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蓮花:釋迦牟尼佛傳
- 樂文城
- 1023字
- 2024-06-12 15:30:15
三、取名悉達多,箭泉遺跡和釋迦擲象功
凈飯王給生下來的太子取名為悉達多,翻譯過來是“吉財、吉利、一切義成”的意思。太子出生之后,王公大臣們紛紛過來拍馬屁,說太子相貌非凡,以后不是成為君臨天下的王者,就是成為大徹大悟的智者,總之,這孩子不得了了,然后說了一大堆什么“必為尊貴,圣達普智,臨眾王上,顯如須彌,為眾山王,無能及者”之類的話。說得老來得子的凈飯王十分高興,都重重有賞。
摩耶夫人去世后,悉達多由姨母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撫養。在他七歲那年,凈飯王延請名師給他授課,學習五明和四吠陀,五明即語文學、工藝學、醫藥學、倫理學、宗教學,四吠陀即養生之法、祭祀祝詞、兵法研究、咒術文獻。據說悉達多特別聰慧,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通達了這些東西,以至于那些教他的老師紛紛拜服,覺得沒什么可以再教了,一個個都主動辭去了教職。
在十二歲的時候,悉達多開始學習武術,在這方面他也有驚人的天賦。有一次凈飯王舉辦釋迦族弟子比武較藝的競賽,在競賽場上,悉達多的幾個弟弟,提婆達多一箭射穿了三鼓,難陀也是一箭射穿了三鼓,贏得了觀眾無數的喝彩。結果到了悉達多,他一箭射穿了七鼓,甚至去勢不止,沒入地下,涌出清泉。大唐年間,玄奘法師西行求經的時候,還能看到這“箭泉”的遺跡呢。
還有一次,悉達多出城,見到大象擋道,上前就將之舉起,遙擲出去。在武俠大師金庸的《神雕俠侶》里面,他寫到一位天竺高手尼摩星,與金輪國師大戰的時候,舉起三百來斤的石頭砸過去。這一門武功正是來源于此的,名為釋迦擲象功。當然,這是寓言,不足為信,佛經上之所以這樣記載,目的是為了形容佛法的不可思議,不過說悉達多文武全才,這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如果順應世俗生活下去,悉達多可能成為一個英勇的君王,但是最終他卻并沒有繼承王位,而是選擇出家尋道,探求人生的真相。在古印度社會,出世思想是當時的潮流,很多人都以凈化身心、遁世山林為人生最大的享受,那時候人們重視的也不是王者霸業,而是以探求人生的真理為貴,重視學問。
這一點和我們中國人是極為相似的,當然是和我們古代的中國人比較相似,在以前我們所重視的也是學問,羅素先生來中國講學的時候,看到我們民族這些優秀的方面,還激賞不已呢,簡直覺得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古印度在這方面能和我們相比,所以他們也孕育出了極為燦爛的文化,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悉達多生活的那個年代,各種各樣的思想閃爍著奪目光彩,這也是讓他向往的東西,因此,對于王位,他反倒并不覺得有什么可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