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數字經濟發展與治理(第2輯)作者名: 江小涓主編本章字數: 1755字更新時間: 2024-06-19 09:58:48
編輯手記
隨著數字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蓬勃發展,數字貨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要素市場等重要領域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革。在我國,全面發展數字經濟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數字經濟發展與治理》第2輯共刊發了國內外29位學者的14篇文章,這些文章聚焦數字經濟領域的前沿問題,結合國內外相關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數字經濟治理、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和管理學科建設,以及數據要素市場的理論與實踐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理論和實踐分析。
在“數據要素、數字經濟與數字治理”欄目中,江小涓從數據交易和數據交互的視角,探討構建多層次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要性,并指出數據要素市場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原始制度創新,探索中的試錯和反復難以避免,鼓勵創新和容錯糾錯機制十分重要。要不斷研究探索合理可持續的制度模式,讓數據要素的價值充分發揮,支撐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健康發展。中國金融學理事會會長易綱論述了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背景和相關理論體系,包括數字人民幣的主要職能、基本原則、運營架構和管理模式,以及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文章還簡要介紹了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及應用情況。馬鄆、張穎、梅宏基于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討論了大力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性,介紹了推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技術路徑,同時結合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的實踐研究,分享了對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若干思考。何治國等人就信息技術對銀行業和金融穩定的影響這一近期政策討論的熱點話題,首次對銀行的信息技術支出進行了全面研究。他們將銀行的信息技術投資區分為軟信息與硬信息,將貸款技術區分為關系貸款和交易貸款,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實證模型,探討不同類型信貸活動中內嵌的信息性質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信息技術投資;信貸需求沖擊和金融科技進入等經營環境沖擊如何通過銀行的貸款技術調整,進而影響信息技術投資決策。陸志鵬討論了數據要素化治理過程中對數據資產化的路徑的思考和探索。邁克爾·索金和熊偉的文章針對數字經濟中的兩大趨勢——平臺以代幣方式為其開發和運營籌資,以及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利益沖突,分析了代幣作為一種治理機制如何幫助解決了融資問題,以及引發平臺與用戶沖突的可信承諾問題。文章圍繞需求基本面概念,比較了實用代幣與股權代幣等不同融資方案在面對不同需求基本面時的優劣,進而提煉出解決平臺與用戶之間可信承諾問題的最優融資機制設計。
在“數字時代的新特點與經濟和管理學科建設”欄目中,葉強提出創新是數字經濟時代增長和發展的動力源,而管理則是數字經濟時代增長和發展的推進劑,并分享了對如何培養順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一些思考。毛基業、馬沖和安筱鵬三位作者聚焦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供給側、企業側和需求側因素,探討中國數字經濟快速崛起的驅動力,并對未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出展望,他們認為,只要需求側、企業側和供給側的發展動能存在,中國電子商務仍具有可見的巨大增長空間。謝康及其團隊提出了“大數據合作資產”這一重要概念,并通過大數據合作資產理論及其對現實的解釋,給新商科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帶來諸多啟示,如“活案例”教育教學模式可以較好地滿足數字經濟時代新商科教育教學變革的要求。魏江提出了數字平臺產業組織的新理論命題,重構數字經濟時代“產業—企業—個體”三層次關系與治理體系邏輯,系統地解析了經濟組織甚至社會組織變革的底層規律性問題。徐翔和李帥臻介紹了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經濟學學科建設的狀況,歸納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面臨的關鍵問題,并提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分析范式。蔡躍洲從數字經濟實踐中存在的“大數據統計測算悖論”出發,提出從物理和價值兩種尺度進行測算的設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給出各類數據的統計測算思路。
在“數據要素市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欄目中,戎珂、劉濤雄、周迪和郝飛從數據要素市場確權現狀出發,提出一種解決數據確權問題的新思路,即建立用戶和數字平臺圍繞數字經濟的生產活動進行市場化的數據分級授權制度。文章還構建了有關數據要素市場分級授權的經濟模型,分級授權及其對數據要素市場和社會福利分配的影響。俞寧、武華君、楊曉光、孫寧分析了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數字經濟市場中的拍賣和匹配機制設計問題,并結合實例和數字經濟市場機制設計的新現象與新問題,探討拍賣和匹配機制發揮的作用及需要做出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