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子項目一 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認定

情境導入1

李麗在閑魚App出售舊計算機

李麗是一名在校大學生,通過閑魚App賣出了一臺自己的舊計算機,這是她第一次賣出去東西,她感到很興奮。但很快,買家收到貨后發現這臺計算機的性能和李麗描述的不一致,認為她存在“欺詐行為”,要求她“假一賠三”,這可把李麗嚇壞了……

問題:(1)李麗在網上出售舊計算機的行為是電子商務行為嗎?她是電子商務經營者嗎?(2)李麗和買家發生的糾紛適用《電子商務法》嗎?(3)李麗和買家發生的糾紛適用“假一賠三”的法律規定嗎?

任務一 識別電子商務行為

一、電子商務行為的界定

《電子商務法》[1]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第2條規定,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由此,電子商務行為可以從交易手段、交易內容和交易性質三個維度予以界定。

(1)就交易手段而言,電子商務行為是依托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的交易活動。“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包括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也包括計算機、手機等移動終端,以及物聯網等。

(2)就交易內容而言,電子商務行為是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活動。銷售商品既包括銷售有形產品,也包括銷售數字音樂、電子書和計算機軟件的復制件等無形產品。提供服務是指在線提供服務,如網絡游戲等;或者是網上訂立服務合同、線下履行,如打網約車、在線租房、在線旅游、在線家政服務等;以及支撐在線交易的相關服務,例如物流、支付平臺等。基于金融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考量,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絡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在《電子商務法》的適用范圍之外。

(3)就交易性質而言,電子商務行為是經營性活動。經營性活動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的持續性業務活動,即商事行為。判斷是否為經營性活動,主要考察行為的主觀性,即目的是為了營利,而不論結果或者事實上能否營利。因此,即使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只要具有營利目的,就應該認定為電子商務行為。

即學即練

表1.1中的哪些活動屬于《電子商務法》界定的電子商務行為?請在相應的選項后打√。

表1.1 電子商務行為界定

二、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界定

根據《電子商務法》第9條的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以下簡稱電商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也就是說,電商經營者是從事電子商務行為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由此,電商經營者具有如下特征。

(1)互聯網等信息網絡是電商經營者從事經營行為的媒介。與傳統的線下經營者相比較,電商經營者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其從事經營行為的媒介是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電商經營者以數字或者網頁等數字化方式表現出來,并通過信息網絡從事經營行為。

(2)電商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包括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商務”一詞指一切與商業或貿易有關的事務。電子商務活動的“商務”范圍僅限于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兩類商業活動。

(3)電商經營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法典》第2條規定,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形外,電商經營者包括自然人在內的所有民事主體種類。他們經過法定程序均可成為電商經營者。

知識拓展

法人與非法人組織

法人是一種法律上的擬制人,是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即法人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法人包括營利性法人和非營利性法人。

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能夠依法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即非法人組織和其投資人對債務共同承擔無限責任,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專業服務機構等。

任務二 正確適用《電子商務法》

一、《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

《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是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主要包括電子商務主體關系、電子商務交易關系、電子商務監督管理關系三大類。

(1)電子商務主體關系。電子商務主體關系是指電子商務主體為取得、變更或終止商事主體資格而進行注冊登記活動所產生的關系。《電子商務法》規定了主體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及程序,確保電子商務參與者的身份合法。

(2)電子商務交易關系。電子商務交易關系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所產生的交易關系,還包括為電子商務提供支撐的電子商務物流、電子支付等媒介性服務交易關系。《電子商務法》規定了電子商務參與者在各個交易環節中的權利與義務,確保電子商務參與者的行為適當。

(3)電子商務監督管理關系。電子商務監督管理關系是指監督管理機構對電子商務市場的監督管理關系。《電子商務法》規定了電子商務市場的監管機構、監管內容、監管程序和監管責任等,確保監管行為有法可依,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二、《電子商務法》的適用范圍

《電子商務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理解《電子商務法》的適用范圍,應緊扣“境內”二字。具體而言,以下情形適用《電子商務法》。

1.在我國境內電子商務平臺上發生的交易

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在我國境內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在我國境內依法注冊登記的平臺)發生或者依托我國境內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交易,不論交易雙方是否為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即交易雙方均為外國人,交易雙方均為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或者交易一方為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均適用《電子商務法》。

2.交易雙方當事人均為我國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交易雙方當事人均為我國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即使其利用境外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也適用《電子商務法》,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境外經營者在境外建立網站或者通過境外平臺向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

境外經營者在境外建立網站或者通過境外平臺向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如果買方或者服務接受者為消費者,應適用《電子商務法》,除非消費者選擇適用商品、服務提供地法律或者消費行為發生在境外。

如果買方或者服務接受者為我國境內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雙方可以約定適用《電子商務法》;在沒有特別約定時,如果境外經營者介紹商品或者服務使用的語言文字、支付方式、快遞物流等明顯指向我國境內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即有向我國境內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明顯意圖,應適用《電子商務法》。

4.我國與其他國家、地區所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規定的跨境電子商務活動

適用我國《電子商務法》,既包括《電子商務法》中的相關條款,也包括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法以及依照《電子商務法》第26條規定的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的有關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情境導入1分析

問題(1):李麗在網上出售舊計算機的行為不是電子商務行為,她也不是電商經營者。因為根據《電子商務法》第2條的規定,電子商務行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持續性業務活動。李麗在網上出售舊計算機的行為是一次性的,不具有以營利為目的持續性對外出售商品獲利的意圖,因此該行為不是電子商務行為,她也不是電商經營者。

問題(2):李麗和買家發生的糾紛不適用《電子商務法》。因為《電子商務法》的調整對象之一是電子商務交易關系,而李麗不具有電商經營者身份,所以她與買家的關系不是電子商務交易關系,而是普通的民事買賣合同關系,適用的法律應是《民法典》。

問題(3):李麗和買家發生的糾紛不適用“假一賠三”規則。因為“假一賠三”規則適用于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而李麗不是經營者,買家也不是消費者。買家可以根據《民法典》第582條,要求李麗承擔退貨或者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二连浩特市| 商南县| 敦化市| 专栏| 栖霞市| 延安市| 囊谦县| 太仆寺旗| 罗田县| 皋兰县| 竹山县| 威海市| 内江市| 德保县| 宁强县| 汉源县| 谢通门县| 子洲县| 舒城县| 香港| 漳州市| 剑河县| 青州市| 罗甸县| 迁西县| 吴川市| 左权县| 湄潭县| 贵定县| 鸡泽县| 永州市| 彩票| 连州市| 固原市| 额尔古纳市| 盈江县| 栖霞市| 江津市| 永和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