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辛永宗與梁紅玉走在一起,不時有路人側目。
辛永宗本就儀表非凡,而梁紅玉眉眼間的英氣,也是少有的。
任誰看了他們,都得稱贊這是一對天造地設的璧人。
梁紅玉感受到了這些目光,猶豫許久,她還是停下了腳步:
“叔父,要不你還是回去吧,其實紅玉家中無事,只是不想打擾你與妙真,這才借口脫身?!?
辛永宗也跟著止住了步子,笑道:
“我知道,但眼看著天就要黑了,若是讓你一人回去,我實在放心不下,索性送你一程,也免得因為此事心神不寧?!?
話是這樣說,可要論及單打獨斗,辛永宗還真不是梁紅玉的對手。
不過,梁紅玉聽了辛永宗自不量力的一席話,心頭好似有暖流淌過,又羞又喜,也帶著點惆悵。
眼前之人再好,也注定只是叔父,做不得夫君。
她暗道一句:
‘我才不是嬌滴滴的女子?!?
便也不再堅持。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北宋雖然沒有完全取消宵禁政策,但推遲了宵禁的時間。
唐代天一黑,就得肅街、清市,而北宋開國以后,宋太祖就下詔:
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
并一直延續至今。
三鼓,即三更,為子時整,按照24小時制換算,也就是說,直到凌晨0點,才會禁止通行。
走過一座拱形小石橋,便是梁家租住的宅院,大門緊閉,門口掛著兩盞燈籠。
“我就送到這了?!?
梁鎮惡、梁永貞都不在汴京,家里只有女眷,大晚上的,辛永宗自然不方便進門。
“有勞叔父相送?!?
梁紅玉施了一禮,與辛永宗告辭。
辛永宗注視著她上前拍門,又與開門的梁家女眷頷首致意,直到門口的燈籠被吹熄,大門重新合上,辛永宗這才離開。
梁府與辛府相距甚遠,但好在距離宵禁還早,辛永宗回府的時候,還遠遠沒到三更。
許婉容一直在家里等著,從涇國公府回來,她就聽說辛永宗被梁師成請了過去,見兒子遲遲不歸,她又怎么睡得著覺。
一聽說辛永宗回府,許婉容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我聽說你被隱相請過府,究竟何事,居然現在才回來?”
“母親放心,隱相不過是奉官家之命,與我當面交待一些事情,之所以回來得這般晚,是孩兒去了一趟涇國公府。”
許婉容聽了解釋,這才放心,她埋怨道:
“往后出門,身邊帶個小廝,就算要去涇國公府,也好讓他回家報個平安?!?
辛永宗連連點頭,許婉容知道他明兒還要早起,便也不再打攪。
......
翌日,街道上響起一慢四快的打更聲,正是五更天,即寅正四刻,凌晨04:48。
宵禁隨著更聲響起而被解除,辛永宗早已洗漱完畢,穿戴整齊。
父母尚在熟睡,嫂嫂侄兒們也還沒起,辛永宗由小廝提著一盞燈籠引路,走向宮城。
天色黑沉沉的,街道上,馬車一輛接一輛,都是趕赴東華門的官員們。
辛府距離東華門近,辛永宗是走著去的。
對于官員們來說,上朝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五更三點就得趕到宮里,遲到了還得挨罰。
明代就有一位名叫錢宰的官員寫詩抱怨: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四更天就得起床準備,也難怪他滿腹牢騷。
不過,早朝也不是誰都能參加的,在宋代,必須得是六品以上的朝官才有資格。
時間已經過了五更三點,辛永宗孤身一人站在了東華門外。
他一個從七品的武德郎,沒有參與朝會的資格,需得在此等候召見。
東華門既是宮門,也是科舉放榜之地。
仁宗朝宰相韓琦就曾輕蔑的對狄青說過: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
一句話,道盡了文官們的優越感。
只不過隨著新舊兩黨打得頭破血流,如今的文官集團,已經沒有往日的勢力。
梁師成一個宦官,就曾經把自己的名字寫進了進士名冊,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宋仁宗時期,別管梁師成有多受寵,都能被一眾文官逼迫著官家把他宰了。
辛永宗注視著東華門的牌匾,心道:
‘手提三尺劍,立不朽之功,方為好男兒?!?
......
“百官進殿!”
隨著一聲嘹亮的呼喊,早已在殿外分成兩列的官員們依照品級依次步入大慶殿。
大慶殿是宮城正殿,有東、西挾殿各5間,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
待百官站定,隨著又一聲長喝:
“皇帝陛下駕到!”
趙佶被御前侍衛、宮娥、宦官簇擁著走了進來,因為是正式朝會的關系,趙佶穿的不再是常服。
帝有六服,即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絳紗袍;履袍;衫袍;窄袍。
大裘冕用以祭祀天地,袞冕用以祭祀祖廟。
至于朝會,趙佶則是頭戴通天冠,穿曲領方心絳紗袍。
趙佶在高高的龍榻上坐定,環顧殿下群臣。
眾臣同聲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官家說到底也只是群臣在私底下的稱呼,像朝會這種正式場合,還得按照規矩來,稱吾皇,稱陛下。
趙佶一擺手:
“眾愛卿平身?!?
在宋代以前,官員們早朝是可以坐著議政的,直到宋太祖在一次朝會中,撤走了龍榻之外的所有座位,官員們就只能站著了。
當然,這總比跪著要好。
待百官重新站定,與趙佶議過一些國事后,有官員進奏:
“啟稟陛下,武德郎辛永宗奉江淮荊浙宣撫使之命入朝,正在東華門外候見?!?
趙佶聞言,緩緩開口道:
“方臘禍亂東南,舉國震驚,有賴前線將士奮戰,今已授首。”
“辛永宗策劃揚州大捷,又于杭州擊潰五萬賊寇,為朕獻上方臘首級,可謂居功至偉,冠于諸將,不可不加賞賜。”
“宣他進殿?!?
趙佶話音剛落,就不斷有長喝聲響起,此起彼伏,一直從大慶殿喊到了東華門:
“宣武德郎辛永宗進殿!”
東華門外,辛永宗再次整理衣冠,抬頭挺胸,邁步走入宮內,即將結算他在平定方臘叛亂中的MVP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