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次出征
- 大明朝第一暴君
- 君不可
- 2160字
- 2024-07-17 19:46:59
實施官紳一體納稅糧政策,廢除宗王供養制度,這兩樁大事是朱慈烺一直想做的,如今軍權在手,東林黨和江南士族也被重拳打擊,如今借這個機會終于可以實施。
這兩件大事,涉及到文武百官的切身利益,頓時滿朝嘩然,劉宗周率先出列道。
“陛下三思!宗親藩王皆乃太祖后裔,陛下血親,宗王供養制度乃大明祖制,應當作為萬世準則。再者江南乃國之文脈,掌握天下輿論,先帝也一直奉行朝廷不與民爭利之策略,陛下初登大典便行此悖逆之事,恐怕會動搖國家根基!”
“請陛下三思!”
一時間,又有十幾個官員站出來附和。
朱慈烺拍桌喝道,“天下半壞,國將不國,還跟朕談什么祖制!太祖爺在天有靈,看到爾等這般貪腐無度,才會真正寒心!”
朝堂不斷回蕩著朱慈烺的呵斥聲,剛剛出列的十幾名官員見狀,又悻悻地退回了原位。
劉宗周卻依舊不為所動,繼續道,“老臣一片赤忱之心,所思所言都是為了江山社稷,倘若陛下聽不進諍言,老臣情愿辭官回鄉!”
話音剛落,朱慈烺面色忽然和緩了許多,淡淡說道,“既如此,朕便如你所愿,準奏!”
辭官只是劉宗周以退為進的策略,本來想借此要挾朱慈烺讓步,誰想到他竟直接批準了。
但現在話已經放出來,絕無再收回的道理,劉宗周愣了一會,使勁咽了咽唾沫,看到皇帝平靜無波的表情,只好硬著頭皮摘下烏紗帽,落寞地走出奉天門。
眾人還想據理力爭,但看到劉宗周的下場后,只好把話咽回肚子里,隱忍不發。
自古以來,造反的只有農民,還沒見過當官的造反,只要牢牢抓住軍權,朱慈烺不怕這幫文官能掀起什么風浪。
“現在建奴和闖賊正在北方激戰,朕決意十日后御駕親征,進軍河南和湖廣,內閣盡快籌集糧草軍需一應物資。朕出征后,繼續由皇后監國,眾卿務必好好輔佐?!?
拿下山東后,雖然明軍的東部縱深向北推進了,但同時也存在孤軍深入的危險,河南和湖廣猶如一把利刃懸在南京頭上,朱慈烺必須趁對手還無瑕顧及之機,先拿下來!
聽到皇帝又要出征,群臣面面相覷,最后還是史可法站了出來。
“皇上,我軍前不久剛收復山東,此戰已經足以彰顯陛下文治武功,況且現在剛準備推行新政,人心未穩,臣以為現在不是對河南湖廣用兵的好時機!”
都察院左都御史韓元勛也出列道,“皇上貴為天子,關系到九州萬方之安寧,即便要克復失地,選任大將出征便可,何須皇上御駕出征,倘若再出現第二個土木堡之變,我大明危矣!”
很快又要幾名官吏一起出列,“請陛下三思!”
朱慈烺面無表情地掃視了所有人一眼,過了好一會才淡淡說道。
“朕不是跟你們商量,而是在下旨意。不想聽旨的,朕給你們兩條路,第一是詔獄,第二是回家,你們自己選。”
其實朱慈烺何嘗不知道御駕親征的危險性,只是各鎮總兵各自為政,互相掣肘,大敵當前必吃大虧,南明就是這樣被耗死的。
現在支離破碎的的大明朝經不起敗仗,每一次戰役都至關重要,眼下除了他,沒有人可以同時指揮調度各路大軍,只要朱慈烺坐鎮前線,軍心就不會亂。
當然,朱慈烺不會跟朝臣們解釋,也不需要解釋。倘若以后事事都要解釋清楚,那什么事也干不成,皇帝的威嚴也會受到影響。
果然,朱慈烺表明態度后,所有人都不敢再進言,默默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國事多艱,各位愛卿務必勠力同心,協助皇后推行好新政。”
“臣等謹遵圣諭!”
————
皇帝的作戰指令下發后,整個朝廷都高速運轉起來,大戰一促即發!
此時,北方戰局也在深刻演進。
五月初六,多爾袞強制命令北方漢人剃發,遭遇各地反抗。五月初八,清軍和順軍于河北冀州開戰,大順蘄侯谷英兵敗陣亡,清軍趁勢奪取真定。
五月初十,大同總兵姜鑲反動叛亂反順,山西北部被清軍占領。
五月二十三日,方大猷為清廷監軍副使招撫山東,被山東巡撫張煌言當場斬殺,表明大明抗清意志。
北方戰事失利后,為了守住河南和湖廣,李自成調集了幾萬精銳鎮守。
在湖北,高一功、馮雄留守襄陽,任光榮、孟長庚留守荊州,藺養成、牛萬才留守夷陵,蕭云林守荊門,謝應龍守漢川,周鳳梧守禹州,總共有三萬大軍。
在河南,袁宗第親自駐守開封,南陽、懷慶均有重兵把守,總兵力在五萬左右。
此外,河南睢州還駐扎著許定國的兩萬兵力,此人雖然名義上仍是明朝將領,但朱慈烺知道他是一顆定時炸彈,歷史上,許定國早就把家眷送給清朝當人質,暗地里向建奴稱臣納降,高杰就是被這個叛徒所殺害。
對于這個可恥的漢奸,朱慈烺決定要親手除掉他。
……
十天后,五月二十五日。
大明神武皇帝朱慈烺祭拜太廟和社稷壇之后,在南京儀鳳門舉行盛大出征儀式。
儀鳳門上,朱慈烺身穿龍紋鎧甲,手執龍泉寶劍,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遠遠看去威風凜凜,氣勢十足。
左夢梅身穿九龍四鳳冠,顯得溫婉端莊雍容華貴,靜靜地站在朱慈烺旁邊。
司禮監掌印太監韓贊周,御馬監掌印太監盧九德,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率領數十名精神抖擻的廠衛番子站在后面,場面非常震撼人心。
儀鳳門前,文武百官和武昌、廬州、徐州三鎮總兵,以及京營將士畢恭畢敬分列左右,神情肅穆地仰視著朱慈烺。
等所有人站定,在禮部官員的提醒下,朱慈烺從案臺上拿起三根香,用燭火點燃后向天地拜了三拜,隨即緩緩插在香爐上。
緊接著韓贊周向前走了兩步,打開圣旨大聲念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近來北方烽煙四起,建奴和流賊四處燒殺擄掠,中原百姓慘遭荼毒。朕身為天子,既承天命,豈能任由子民遭賊屠戮乎,為解救萬民于水火,朕意親率大軍出征伐寇,收復故土,愿社稷神靈和列祖列宗保佑,助朕破敵,光復河山,欽此!”
“萬歲!萬歲!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