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義

隨著我國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慈善活動越來越被政府、社會及公眾認可和倡導。在網絡上搜索“慈善”,就會出現千萬條關于慈善的內容,慈善活動及慈善事業如此被關注,這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一、研究背景

慈善事業的發達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慈善事業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理念。

慈善事業是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的發展。《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完善慈善捐贈減免稅制度,支持慈善事業發揮扶貧濟困的積極作用”“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黨中央關于支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決定,為做好慈善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為此,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社會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指導綱要(2013—2020年)》《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和推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法規政策,為我國慈善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別是2016年9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更是打開了我國慈善事業跨入黃金發展時代的大門。(1)

慈善捐贈不僅是現代慈善事業的物質基礎,也是慈善事業發展水平的直接體現。慈善捐贈具有公共財政和市場機制不具備的獨特功能,在諸多領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慈善捐贈,慈善事業就會成為無米之炊。(2)中國慈善聯合會于2016年在京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境內接受國內外社會捐款捐物總額達1108.57億元人民幣(合169.67億美元),占全年GDP的0.16%,比上年增長6.4%。其中,個人捐贈比重為16.38%,各類企業捐贈占全國慈善捐贈接受總額的70.72%(3),企業捐贈遠遠超過個人慈善捐贈總額。然而,美國捐款基金會于2016年發布的慈善捐贈報告提出,“2015年美國的慈善捐贈總額為3583億美元,占全國GDP的2.05%,比2014年增長7.1%。其中,個人慈善捐贈總額達2585億美元,占全國捐贈總額的72.15%;基金會捐贈達539億美元,占比15.04%;企業捐贈總額為177億美元,僅占全國慈善捐贈總額的4.94%,個人慈善捐贈仍然是美國慈善捐贈事業最穩定的捐贈來源”。個人慈善捐贈是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石,社會公眾個人的慈善捐贈才是現代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但是,通過對比中美兩國慈善捐贈發展狀況可以看出,我國個人慈善捐贈仍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瓶頸”。

慈善捐贈不是富人的專利,需要民眾的廣泛參與,才能積累更加殷實的慈善資源,才能促使慈善事業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宏偉事業。而個人慈善捐贈以善待他人、助人為樂為宗旨,體現了良好的道德風尚與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個人慈善捐贈的開展,人間的真情和愛心得以傳遞,是營造和諧信任人際關系和互幫互助社會氛圍的有效方式,也是治療“社會冷漠癥”的良方。(4)大力發展個人慈善捐贈的意義,不僅體現在社會價值觀的重塑,而且體現的個人慈善捐贈比企業慈善捐贈更具有穩定性。根據研究結果,僅僅依賴企業捐贈的慈善組織,其捐贈數額會隨著經濟環境和企業發展而波動。以日本為例,受經濟發展低迷的影響,日本依賴政府和企業捐贈的慈善組織出現了財政危機,而依賴個人慈善捐贈的慈善組織每年的捐贈數額卻在穩步增長。

當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正面臨著重大轉型,慈善捐贈正在從過去的零星、偶然的大額應急性捐贈向個人廣泛參與的日常小額慈善捐贈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中產階層的不斷壯大,個人慈善捐贈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有14億人口,倘若每人每年捐50元,那么,年捐贈額將達到700億元,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進行捐贈,捐贈額也會有200多億元,但就目前的個人慈善捐贈發展狀況來看,參與捐贈的人數未達到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見我國個人慈善捐贈意識還有待提高。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調整和轉變,其中包括慈善事業的發展。當前,企業慈善捐贈仍然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來源,然而,由于經濟發展的放緩和企業利潤率的下降,使得企業慈善捐贈的發展空間十分有限,同時隨著我國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和個人已經具備小額捐贈的能力,由此可見,未來個人慈善捐贈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挖掘個人慈善捐贈資源,推動社會更多個人參與到慈善捐贈活動中,已經成為我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個人慈善捐贈行為是一項復雜的社會行為,如何驅動個人捐贈者產生慈善捐贈行為、識別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過程中主要動力要素、剖析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的規律和本質是本書研究的核心問題。因此,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書深入研究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以期為更好地推動我國個人慈善捐贈發展提供參考。

本書主要圍繞以下幾點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1)通過深入分析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結構、功能和原理,識別驅動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的動力要素,揭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過程中的作用機理。

(2)選取具有個人捐贈記錄的捐贈者作為調查樣本,設計相應的調查問卷。通過數據統計分析,探究諸多動力要素對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的作用程度。

(3)通過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討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實踐中的具體運行過程,為建議提出和實際應用提供依據。

(二)研究意義

本書以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為研究對象,以系統理論和計劃行為理論為理論工具,進一步研究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所具有的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理論意義

個人慈善捐贈的動力機制問題是慈善領域研究的重要內容,但當前學術界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研究卻并不多見,更缺乏系統的深入的研究。個人慈善捐贈和企業慈善捐贈同為慈善組織資金的主要來源,在現有的研究中關于企業慈善捐贈的研究有很多,如專著、學位論文等均對企業慈善捐贈問題有所研究,但對個人慈善捐贈問題的研究卻相形見絀。大部分對個人慈善捐贈的研究局限在捐贈行為的影響因素上,缺少更深層次的研究,雖然有部分學者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問題有所研究,但只分散在一些學術期刊和少量著作的章節中,且研究較為淺顯。本書著重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通過闡述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結構、功能及原理,揭示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在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中的作用機理,進而把握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的規律和本質,使個人慈善捐贈的研究更為系統、深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慈善捐贈研究的理論體系。

2.實踐意義

個人慈善捐贈的不足已經嚴重制約我國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研究個人慈善捐贈的動力機制問題,揭示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產生的規律和本質,識別驅動個人慈善捐贈行為發生的主要動力要素,對推動個人慈善捐贈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方面,有利于慈善組織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募捐策略和方案,提高募捐的效果和效率。通過對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的研究,能夠認識到個人捐贈者產生慈善捐贈行為的過程,把握驅動個人捐贈者產生慈善捐贈行為的主要動力要素,了解個人捐贈者深層次的認知、動機和偏好,為慈善組織制定靈活有效的募捐方案和宣傳策略提供理論參考。另一方面,慈善事業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社會公平公正、調節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個人慈善捐贈的興旺發達是現代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方式。通過深入解讀個人慈善捐贈動力機制,能夠為我國政府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提供理論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鄂温| 图们市| 大余县| 阳原县| 新余市| 额尔古纳市| 兴和县| 綦江县| 皮山县| 凉城县| 南投市| 汉阴县| 大悟县| 巫溪县| 山东省| 牡丹江市| 杭锦旗| 建昌县| 本溪| 那曲县| 福贡县| 济阳县| 额济纳旗| 天镇县| 朝阳区| 栾城县| 成都市| 津市市| 汪清县| 绥德县| 恩施市| 虎林市| 出国| 志丹县| 林西县| 冷水江市| 阿勒泰市| 连云港市| 合川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