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雄/雌”
年少時誦讀過《木蘭辭》的朋友們都應(yīng)該還記得,詩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句子。今天,就說說“雄/雌”。
“雄/雌”都以“隹”(zhuī,象形字,《說文解字》釋為“短尾鳥的總稱”)為表義偏旁,分別以“厷/此”表音。《說文解字》分別釋為:“雄,鳥父也”;“雌,鳥母也”,意為公鳥和母鳥。這是“雄/雌”的本義。
然后,再分別引申,“雄”為“強(qiáng)有力的人或國家/有氣魄的”等,如“雄雞/雄蕊/雄蜂/雄兵/雄師/雄辯/雄健/雄勁/雄姿/英雄/梟雄/雄心/雄偉/雄關(guān)/雄壯”等;“雌”為“與‘雄’相對的/母性的/陰性的”,如“信口雌黃/一決雌雄/雄飛雌伏”等。
此外,漢語表達(dá)中,后來還借用“雄/雌”二字來表示“雄黃”和“雌黃”兩種礦物質(zhì)。由于“雌黃”可作顏料,亦可用作書寫中的涂改液,因此“信口雌黃”就是隨便涂改,隨口胡言亂語。在中醫(yī)中藥上,“雄黃”與“雌黃”,分別有不同的性狀和藥用功能。
歸結(jié)起來看,“雄”與“雌”在字形上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其不同的表聲偏旁,“厷”和“此”。牢記這一點(diǎn),自然就能輕易地辨“雄/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