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動物的奇異妙用(3)

最大和最小的老鼠:世界上最大的老鼠產于南美洲,其體重可達50千克以上,身長可達1.5米。最小的老鼠則是生活在泰國熱帶叢林中的小飛鼠,它體重約2克、體長3厘米,頭長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蟲為食。小飛鼠也是最小的哺乳動物。

老鼠部隊

老鼠的嗅覺特別靈敏,與狗相比毫不遜色。狗憑這一獨特的本領早已在軍事方面諸如排雷偵察或緝毒上大顯身手。

將老鼠也用于這些領域,恐怕還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吧!其實,這在美國、以色列等國并不算什么新鮮事了。美國早在80年代就已開始訓練老鼠排雷;以色列也正在訓練一支搞偵察的“老鼠軍團”。經過以色列專家訓練的一只老鼠,可以準確無誤地偵察出任何類型的爆炸物,包括偽裝巧妙的郵件炸彈。

這種能起偵察作用的老鼠叫警鼠,特別適宜在機場或飛機上使用。倘若在飛機上、儀器中或者旅行者包里藏匿有炸藥或其他違禁品的話,警鼠很快就能偵破。警鼠偵察全憑嗅覺。經過專門訓練的警鼠,只要嗅到一丁點爆炸品的氣味,就會在籠子里亂跑亂竄。以其出現的焦急和不安向主人報警,從而使警察緝獲那些攜帶炸藥或其他爆炸物的恐怖分子。警鼠體小靈活,動作敏捷,又能上竄下跳,這是警犬所望塵莫及的。

據報道,目前美軍已有一支數量可觀的老鼠部隊來完成一些人們不宜完成的軍事任務。那么,美國又是如何對老鼠進行專門訓練的呢?老鼠天性怕光怕聲,為了克服這種“心理障礙”,訓練人員首先把一群關在籠子里的老鼠放在機場上,讓其習慣于各種各樣的熱鬧場面和飛機起降發出的刺耳噪聲。久而久之,這些老鼠“見多識廣”,不再為飛機和旅客而受驚嚇。其次,從大群鼠中選出最大膽者為領頭鼠,帶領“膽小鬼”和新來者,使鼠子鼠孫隨其后或周圍,這樣反復訓練,老鼠的膽量就會越來越大。再次就是培養老鼠的嗅覺靈敏度和鑒別偵探物的本領,最后擇優錄用。

美軍訓練老鼠排雷時,先將一根電極插入老鼠大腦的興奮中樞內,當老鼠聞到梯恩梯炸藥氣味時,就會立即興奮。據稱這一方法比工兵使用電磁探測器安全得多。經過訓練的老鼠,短時間內就可以成千上萬地涌入敵方陣地,明目張膽地進行軍事活動。此外,美軍還馴養出一種體形較大的老鼠,她能咬斷敵人的喉部。

美軍訓練老鼠部隊的計劃正在進行中,但老鼠部隊也有其自身弱點,美軍最大的擔心是,如果敵方對老鼠進行“策反”,將奈之何?

蜂——毒刺生威

蜜蜂助英王

早在11世紀,英王理查德一世在攻打耶路撒冷的古城讓達克時,曾把一箱箱的蜜蜂拋到守城的士兵群中。無數的士兵被蜜蜂蜇傷,疼痛難忍,個個抱頭亂竄,無法投槍放箭。英軍乘機一擁而上,輕而易舉地奪取了讓達克。

林則徐巧布尿壺陣

公元1839年(清朝道光十九年),湖廣總督林則徐不顧穆彰阿等當權派的阻撓,上疏奏稟寅宗,提出徹底的禁煙主張。宣宗即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往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一到廣州就檢閱三軍。他覺得士炮太陳舊,就下令制造新炮。在新炮尚未造好之前,經常遭到英艦襲擊。林則徐為籌謀良策苦苦思索,往往廢寢忘食。

這一天早晨,濃云籠罩著海面,英艦艇又來偷襲廣州。當艦艇駛近虎門時,突然發現滿海都是清軍的紅纓笠在游動。

“發現清軍水兵!”英國侵略軍指揮官大喊著,對所有戰艦發出命令:“槍炮手準備射擊!”紅纓笠漸漸接近敵艦。“目標紅纓笠,預備,放!”指揮官喊聲剛落,槍炮同時齊鳴,掀起條條水柱。一陣濃煙過后,海面上出現無數黃蜂,一齊向英艦飛過去,蜇得英軍“哇哇”直叫。指揮官也被蜇得臉青脖子腫,掉轉船頭逃跑。

海上哪來這么多黃蜂?原來是林則徐布下的尿壺陣,尿壺里裝滿黃蜂,封住壺口,罩上清軍的紅纓笠偽裝成水軍,等退潮時放出海面。英軍誤認是水勇,開槍擊破尿壺,黃蜂就飛出來了。

洋鬼子吃了虧,惱羞成怒。第二天,指揮官命士兵個個穿皮衣,套手套,罩面具。艦艇駛近虎門,指揮官發現海上又浮游著無數尿壺,不免哈哈大笑道:“東亞病夫,能有多少計謀?”即下令把尿壺撈起,用火把將黃蜂燒死。

兵士們小心翼翼地把尿壺鉤上船,用火燒了起來,說時遲,那時快,“轟!轟!轟!”艦上頓時響起一陣陣爆炸聲。

鬼子死的死、傷的傷,哭爹叫娘、抱頭鼠竄。未被炸死的那些英軍,慌忙駕起著火的艦艇溜之大吉。

馬蜂嚴懲侵略軍

在越南的深山密林中,生活著一種毒性很強的馬蜂,當地老百姓又叫它黃蜂。美帝國主義在侵越戰爭期間,常常派出部隊到處燒殺搶掠,殘酷地屠殺越南人民。手無寸鐵的越南人民,為了反抗美國侵略者,把馬蜂從深山密林中找出來喂養。當美軍出來掃蕩的時候,事先把這些馬蜂埋伏在美軍必經的道路旁。一旦美軍接近馬蜂,立即把蜂巢打開,成群結隊的馬蜂一擁而上,向美軍發起猛烈的沖鋒,一個個美國兵被蜇得鼻青臉腫,喊媽叫娘,狼狽竄逃,使美軍聞蜂喪膽,恐慌萬狀。

無獨有偶,我圈的老山一帶也有一種毒性很烈的馬蜂,名叫細腰蜂。被它蜇了以后搶救不及時,也會喪命。自1979年以來,越軍的特工隊經常偷襲我老山陣地,搞得我軍陣地日夜不得安寧。我堅守老山前線某陣地的3名戰士,巧妙地利用馬蜂打擊越軍特工隊,使其連吃苦頭,一次又一次地敗下陣地。

一天傍晚,夜幕剛剛降臨,5名越軍特工隊員偷偷地摸到我陣地上來,3個戰士一合計,立即抱了四箱細腰蜂放在貓耳洞口。當敵特工隊進到離貓耳洞只有十幾米遠時,戰士們迅速將4箱馬蜂全部打開,霎時,馬蜂爭先恐后地沖出蜂箱門,向侵略者飛去。3個戰士趴在洞口,屏住呼吸,傾聽著陣地上的動靜。不一會兒,只聽得越軍特工隊員“哇啦哇啦”地發出被馬蜂蜇的慘叫聲。就這樣,我軍沒費一槍一彈,就把越軍特工隊打退。

大猩猩,亦稱大猿。哺乳綱,靈長目,猩猩科。體軀壯大魁梧,雄性高約1.65米,雌性高約1.40米。其腦比人腦小得多,但結構和人腦最為相似。毛黑褐色,略發灰,老年時灰毛增多。棲息密林中,雌性和幼仔常樹居,雄性多半在地面上生活;通常3~5只在一起生活。性兇暴。主要以植物嫩芽、野果為食。分布于非洲西部和東部的赤道部分地區。

猩猩——它們能代替人類作戰

猩猩趣事

猩猩樂隊

前蘇聯馴獸家伊凡諾夫領導的猩猩樂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十幾只大猩猩操縱著各自的樂器:吉他、提琴、銅管及鑼鼓、鈸等,能演奏許多著名的爵士音樂。這些“音樂家”每到一地,總是擁有成千上萬的觀眾。

猩猩護士

巴西有位獸醫,專門訓練了一只能照頤其他發病動物的黑猩猩。這位“猩猩護士”負責給“病號”喂飯、掃地、洗碗、送藥。它與主人一起進餐、一起上班。在“猩猩護士”照料下,住院的動物顯得格外乖。

猩猩畫家

英國的一家動物園里,有一只名叫“倫布蘭特”的猩猩,會臨摹繪畫。主人只要把畫稿掛在墻上,它就用各種彩筆,比著原樣,畫出一幅差不多的新作來。

猩猩司機

美國密執安州一個名叫布里斯特的農場主養了一只名叫“賽多”的猩猩。“賽多”9歲時開始學干農活,11歲時居然學會了開拖拉機耕地。如今,13歲的“賽多”已經是一名熟練的拖拉機手。

愛清潔的猩猩

一只健康的黑猩猩從來不會尿濕自己的窩,它會仔細地把糞便清除出去,即使夜間也是這樣。

猩猩的騙術

一只黑猩猩向其同伴示意,附近有香蕉。但當其他黑猩猩向“有香蕉”的地方摸去的時候,這只說謊的黑猩猩卻獨自往真正有香蕉的地方摸去。一只黑猩猩懂得等到夜晚它的同伴都睡著以后再去翻出它在白天藏起來的柚子并單獨一個人悄悄地享用。動物園的一只大猩猩假裝被鐵籠的鐵支架壓著了,當管理員匆匆忙忙趕去救它時,它卻突然放開手臂,把管理員抱住。原來,它只是為了希望有個伴,而做出了“苦肉計”。

猩猩的“愛情”

科科是加利福尼亞一頭著名的雌性大猩猩。自70年代以來一直是動物生態學家們談論的話題。多年來人們一直想給科科找一個配偶。原來的那個配偶因為脾氣不好和腸胃有毛病而被科科拋棄了。前不久,科科在錄像中看到了邦戈之后就“愛”上了它。證據是它一看邦戈就激動得去親熒光屏中的它。但是,飼養邦戈的羅馬市不愿意出借邦戈,科科表現出了種種受愛情折磨的樣子。最近,科科又愛上了芝加哥某動物園年青漂亮的大猩猩恩杜姆。每當人們讓它從錄像中看到恩杜姆,它就很激動。

“語法大師”坎齊

猩猩坎齊現年12歲,受教于佐治亞州立大學語言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和所有猩猩一樣,坎齊也未能形成語言的發音控制能力,但它卻能聽懂人說的話。當坎齊想表達自己的愿望時,它可通過指認一塊閃光板上的符號或按動特殊鍵盤使之轉換顯示出英語。

心理學家在用抽象視覺符號對坎齊進行教學時,發現它學習語言的過程和兒童極為相似。坎齊已能用兩個以上的符號表達愿望。例如,當它想看一部喜愛的電影時,便按動“火”和“電視”這兩個符號。坎齊最喜歡看有關史前穴居人的電影。心理學家在嚴格的實驗條件下對坎齊和一歲半的女孩阿利亞作了對比研究。他們發現,在對660個英語口語句子的反應測定中,坎齊在多數情況下和阿利亞不相上下,阿利亞在語言能力上超過坎齊,坎齊則在語法理解上超過阿利亞。坎齊對語序的概念相當清晰。

會制造工具的猩猩

猩猩是一種會使用工具的動物。黑猩猩經常手揮樹權來威脅其敵手,而且還會以樹枝利用杠桿原理來撬開東西,所以當這些動物大發脾氣時,會拿起“武器”來怒毆對方,是非常合乎邏輯的事。黑猩猩能夠把木箱疊起來,爬到木箱上面,去取懸掛在高處的物品。黑猩猩不但會用現成的工具,而且會自己制造工具,它會把樹枝上的葉子摘去,然后將其截為適當的長度,用來掏白蟻窩中的白蟻,等白蟻從窩中爬出來,黑猩猩就把它們當點心吃。小猩猩會跟著長輩學,可是要技術到家,得花四年功夫呢。西非的黑猩猩會把石頭當錐子來敲開核果食用,東非的黑猩猩就不會。

猩猩“宇航員”

黑猩猩還是先于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個“宇航員”。

表情豐富的猩猩

黑猩猩有喜、怒、哀、樂的表情,還能通過不同的表情、姿態、手勢和發出不同的聲音,來交流情況和表達感情。

會駕飛機的猩猩

輕型飛機駕駛員大衛·史密斯在飛行中因心臟病突發而昏迷,隨機飛行的猩猩芝芝代他操縱飛機安全著陸。芝芝曾隨大衛飛行過多次,因此能夠模仿操縱飛機的動作。

身手不凡的“猩猩兵”

有數以千計的猩猩在接受正式軍事訓練,目的并不是為了表演,而是真正到沙場作戰。據說美國在索馬里、伊托克及海地等戰役中,派上了用場。

利用聰明且身手敏捷的猩猩上前線作戰,是美國一家由退役軍人組成的私人訓練公司的主意。他們希望美國在對外作戰中,不用美國軍人也一樣可以完成任務,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軍隊傷亡。

事實上,他們的計劃也獲得美國軍方高級將領的支持。原因是美國政府在派遣軍隊出外作戰時,無論武器如何精良也會有傷亡,這引起國內輿論的不滿,令政府受到很大的壓力。

一名高級將領說,“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秘密軍事基地中,現在已有5000只猩猩接受訓練和觀察,以決定是否可以代替軍隊。猩猩雖然體形小,但具有很高的智慧,學習能力也強。我們現在想知道的是,猩猩在戰場上能否分辨敵我,并遵守規則。我們的長遠計劃,是希望可以用猩猩完全代替人類作戰。在用刀殺人和瞄準射擊兩方面,猩猩是可以應付自如的。它們體力強壯,在野外適應力比人類大得多。”

據說美國出兵索馬里,曾經派出“猩猩兵”作戰,結果大多可以完成任務。

據隊長卡米納迪說:“當它們接受訓練時,我覺得好像在表演馬戲。但當它們真正執行任務時,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兩只黑猩猩走近一名索馬里兵后面,在5秒鐘內將他們制伏。在夜里,它們行動快如閃電,當敵軍發現時,要反抗已經太遲了。據估計,將來會有更多‘猩猩兵’在戰場上亮相。”

象——動物軍隊的重型坦克

如果說發達的肌肉是健美的象征,那么大象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健美冠軍。這位身體魁偉的大力士,光是那根既能抬起樹木又能靈巧地拾起一枚釘子的大鼻子就有4萬塊肌肉,這大約相當于人體肌肉總數的70倍。象的大腦重量只占自重的0.08%,這個比例數比老鼠要低得多(老鼠大腦重量是自重的3.2%)。但象并不笨。它會使用工具,例如用鼻子抓住樹枝搔癢。象“踢足球”的歷史遠遠早于人類。幼象用一些柔韌植物的根莖裹上泥土,制成大球,然后津津有味地在河邊平緩的空地上踢著玩。在東南亞各國,大象是翻山越嶺的理想郵差。它僅僅是“舉腳之勞”,便能輕松地攀上45度的陡坡,86頭訓練有素的大象,終年穿行在緬甸的哈卡-皎托-洞鴿一帶郵路上,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象郵之路”。

大象求醫

為了認識大象,先讓我們來聽一個大象求醫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的主角不是“象兵”而是“象民”。

一天早晨,贊比亞盧安瓜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人員剛打開管理處的大門,只見一只大象站在門口,對著院內高聲吼叫,工作人員嫌它吵得慌,便拿著大木棒呼喊著把它趕走了。第二天清晨,當他們打開大門時,又見這只大象站在門口,這次它是伏在門前,除了叫喊之外,還用長鼻子把管理處將要開出去的巡邏車的車頭用力推向另一方向。管理人員聽得出,大象的叫聲似乎帶點凄楚,猜想可能有什么事情。于是,他和管理處兩位動物學家一起,坐上巡邏車,按大象鼻子所推撥的方向開車緩緩駛去。大象隨即站起,跟在車子后面,并用鼻子推著車后,催促車子快開。車子沿叢林中的公路行駛了一段之后,大象便在后面高聲叫喊,管理處的人員立刻停車,在森林中看見一群大象,圍著一只被偷獵者打傷的母象,傷勢不輕,旁邊還躺著一只出生不久的小象,因沒有奶吃,已奄奄待斃。象群見來了人,便紛紛走開,只剩下受傷的母象和小象。

兩位動物學家從巡邏車上取出常備的藥物和醫療用具,為母象包扎傷口,又去取來牛奶喂養小象。此后每天他們都到那里給受傷的母象換藥和喂飼小象;一連20多天,受傷的母象基本痊愈,能夠站立行走和喂小象了,他們才不再去了。

古老的戰象

在中國象棋中,象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象確實曾經在戰爭舞臺上作過一番精彩的表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象州县| 鹤壁市| 正阳县| 南充市| 锡林郭勒盟| 吴川市| 景洪市| 大同县| 蕲春县| 谢通门县| 穆棱市| 武城县| 江津市| 搜索| 余姚市| 五莲县| 那坡县| 拉萨市| 德保县| 炎陵县| 左权县| 拜城县| 五华县| 大悟县| 揭东县| 土默特右旗| 龙江县| 阳原县| 仲巴县| 镇康县| 滨州市| 武城县| 凉城县| 金阳县| 全州县| 永川市| 扬州市| 牟定县| 佛学|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