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寫好了
- 知青1979,從返城長安開始
- 天青丶暴走七月
- 2016字
- 2024-06-15 19:26:10
村長尋思了一會,覺得這提議不錯,但這分級農民是真的怕。
全憑對方看一眼,說白了那都是人情世故。
這白菜幾個錢,我再搭上一根煙?得不償失。
“小同志這說的沒問題,只是這到底怎么分。”
老王知道能按統購價換錢,他高興,要是分級價格差太多,那也弄不成。
“這好說,咱冬天的白菜本來就有損耗,按照個頭收……”
……
任遠一項一項的掰著手指說清楚。
走的時候,任遠提溜著兩大包白菜,一包土豆,一盆雞蛋,一包小米。
一毛錢沒賺,投資了不少。
老王看得開心,大部分都是一級,按統購價收。
見市里街道辦的三人離開,立馬叫著幾個兒子去河邊。
“走,抓魚去。”
魚,螃蟹,泥鰍商店都收,價格不低。
回去的路上,林占敬佩的說:“遠哥,你真聰明啊,咱這真沒問題嗎?”
“問題?能有什么問題,街道辦也沒給政策,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商品吧。”
“你放心,出問題我爹背著。”
任遠現在威信不足,只能把他爹搬出來。
“明天好好睡個懶覺,占子,待會還得辛苦你。”
“沒問題,我卸完貨就去街道辦,吵架我擅長。”
林占拍著胸口保證。
貨暫時放在屋里,天冷才容易凍壞。
回到房間,任遠開始創作。
明天要投稿,今晚至少得完善到自己滿意的地步。
“算是指路?”
任遠搖了搖頭,指不了一點。
他就是單純的刷一下存在感,讓他的知青商店出現在公眾視野。
知青只是個噱頭,迎合當下的傷痕,杜撰插隊時候的遭遇。
表面上是給知青發聲,替800w返城知青尋出路。
實際上最終的落腳點在知青商店上。
就今天這狀況,不上一趟報紙,猴年馬月才能把集體能被關注?
……
白梨花晚上拿著以前的課本,擠在夜大教室,看著講臺上的電視機。
她抬頭看了一圈,任遠沒來。
“可能是提一嘴。”
她又低下頭,開始沙沙的書寫。
林占有任遠下午打的草稿。
聽遠哥的,去給街道辦上綱上線。
朝陽門的街道辦,晚上七點還很鬧騰。
里面燈火透亮的開會,討論著下一批知青工作安頓點。
“工作不好做啊,大集體合作社根本推不動。”
“廢話,咱自個都看不上,你讓人知青去?這不坑人嘛。”
“劉同志,你思想覺悟低了,怎么能是坑人呢?”
“你看人馬同志,昨天又安頓兩家,說不定啊,今天又有喜事。”
……
林占騎著自行車,直接沖到大門口,自行車往地上一摔。
“啪~”一聲雜音,年輕人闖進院中撒野。
“不干了,我不干了,把我的手續拿來!”
“什么知青商店,人人都說投機倒把,狗都不如。”
“干TM滴皮!”
……
林占進門就儒雅隨和,馬大姐認出了林占,這小子不是才剛剛上工第一天,就遇到幺蛾子了?
“小同志,不要激動,什么事你說說看,咱街道辦的一起想辦法幫你解決。”
年齡大一點的主任沉穩的聲音傳來,先穩住這暴躁的小伙。
“今早上,馬同志帶我們去知青商店那邊營業……”
……
林占添油加醋的把事情講了一遍,在坐的啥事沒經歷過。
相互看一眼知道彼此想什么。
集體生產合作社被輕視不是一兩天了,大家都習慣了,只有這些年輕的知青們還死死地抓著不放。
“小占同志,你放心,制造廠那邊我會聯系他們領導的。”
馬大姐處理這事經驗豐富,先穩住人,后面就不了了之了。
“我不管,他們一天不道歉,我們就去鬧,紙我準備好了,明早就去他們大門口貼上!”
林占二話沒說,當面拿起筆就要寫。
馬大姐身寬體胖的,一把拽過來。
……
街道辦吵鬧著,任遠文章進入尾聲。
一夜無話,他在完善稿子。
盡可能寫的沖突激烈點,在小點子上稍稍發揮一下。
把手表廠和鬧事的畫上等號。
“爛慫集體工作。”在他筆下就是“積極性應國家政策,投身集體,靈活就業。”
“手表廠員工罵人”等于“廠領導教唆員工,破壞集體工作,傷害革命友誼,嚴重懷疑存在階級歧視。”
……
趕完稿已經凌晨,洗把臉清醒一下,對照對照之前的報紙,看看是否得體。
情緒價值是否到位,他要把知青和商店綁在一起。
要不然,這事鬧不大。
任遠是被吵醒的,不知道誰家大黃,大清早狗叫。
廚房的水甕結了一層薄冰,馬瓢(舀水的)給水壺接滿,坐在爐子上慢慢熱著。
喜歡喝茶的爐子上放個茶壺,熬茶。
抿口一級陜青,味道非常純正。
信件地址檢查無誤后出門,鑰匙放在窗臺磚頭下,過會兩個小伙伴會到。
不知道占子鬧事鬧的咋樣了。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這么回事,讓人知道知青商店被嘲笑的事。”
寒風嗖嗖的刮,不變的是知青辦門口,一如既往的擁堵。
任遠想過這些人都去了哪里。
就這樣盲目的等,無休止的閑?
事實上過幾年情況會好轉,鄉鎮企業的崛起,盤活了大批勞動力。
個體經濟也越放越寬,甚至出現“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新聞。
……
此時的投稿比較簡單,自己遞到門衛就行,報社沒點關系進不去的。
鐘樓出發,報社分布零散。
東一處,西一家。
從鐘樓往南走先到永寧門,找到位于碑林長安報社:
“碎娃,回去等著就行,地址一定寫好。”
“嘖,這字寫的漂亮,是個上報紙的人。”
……
簡單的人情世故,一根煙門衛大爺幫你安頓的明明白白。
一路上人民報,中青報,《延河》月刊,繞一圈最后到蓮湖路的《長安》月刊。
門口看了會,任遠沒進去。
長安的內容挺有意思,尤其是文藝編輯部出版的:《當代彎彎技女》……
更多的是的國外書籍翻譯,挺開放的期刊。
看時間10點40分。
“去一趟醫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