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關注度與效果評價研究
- 胡健等
- 1306字
- 2024-06-28 16:54:33
前 言
改革開放40余年的成功經驗有力地證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是世界分工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球貿易網絡中的關鍵節點。中國從國際市場引入資本、技術和經驗,逐步實現了國內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不但能向國際市場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實現了多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和資本積累,具備了從貨物貿易向資本和技術貿易拓展的基礎。
全球經濟危機之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的復雜化使得國際政治經濟關系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為應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構想,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深度參與,“五通”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作為新時期我國協調內外、統籌陸海、兼顧東西的重大戰略部署,“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深化,不斷突破地理空間的局限向全球范圍輻射,從基礎的貨物貿易拓展至資本和技術合作,合作領域從單純的旅游領域擴展至教育、科研、衛生等多個領域,從政策溝通進一步上升為構建國際治理新秩序。在“十四五”規劃中,“一帶一路”建設更是成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載體和抓手,是中國基于制度和市場優勢,對內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外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和紐帶。因此,立足當下的社會現實,分析“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與政策效果評價,對協同“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力量、對內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外改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本書分為以下七個章節:
第一章主要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與外延。本章結合國內外形勢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和意義,從地理、經濟、文化和制度四個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內涵的深化,又從絲路的歷史傳承和國際上的戰略對接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新發展。
第二章主要研究“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歷程。本章分三個階段梳理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歷程,從基礎的“五通”建設平臺打造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戰略樞紐,再到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紐帶,分析“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歷程和使命。
第三章主要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政策分析。本章對“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雙邊政策、中央政策、地方政策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通過構建LDA模型和SNA模型對政策的主題詞聚類和社會網絡進行分析。
第四章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分析。本章從居民關注度、媒體關注度和學術關注度三個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公眾關注度,并重點對使用百度搜索指數記錄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居民關注度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第五章主要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效果進行評價。本章通過構建“反事實”估計模型,將“一帶一路”倡議的非沿線省份作為參照,對沿線省份進行政策效果評估。
第六章主要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度與實施效果進行關聯分析。將“一帶一路”倡議引入經濟增長模型,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會促進要素的重新配置,從而獲得不同的經濟增長效果。
第七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挑戰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