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報告 重慶建設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研究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是國家交給重慶市的重大歷史任務。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對重慶提出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指示,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2019年8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發改基礎〔2019〕1333號),其中明確要求,重慶要充分發揮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同時,明確了重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兩大主通道起點、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和內陸口岸高地等的功能目標。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以下簡稱運營中心),是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核心內容和支撐。重慶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國家部署,2020年6月,設立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為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管理的正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作為各地政府協商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常設機構,為運營中心的建設提供專門的組織服務。

建設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是對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拓展和深化,對重慶及西部地區發展意義重大。重慶建設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源于西部陸海新通道規劃賦予重慶的功能,國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中明確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是“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這四項戰略定位有著特定含義。重慶建設的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也有別于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我們認為其功能和作用雖源于此但不僅限于此,也不應該局限于此,其主要是為西部服務,但重點在于成為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包括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代表的鐵路,也包括公路(南彭)、航空、水運、管道。重慶將之延伸擴充為公鐵水空管立體交通體系,并依托這一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為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構建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更大支撐作用。運營中心的建設,有利于發揮重慶區位優勢,促進重慶及西部地區全面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有利于放大重慶產業優勢,培育重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有利于發揮重慶體制優勢,提升重慶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能力;有利于優化區域發展的營商環境,提升重慶內陸開放的綜合競爭力。

重慶建設國際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具有較突出的優勢和良好基礎。重慶已初步構建起東向、西向、南向、北向四大國際物流通道體系,西向的中歐班列(重慶)和南向的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是當前重慶開放發展過程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兩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渝新歐班列開創了內陸與歐洲陸上快捷國際物流貿易的先河,為建立完善的跨國協調機制積淀了豐富的經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成為兩國合作新亮點,在金融服務、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術等重點合作領域探索出諸多有益經驗和豐碩成果,為運營中心建設奠定了政策環境和實踐基礎。

重慶建設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也是客觀面對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在各省市競相發展的格局下,內陸地區對外物流運營競爭激烈,造成了較大的資源浪費。例如,中歐班列國內開行線路已多達70條,各班列對貨源的爭奪已拓展至1500千米范圍內,以政府補貼為手段的競爭擾亂了市場秩序并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重慶當前已成立了運營中心的服務機構,但主要受限于以鐵路為主的西向通道的物流組織協調,在貨源組織、運輸組織、多式聯運、議價機制、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方面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有效的組織協同和實質推動機制,在如何有效組織西部物流及延伸配套資源,提升整體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在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亟須完善頂層設計,培育和發展以國際物流為主體的運營龍頭企業或平臺,打造運營中心,促進國內資源有效配置,形成強大合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本項目通過深入分析和系統謀劃國際物流與運營組織中心的主要功能、形態布局、體制機制設計、實現路徑和政策研究,有助于重慶加速或率先集聚發展要素,放大樞紐作用、做強通道經濟、提升開放水平、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和引領西部地區形成開發開放新格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安市| 都安| 泽库县| 恩施市| 民勤县| 塘沽区| 杭州市| 武安市| 汽车| 资中县| 西峡县| 临安市| 子洲县| 资源县| 哈巴河县| 中山市| 眉山市| 南宫市| 鄂托克旗| 青神县| 丹寨县| 孝义市| 金湖县| 沙洋县| 柘荣县| 方山县| 龙山县| 攀枝花市| 乌兰浩特市| 益阳市| 兴山县| 庄河市| 永修县| 永吉县| 寿宁县| 崇礼县| 蒲城县| 定西市| 灵丘县| 龙江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