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驚雷一響天下動
- 反清抗洋:從成為天父開始
- 水水碩
- 2154字
- 2024-08-05 00:08:00
“此番我軍大勝,兩位將軍居功至偉!”
陳和按照楊秀清的既定計劃,率領三個營的水師來瓦塘渡接應蕭朝貴和石達開。
會師之后,蕭朝貴和石達開并沒有立馬率眾上船,反而大排宴席。
陳和自是不好駁他們的面子,他上岸赴宴,除了隨身帶了陳玉成外,其他三個營的兵力,皆在河道,渡口等待。
陳和入了席,端起酒杯,恭維話脫口而出。
“哈哈哈……李子清那狗官算個什么?他那幾百士卒,見了老子,連個屁都沒敢放。
就是當時走得急了,光顧著搶金銀,忘了割下那狗官的腦袋。”
蕭朝貴聞言甚是得意,因為石達開在貴縣太過臉熟,此番要給張家祥扣帽子,打龍山礦區的時候,他就沒有太露面,基本上都在組織礦工,維護秩序,風頭皆有蕭朝貴出的。
“此番得勝,一仗楊魁首運籌帷幄,二則是蕭大哥神勇,達開實不敢當陳司長謬贊?!?
石達開年紀雖小,看事情卻是明白得很。
別看他們在龍山大獲全勝,但沒有楊秀清的軍械支持,以及后續供養,他麾下現在聚集得近二萬余人,要不了多久便會土崩瓦解。
更別說,瓦塘渡口處,還躺著三個營的水師。
若是沒有這些船,他們還敢在貴縣腹地談笑風生?
僅靠石達開自己,一旦被包圍,連個退路都沒有。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石達開一領兵,才知道楊秀清的厲害。
兩萬人,一人一天一斤糧食,就是兩萬斤糧食。
陳和此番帶來的可不是空船,而是滿滿的糧食。
沒有這些糧食,這兩萬人如今能夠這般安分?
虛話說得再多,不如做一件實事。
石達開承諾的再好,都不如這白花花的糧食,分到每個人手上,行之有效。
糧食到手,立馬讓這些熱血涼下來,冷靜了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不再迷茫。
大家不知道前路如何,那就跟著太平軍。
跟著太平軍,不說其他好處,最起碼不用餓肚子。
石達開是聰明人,蕭朝貴那點心思,他會看不出來么?
正因為看出來了,他才會今日當著陳和的面表明態度,自己愿意屈居楊秀清之下。
蕭朝貴作戰勇猛,石達開承認。
但是比起作戰,石達開可不認為自己會輸于蕭朝貴。
可你讓蕭朝貴給自己調幾十船糧食來?
別說蕭朝貴做不到,石達開也做不到。
蕭朝貴現在還幻想著和楊秀清一爭高下呢!
石達開則已經看清楚了他們和楊秀清的差別。
他們就是風箏,楊秀清就是放風箏的人。
糧食就是線。
沒了這根線,放風箏的人可以再造一個風箏,但是先前的風箏只會掉進河里,掛在樹上,無人問津,慢慢腐朽。
石達開很上道,陳和很滿意。
其放下酒杯,自懷中掏出魁首令,整了整衣襟,宣讀道。
“太平軍魁首令:貴縣石達開,左部總將蕭朝貴,大破龍山,居功至偉,特新開一部,名為右部,由石達開任右部總將,編制五千人,左部總將蕭朝貴麾下編制,擴一千五百人,共計三千人。
其余兩山之眾,皆入太平軍籍,由水師運往金田,以做安頓!”
“謝魁首!”
“謝魁首!”
……………
蕭朝貴心中再有小九九,明面上也得遵守魁首令。
陳和宣讀完這封魁首令后,蕭朝貴和石達開都很滿意。
蕭朝貴沒想到楊秀清這般大方,他正琢磨怎么向楊秀清說,給自家擴充的兵力要待遇時,魁首令就下發了。
當然他擴充的人數,遠不止這一千五。
但偷偷摸摸的三千人,能和正大光明的一千五比么?
偷偷摸摸是他蕭朝貴自己養活,正大光明是楊秀清給他養。
該怎么選,還用蕭朝貴想么?
石達開高興,是因為他帶出來。人,都能入太平軍籍。
近來他充分研究了太平軍籍和輔卒的差別,那待遇相差之大,可不是說說而已。
按照石達開所想,麾下的人能做輔卒就不錯了。
楊秀清給自己面子,或許會撥一些太平軍籍給他。
石達開做夢都沒想到,楊秀清會這般大氣,兩萬余人,盡數入編。
石達開此人,一向是人敬他一尺,他還人一丈。
故而承了楊秀清這么大人情后,其立馬便抱拳對著陳和說道。
“陳司長,我知咱們太平軍有無功不受祿的規定,今魁首如此重恩,達開受之有愧,還望陳司長回去代為轉告魁首,這個右部總將之職,達開萬不敢當?!?
石達開舍不得讓眾人放棄入太平軍籍的機會,只能拿自己做文章了。
他要加入太平軍,哪里能不了解太平軍?
一部之總將,是多大權利,看看蕭朝貴便清楚了。
“哈哈……到底是魁首了解石老弟,功勞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石老弟取了?”
陳和此言一出,蕭朝貴和石達開均是面露疑問。
尤其是蕭朝貴,心中非議不小,暗道:那燒炭的,莫不是真當自己諸葛在世了?怕不是聽說書聽傻了吧?
陳和沒有繼續賣關子,而是自懷中又拿出了一份魁首令。
“太平軍魁首令:命右部總將石達開,攜本部于九月二十七之前拿下武宣縣城。
命左部總將蕭朝貴率部即刻進軍象州,務必在十月底,拿下象州全境,確保我軍后續進攻柳州的道路暢通?!?
“屬下領命!”
“屬下領命!”
蕭朝貴,石達開二人接過魁首令后,對視了一眼,由蕭朝貴張口說出了二者的疑問。
“陳司長,魁首先前一直囑咐我等積蓄力量,連此次進攻龍山,都沒有打著太平軍的旗號,而是假借張家祥之名,今何故這般大舉進攻兩縣之地,還是同時進行?”
“魁首自有打算,二位總將只需依令而行即可。
如今還不到時機,大事必以密成,待日后爾等便知魁首大才了?!?
雖然蕭朝貴和石達開,沒得到準確答案,但見陳和都如此說了,顯然不是楊秀清一時頭腦發熱做出的決定。
他們也就只是問問,陳和給不給他們答案,都不耽誤他們執行楊秀清的命令。
便是剛剛陳和一字不說,蕭朝貴今日就敢反楊秀清么?
更何況石達開剛受了楊秀清大恩,正需要軍功回報,如今有機會,哪里會推托?
且楊秀清給他們的限期,都十分充足,今天不過才八月二十而已,怎么看,也不像故意為難他們,所以二人便不再多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