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沙隆大營,清晨。
一大早,拿破侖三世便召集在沙隆的法軍高級將領會商戰局,這也是法軍目前能夠趕來參會的僅有的高級將領,其余的高級將領都和巴贊元帥一起被圍困在梅斯附近。
在暗淡的營帳內,拿破侖三世坐在主位上,臉色異常的沉重。
他的兩側坐著一排將領,這些將領都是目前沙隆各軍各師的指揮官,眾將領都保持沉默,一言不發。
在這些將領的身后則坐著他們的副官們。
歐仁站在拿破侖三世身后,安靜地注視著與會的眾人。
到場的將領,除了昨晚就已經拜訪過的特羅胥將軍外,歐仁還發現了一些熟悉的新面孔。
在離拿破侖三世最近的地方,他的左右手邊,各坐著兩個人。
其中有一位是白發蒼蒼的老人,看著有些年紀,穿著一身筆挺的軍裝,肩膀上的軍銜告訴歐仁這是一位元帥。
和歷史上關于他的畫像進行對照,可以看出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麥克馬洪元帥。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1808-1893,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中揚名,升任元帥。在第二帝國倒臺后,擔任臨時政府凡爾賽軍的指揮官,鎮壓巴黎公社起義。1873年擔任第三共和國總統,任內起草頒布第三共和國憲法。)
另一位胖胖的,有一些發福,前額頭發有些稀疏,這位應該是拿破侖三世的堂弟,綽號為“紅色親王”的熱羅姆·波拿巴。
在拿破侖三世對面,擺放著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地圖涵蓋了法國北部大部分領土和一小部分的普魯士領土。
在地圖上,梅斯要塞被重重的劃了一個圈,沙隆、巴黎、凡爾登、南斯和特魯瓦等許多法國重要的城市都被標注出來。
一位副官站在地圖的旁邊,等待著拿破侖三世的指示。
見人差不多來齊了,拿破侖三世便示意他匯報法軍目前的情況。
“在南斯,我們的守軍還在頑強抵抗,周邊部分民眾自發組織......。目前,我們在南方共征得兵力......,”副官滔滔不絕地匯報著法軍的情況。
在拿破侖三世的示意下,最后他還著重報告昨日法軍在馬斯拉圖爾和普魯士軍隊的交戰。
“昨日,我們在馬斯拉圖爾......,從戰后的統計來看,“萊茵軍團”的損失并未稱得上慘重,我們也讓普魯士付出了許多代價,共繳獲......。”
“但由于“萊茵軍團”已經喪失了繼續向沙隆地區轉移的可能,我們目前已定的軍事部署已經被打亂。”
副官匯報完畢后,便退到一旁。
眾將領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在與會之前,他們或多或少的都聽說了在馬斯拉圖爾發生的戰事。
而剛剛副官的最后一句話,也預示著今天這場會議的基調,接下來法軍該怎么辦。
拿破侖三世環視眾人,開口道:“諸位將軍,都清楚目前的情況了吧,現在‘萊茵軍團’被困在梅斯寸步難行,我們要如何破局呢。”
面對拿破侖三世的發問,將領們面面相覷,但似乎沒有人愿意開口。
坐在他們身后各軍參謀部的副官們小聲交談起來。
不一會兒,作為與會中軍銜最高的將領,麥克馬洪元帥率先打破沉默。
“陛下。”麥克馬洪元帥停頓了一下,見營帳內安靜下來,才開口道,“既然‘萊茵軍團’已經無法過來與我們會合,那不如由我們過去和他們會合吧。”
“我們都在戰場上嘗過普魯士大炮的強大,在圍城戰中這種大炮還能發揮更大的威力,巴贊元帥被困在梅斯估計一時半會很難逃脫。”
“但是,在運動戰中,這種大炮的機動性有限,我們可以和‘萊茵軍團’配合,里應外合拿下這些包圍他們的普魯士軍團。”
“因此,我愿意帶領麾下的第一軍前往梅斯解圍“萊茵軍團”,請陛下再增派一些部隊給我。”
目前在座的各位高級將領中,要說擁有大型軍團的指揮經驗,恐怕麥克馬洪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他曾在意大利擊敗奧地利的軍隊,一戰揚名。
“好!到時候我會再增派一些部隊給你。”拿破侖三世表示贊同,“現在我們正源源不斷地在全國范圍內征兵,很快我們在戰場上的損失將得到補充。”
“陛下,如果麥克馬洪元帥主動出擊,那現在沙隆大營的兵力將不足以擋住普軍。”特羅胥將軍開口說道。
“我們是否考慮再往后面撤一點,直接撤到巴黎,和巴黎的守軍會合呢。”
聽到特羅胥將軍的話,歐仁雙手握拳,暗暗地在內心里激動了一把。
看來他昨晚和特羅胥將軍的談話看來起了作用。
他堅定了特羅胥將軍的想法,間接影響了特羅胥將軍,使他在適當的時機提出了大軍回到巴黎的建議。
麥克馬洪等其他將領也紛紛開口附和,表示贊同。
從實際來看,一旦麥克馬洪帶走沙隆的部分軍隊,剩下的軍隊在面對縱深法國境內的普魯士軍隊時,很難能有效抵擋。
而撤回巴黎的話,則可以避免被逐個擊破。
到時候要主動出擊,還可以利用巴黎便捷的交通,包括通向各個城市的大道,以及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逐漸鋪設的鐵路網絡。
看到將領們如此的意見統一,拿破侖三世裝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點了點頭。
但在內心里,拿破侖三世其實并不愿意回到巴黎。
本來自己從巴黎來到前線,一方面是督軍,御駕親征好彰顯自己發動戰爭的決心,另一方面則是順便賺一波軍功,好讓民眾瞻仰自己的偉大。
從客觀上講,法蘭西第二帝國強人政治的特征十分明顯,國家權力被集中在一個人手中,
但在拿破侖三世進行改革后,所建立的政治帝國又十分依賴民眾的支持,本質上是一個民眾和精英妥協的產物。
現在看著有些灰溜溜地回到巴黎,民眾將如何看他,豈不是被人笑話。
他有些猶豫,難道就這樣敲定,自己回到巴黎,讓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第一軍,再加上其他軍團一并去解圍巴贊?
然而,就在拿破侖三世猶豫的時候。
接下來熱羅姆親王的提議,直接打破了拿破侖三世內心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