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人體小奧秘(7)

原來,我們的皮膚在受到任何刺激時,位于表層的血管總是最先作出問答,然后深層的血管才慢慢地受到刺激產生反應。因此,當你的手遇到冷的刺激時,表層的血管會首先收縮,以防止身體里的熱量向外散失,這就好比大冷天你從室外來到屋里,要趕緊關好門防止屋里的熱氣散出去一樣。如果幾分鐘內手接觸的空氣變暖,血管會在熱的作用下膨脹,慢慢地舒張開,同時,向血管里的血液傳遞熱量,此時血管因為有彈性能夠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可是,如果手繼續冷下去,除了表層的血管要繼續收縮下去外,隨著冷刺激不斷向皮膚深層傳遞,深層的血管也會產生收縮以防止體內溫度繼續散失。而且,這種冷刺激的時間越長,深層血管收縮的時間也就越久,超過一定的限度,血管便像被繩子系住了一樣,血液不再流通。因此,血流不到的地方的皮膚便開始發白、發冷、發麻,并且這種血管的痙攣(luan)現象很難消除。

這時,你如果把凍僵的手馬上伸到火熱的取暖器或爐子旁,或者是把手浸在熱水里燙一燙,因為溫度很高,手表層的血管便馬上受熱擴張以吸收熱量,表層血管的血液逐漸流通了,而深層血管卻仍處于痙攣的狀態。如果你繼續用火烤下去,表層血管的血液會逐漸地向深層血管集中,這時你的手會由白變紅。血液在這里匯集,可是進來容易出去難,因此,充血變成了阻血,皮膚由紅變紫,時間一長,發生血阻的地方因為沒有新鮮的血液流入,缺少氧,皮膚就會生凍瘡,甚至還會壞死。

因此,當你的手凍僵時,千萬不要在火上烤、在熱水里燙,而應該讓手的溫度逐漸升高,最簡單易行的辦法便是兩只手相互搓一搓,讓血液流通順暢。

知識點:皮膚、血管、阻血

為什么血型不合就不能輸血

輸血,是近代醫學的巨大成就之一,在很多情況下,輸血對搶救病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人的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但它們是如何劃分的呢?是根據紅細胞內的凝集原和血漿中的凝集素的不同來區分的,A型血的紅細胞內含有凝集原A,血漿里有凝集素β;B型血紅細胞內含有凝集原B,血漿里有凝集素α;AB型的紅細胞內既含凝集原A又含凝集原B,而血漿里一樣凝集素都不含;而O型血紅細胞里不含任何凝集原,血漿里有凝集素α和β同時存在。

輸血前必須經過化驗,只有血型相同的人之間,才能進行輸血。如果血型不合,會引起血液凝集反應,紅細胞皺縮變形,嚴重的會導致生命危險。

那么凝集反應是如何引起的呢?我們假設凝集原A和凝集素α,凝集原B和凝集素β是兩對敵人,遇到一起時就會產生矛盾——產生凝集反應。

輸血時輸入的血漿中凝集素可被體內大量血漿所稀釋,不會起很大作用,然而紅細胞中的凝集原就不同了,輸入血液后,它會到處走動,興風作浪,遇到“敵人”就會出亂子。所以我們上面所說的血型主要根據紅細胞里凝集原決定。

現在該明白為什么血型不合就不可輸血了吧。所以要進行輸血時,一定要先弄清自己的血型。

知識點:凝集原、凝集素、凝集反應、紅細胞

為什么人早晚不一樣高

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的年齡,身高在一天天地增長,這是很正常的變化。這種變化通常是緩慢的,需要日積月累才能看出來。但是,如果你在一天中量過兩次身高,早晨剛起床量一次,晚上臨睡前量一次,你會發現,這兩次的身高有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且,晚上量時你不是長高了,而是變矮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原來,身高的這種變化與生長發育使身體長高是不同的,它主要是由脊柱長度的變化引起的。脊柱位于背部的正中,它并不是一根僵直的柱子,而是類似于九節鞭的結構,由一節節的骨頭連在一起,骨與骨之間能夠相對運動,這樣,才能保證軀干能夠前后左右彎曲、扭轉。這一塊塊骨頭分別是24塊椎骨、1塊骶骨和1塊尾骨。這26塊骨再由軟骨、韌帶和關節連接成長鏈,構成了脊柱。使身高早晚發生變化的,正是連接這些骨的結構之一——軟骨的變化造成的。

在每兩塊椎骨之間,有一塊圓盤形纖維軟骨,相鄰椎骨正是借助纖維軟骨盤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的,我們稱它為椎間盤。所有椎間盤的總厚度約占脊柱全長的1/4。椎間盤有兩部分結構:盤的中央部分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叫做髓核;盤的周圍部分,無數層纖維軟骨構成一個個圓環形的套子,一層層套在髓核外面,限制髓核向周圍脹出,這部分稱為纖維環。髓核和纖維環共同作用,使椎間盤既堅硬,又富有彈性,在承受壓力時被壓縮,除去壓力后復原。白天,由于重力的作用,椎間盤不斷地受到擠壓,就像彈簧墊一樣被漸漸壓薄,使整個脊柱的長度縮短;夜晚,臥床休息,“彈簧墊”除去壓力,經過一夜的睡眠,椎間盤有充裕的時間慢慢恢復原來的厚度。所以早晚身高的變化,是重力使椎間盤變形的結果。

知識點:身高、脊柱、軟骨、重力

為什么吃飯時不要說話

“吃飯時不要說話”,家長常會這樣告誡孩子。你知道為什么嗎?

這就牽涉到人體的一個結構——咽喉。人們常用“咽喉要道”來形容一個地方的重要性,足見咽喉有多么重要。

咽喉是從鼻孔到氣管的通道。“咽”在上,是由鼻孔到喉的通道;“喉”在下,是咽到氣管的通道,因為它們離得很近,又經常協同工作,所以統稱咽喉。

人的咽喉上通鼻腔和口腔,下接食道和氣管,是空氣和食物的必經之路,真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在這其中有一個調度員——會厭軟骨,當咽東西時,氣管會被會厭軟骨蓋上。這樣,食物就能順利地進到食道里,而不會進到氣管里。呼吸時,鼻腔和氣管都打開,會厭軟骨蓋住食道,氣流便可以流暢地進出了。

現在你了解了會厭軟骨的作用了嗎?正是由于它的作用,我們才可能正常地吃飯或說話。有時出現食物進入氣管的現象,那一定是你在吃東西的時候說話了,造成會厭軟骨的慌亂,不能正確地選擇蓋上食管或氣管,所以,食物才可能進入氣管。如果食物進入了氣管,一定會引起劇烈的咳嗽。你知道這種咳嗽的作用嗎?這是因為異物進入氣管后,刺激了氣管壁上的黏(nian)膜,引起反射性咳嗽。每一次咳嗽都會使氣管壁的肌肉收縮,將異物向外推動一步,直到異物被推出氣管,咳嗽才會停止。如果異物不能夠移出氣管,后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記住吃飯時不要說話。

知識點:咽喉、會厭軟骨、肌肉收縮

為什么吃飯不要狼吞虎咽

有人曾這樣形容:女子吃飯細嚼慢咽,男子吃飯狼吞虎咽。雖然“狼吞虎咽”可以體現出男子漢的豪爽,但對于身體卻是極為不利的,為什么呢?

通常,食物從口腔到胃腸,最后變成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需要經過一個復雜的加工過程。口腔首先對食物進行粗加工,一方面大的食物塊被牙齒磨碎,另一方面口腔分泌出來的消化液開始對食物進行第一步的化學加工。然后,食物成半流動的糊狀來到胃里,在胃液的作用下進一步消化,這一步的消化非常重要。如果胃液分泌不夠,不僅食物在胃里不能被很好地消化,而且由胃液所引起的其他消化液的分泌也將減少。那么,胃液是怎樣分泌出來的呢?它有兩個途徑:首先,當你在咀嚼食物的時候,大腦已經接到需要胃液的信息,結果食物在未到達胃之前,胃液已經被大量分泌出來。另外一個途徑,食物到達胃里直接地進行刺激,這時胃液繼續分泌。通常,第一種途徑刺激產生的胃液會更多一些,所以當你狼吞虎咽時,因為咀嚼的動作少了,刺激產生的胃液也就減少了,當食物到達胃時產生的胃液數量對于要消化的食物就顯得不夠了。因此,食物就會堆在胃里,讓你有不舒服的感覺。

此外,食物吃得過快容易堵在食管里,這時你便會有噎住的感覺,食物半天進不到胃里。即使那些未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塊來到胃中,因為食物塊大,消化液只能接觸到食物塊最外面的一層,這就好比一個完整的西瓜只有瓜皮能接觸到空氣一樣,如果你把西瓜切成許多小瓣,紅色的瓜瓤才會接觸到空氣。因此,要想使食物能夠更好地與消化液發生作用,變成能被身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你就應該盡量把食物嚼碎,換句話說,狼吞虎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吃進來的食物能被很好地消化利用,千萬要細嚼慢咽。

知識點:口腔、消化液、胃液、刺激

人為什么會衰老

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渴望找到一種長生不老藥,使生命永遠不會受到死神的威脅,可時至今日,人類仍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死亡。究竟人為什么會衰老,目前還無定論,主要學說有以下幾類。

一、基因程序學說。這種學說認為衰老是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的,而這種程序是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設定好了。設定和操縱程序執行的是我們從父母那兒得到的遺傳物質——基因。基因控制細胞的分裂,比如,正常人胚胎細胞分裂50次后死亡,正常小白鼠細胞分裂12次后死亡。身體不同組織器官的細胞可分裂的次數不同,就使各器官組織逐次喪失功能,使人一步步走向衰亡。

二、代謝中毒學說。人要生存,就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取食物,產生能量。在食物轉化成能量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物,稱做代謝廢物。它們對身體是有害的,如果機體不能及時把這些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它們就會在體內堆積,天長日久,就會使組織細胞中毒,功能減退,使人衰老。

三、免疫衰退學說。人體有一套抵御疾病的系統——免疫系統,如果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王國,那么免疫系統就是一群保家衛國的軍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軍人的數量越來越少,作戰能力越來越差,結果各種疾病不斷地侵蝕我們的身體,使這個王國戰火連綿,卻又無力復原,只好一步步向死神妥協。

四、遺傳差誤學說。執行生命各個功能的是蛋白質,當機體衰老時,對蛋白質的合成能力明顯下降,合成蛋白質的酶也發生誤差,從而導致DNA傳達與復制的能力下降,這些誤差的積累會引起人體的衰老。

知識點:基因程序、代謝中毒、免疫衰退、遺傳差誤

為什么要適當地吃粗糧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忘記了粗糧的好處,而越來越多地攝入細糧、精糧。于是一些疾病的發生率就悄無聲息地增高了。其實,適量地食用粗雜糧對于保護健康、預防疾病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糧食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物質的一部分在糧食加工時就被破壞掉了,而且加工得越精細,這種破壞就越嚴重。因此,長期攝入細糧,尤其是精制細糧,人體就會出現一系列不良的反應。

你知道嗎?粗糧有著多種奇特的作用。這要從它所含有的神奇成分——食物纖維說起。它是一個多面手,在人體中飾演的角色可多了!

我們每天咀嚼各種食物,留下了許多食物殘渣在牙縫里。時間一久,我們的牙齒就會由于細菌的侵蝕而疼痛。食物纖維在口腔內被咀嚼時,可以減少附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有利于防止牙周病和齲(qu)齒的發生。

當你為便秘而苦惱時,食物纖維可以讓你免去憂愁,這時它便成了人體內的清潔工。食物纖維有一定的體積,可以促進腸道對于糞便的擠壓運動。

同時,食物纖維可以吸收水分,對糞便起到了稀釋的作用,減小了糞便的硬度,因而使形成糞便的廢物通過大腸的時間大大縮短,對便秘起到了預防作用。

正是由于食物纖維能加快排便和稀釋糞便,縮短了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因而減輕了有害物質對腸道的刺激,對預防結腸癌起到了一定作用。

食物纖維的作用還遠遠不止于此,它還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減少糖尿病患者的痛苦。所以,適當地吃些粗糧,對我們是很有好處的。

知識點:粗糧、預防疾病、食物、纖維

為什么睡前要用熱水洗腳

白天,我們大部分時間處于坐或站的狀態下,下肢的血液要回流到心臟里,受重力的影響大,回流較為困難。

到了晚上,我們平躺在床上,下肢的血液回流就比較容易了。只有全身的血液循環通暢,我們的睡眠才會是健康的、有效的休息。不然睡眠質量就會受影響,對身體健康也會有損害。

所以,要想睡個好覺,在睡覺以前可以對足部進行一定刺激,使足部的血液循環加快,血液回流也加快。

用熱水洗腳是個很好的習慣,應天天堅持,它可以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

特別是在冬天,天氣寒冷,我們經常會凍腳,連腳趾頭也像要被凍掉了似的。如果能在上床以前,將雙腳泡在熱水里片刻,上床以后,就不怕被子睡不暖和了,也不會睡不安穩了。

睡前用熱水洗腳的好處還不止于此呢!有些少年兒童的腳,由于先天性的原因或是一些后天因素造成了扁平足。

扁平足的人不能長時間地站立、行走或跑跳,時間一長,他們的足部就會疼痛、腫脹。而睡覺前用熱水一泡腳,可以減輕疼痛感,緩解腫脹的癥狀。

看來,睡前用熱水洗腳還真是一個好習慣。有人會問,那么夏天還用不用保持這樣的習慣呢?那當然了。這個足部的血液循環應時時刻刻保證通暢,而熱水的刺激是十分必要的,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足部的血液循環也需要加強。所以,這是一個一年四季都要堅持的習慣。

要注意的是,在臨睡前再用熱水洗腳,不要過早,否則沒有效果。

知識點:血液回流、睡眠、刺激、扁平足、血液循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五常市| 中超| 灵璧县| 阆中市| 镇原县| 南涧| 马边| 郸城县| 荣昌县| 黄平县| 葫芦岛市| 汶上县| 哈尔滨市| 观塘区| 沾益县| 廉江市| 青阳县| 任丘市| 乌兰县| 微山县| 永善县| 清水河县| 磐石市| 商水县| 静海县| 凤庆县| 历史| 厦门市| 洛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浦江县| 托里县| 敦化市| 林甸县| 伊川县| 延长县| 乐东| 玉门市| 磴口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