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法國洛林。
在戰場的另一邊,普軍臨時參謀部內,將領們正在張羅著下一步對法軍的進攻。
營帳中,普魯士參謀部的高級軍官們圍坐在一起,參謀長毛奇用一根長棍指著巨大的軍事地圖,計劃著接下來的軍事部署。
地圖上,普魯士的三支大軍正分兩路挺進法國境內,呈現出對梅斯法軍的鉗形攻勢。
左翼是由腓特烈·威廉率領的第三集團軍,目標是巴黎和沙隆。
(腓特烈·威廉,即腓特烈三世,1831-1888,曾在普丹戰爭、普法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1888年即位后不過因病去世,故稱“百日皇帝”)
右翼是由老將施泰因梅茨元帥率領的第一集團軍,和中間位置的卡爾大公所率領的第二集團軍,兩支集團軍的共同目標是法軍正位于梅斯的“萊茵軍團”。
(卡爾大公,即腓特烈·卡爾,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侄子,年輕時就加入軍隊,參加過普魯士對外的每一次重大戰爭。)
目前,在撤往沙隆的麥克馬洪所率領的第一軍后面,腓特烈·威廉已經完成了在阿爾薩斯的清理工作,正率領的第三集團軍窮追不舍。
而施泰因梅茨率領的第一集團軍和卡爾大公率領的第二集團軍,通過在戰場上將各軍團大規模鋪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集團軍的機動能力。
“我們的火炮什么時候能將撤退的法軍納入攻擊范圍內。”毛奇沉聲道。
“預計明天,長官!”一位參謀立刻回復道,“我們的炮兵部隊已經在日夜兼程地趕往梅斯,按照我軍的突進速度,以及法軍的撤退速度,最快也要明天早上。”
“嗯,很好,在我們炮兵部隊趕到之前,暫時不要和法軍爆發大規模的沖突。”毛奇滿意地點了點頭。
內心里,毛奇知道,自己其實是在下一場賭注,將集團軍鋪開確實能提高整體的機動能力,但一旦法軍反應過來,集中兵力反攻,自己的先頭部隊將率先遭殃。
但是,為了實現對法軍的合圍計劃,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
“傳我命令。”毛奇朗聲道,“給卡爾大公傳信,告訴他明天火炮就到了,務必將麾下的第三軍向馬斯拉圖爾推進,同時,派出騎兵第五師進發到梅斯—凡爾登大道。”
幸運的是,毛奇賭對了,甚至他還低估了巴贊元帥的拖延能力。
此時,巴贊元帥正在視察“萊茵軍團”各部,絲毫沒有即將撤退的那種緊迫感,對“萊茵軍團”周圍活動的普軍也毫不上心。
而同樣低估巴贊元帥拖延能力的,還有普魯士第一集團軍下轄第三軍的指揮官康斯坦丁·馮·阿爾文斯萊將軍,但他的運氣可沒那么好了,他的低估卻險些葬送了整個軍團。
……
8月16日,法國,馬斯拉圖爾,清晨。
第二集團軍指揮官卡爾大公在接到毛奇的命令后,立刻令自己麾下的康斯坦丁將軍帶著第三軍前往位于格拉沃洛特附近的馬斯拉圖爾。
剛到馬斯拉圖爾,康斯坦丁將軍便看到了在凡爾登大道上平鋪排開的法國軍隊。
“將軍,看到這些大炮了嗎。”身旁的副官高興地說道,“我們終于摸到“萊茵軍團”的撤退線路了。”
周圍的其他軍官們也都有些興奮,作為先頭部隊,這可是大功一件。
“嗯,搞不好,這次真的捅到他們的屁股了。”康斯坦丁將軍壓抑著內心的激動,“我們給了法軍這么多天的撤退時間,“萊茵軍團”的主力估計已經到達了凡爾登市,這應該是他們的尾巴。”
在經過一番謹慎的思考后,康斯坦丁將軍覺得這是應該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決定截斷這些“斷后的法軍”。
“來!傳我命令,第五師立刻排成橫隊,前去纏住這“斷后的法軍”。”
康斯坦丁將軍大手一揮,指向“斷后的法軍”方向。
“第六師以縱隊的方式,快速繞到側翼切斷他們的退路。”
在康斯坦丁將軍的指揮下,第三軍下轄的第五師和第六師
然而康斯坦丁將軍并不知道,由于巴贊的拖延,導致康斯坦丁所遇到的是“萊茵軍團”的主力部隊。而所謂“斷后的法軍”,其實是康羅貝爾將軍率領的第六軍。
砰!砰!砰!
在法軍夏塞波步槍的密集火力下,前進中的普魯士步兵遭受了巨大的傷亡,
士兵們被子彈擊中,大聲呼喊著,士氣遭到極大的打擊。沒有倒下的被隊友裹挾著繼續向前走,倒下的則被后面續上的隊友踩在腳下。
法軍炮兵在遇襲后迅速地布置好火炮陣地,在密集炮火的覆蓋下,第五師出現極大的傷亡。
康斯坦丁將軍臉色慘白,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對凡爾登大道上的法軍產生了嚴重的誤判,而且這個誤判是無法彌補的。現在第二軍作為先頭部隊,注定暫時孤立無援。
同時,自己麾下的第六師已經被派去法軍的側翼,短時間內無法回來。
“快!告訴前面的指揮官,將步兵撤下來。”康斯坦丁將軍喊道,“二營長,我們的克虜伯炮呢?給我拉來。”
不用等康斯坦丁將軍喊,前線的第五師步兵早已被擊潰。
但得益于普魯士在戰術上的安排,將炮兵打散在各個師團中以供調用,使得康斯坦丁將軍還有90門大炮可以用。
強大的火炮被布置在南面的高地上,為步兵的撤退提供火力支援,超遠的距離使得法軍只能被動挨打,精準的打擊使得法軍出現大量傷亡。
此時從兵力上看,普魯士在這里只有康斯坦丁將軍的第五師,面對的卻是人數遠遠多于自己的法軍第二軍。
但似乎法軍被普軍的火炮鎮住了,并沒有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動反擊,而是讓步兵后撤重新集結,給了康斯坦丁將軍一個喘息的機會。
中午,康斯坦丁將軍還用自己的騎兵旅向法軍的火炮陣地發動了自殺性的襲擊。
盡管損失慘重,但這次行動成功地打亂了法軍的陣腳。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誤打誤撞,給法軍造成了一種錯覺——普魯士的精銳都在這里了。
午后,雙方都停下了進攻,在馬斯拉圖爾對峙了起來。
下午四時,作為援軍的普魯士第十軍終于抵達戰場,他和第二軍一樣都同屬于卡爾大公麾下,奉命在馬斯拉圖爾糾錯被追擊上的“萊茵軍團”,以拖延其撤退的腳步。
臨近傍晚,普魯士已經在陣地上搭建了21個火炮集群,共130門大炮。這些集群是將原來歸屬各個步兵旅或者騎兵旅的火炮抽調出來,臨時組成的。
“將軍,部隊已經重新集結。”副官一路小跑到火炮陣地,向康斯坦丁將軍匯報。
“很好!擇日不如撞日,讓士兵們做好準備,我們今晚將對法軍陣地發動突襲。”
有著克虜伯大炮作為后盾,康斯坦丁心里充滿底氣,“記住,要讓士兵口中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