收益率為12.47%。但由于上證指數未囊括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且其編制規則是按總股本市值加權計算的,并未采用更合理的按自由流通股本作為權重,長期走勢會與A股全市場的真實收益存在一定偏差。

既然上證指數比較失真,那么我們把它當作投資中國股市的長期對比基準顯然有失公允。“全市場指數”則涵蓋了A股幾乎所有股票的整體走勢,便于投資者去迅速了解A股歷史數據和當前真實水位,也可以當成一把衡量長期投資能力的標尺。

如圖1-1所示,以全市場指數“國證A指”的歷史走勢為例,將2005—2020年這15年期間的四次市場底部區域為軸,畫出一條底部趨勢線。得出以下結論: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底部每隔幾年就會逐級抬高,并按著年均10%以上的增速上升。類似的全市場指數還有很多,例如萬得全A、申萬全A、中信標普A股綜指、通達信流通市值指數、中證A股、中證全指、中證流通等,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

圖1-1 2005年2月至2020年12月國證A指走勢

為什么股票指數的長期底部區域會逐級抬高?正因為股票市場指數本身就是個一攬子的上市公司組合,即便其中有部分企業虧損,甚至個別公司最終退市,但整體仍是一個長期實現盈利的公司組合,每年的凈資產也會隨著企業利潤的增厚而往上抬升。

除此之外,還有一塊收益很容易被投資者忽視,即主流指數(包括上證指數、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指數等)在成分股派息時并不會像股票那樣進行除權,而是任其自然回落、不予修正。整個市場的股息率每年少則1%,多則3%,綜合下來還能年均增厚2%左右的收益。由此可見,在過去15~30年期間,中國股票市場的資產回報率在年化10%~15%,若堅持股息分紅再投的話,那么你的財富將增值得更快。

歷史數據并不代表未來,過去的市場收益率是基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獲得的,隨著我囯經濟體量的變大,今后經濟增速很可能會進一步放緩,通脹水平也存在一定變數。但以上數據至少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思路,我們完全可以把目前所持投資組合未來的凈資產增速疊加股息率,或者全市場指數的ROE(代表指數成分股的綜合盈利水平),理解成一個比較合理的投資預期。

如今可供個人投資者參與的金融資產已經非常多了,早已不局限于股票市場,其他大類資產的歷史也可以通過數據回測去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就能夠設計出個性化的投資策略了。例如處于不同年齡段的投資者,對于風險和收益有著不同的解讀。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前會長洪磊2017年時公開的一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偏股型基金此前19年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18%,債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64%。建議年輕的投資者不妨更積極一些,通過超配股票資產去獲得更高的期望收益;建議年長的投資者為了獲取更穩定的現金流和更小的波動率,對未來的預期收益做出一定的妥協,去配置一定比例的債券或現金類資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明水县| 和林格尔县| 克东县| 襄樊市| 揭西县| 甘谷县| 唐海县| 紫云| 长阳| 威宁| 海口市| 遂平县| 宣恩县| 宁海县| 余姚市| 庆阳市| 自治县| 红安县| 天峻县| 昆明市| 夏津县| 怀来县| 绿春县| 东丰县| 博白县| 阿图什市| 南乐县| 嵩明县| 手游| 武城县| 河东区| 乌拉特前旗| 青海省| 重庆市| 拉萨市| 扎兰屯市| 微山县| 丰顺县| 阳山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