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不再胡鬧
- (美)吉娜·阿滕西奧-麥克萊恩
- 17字
- 2024-06-13 15:44:35
第1章 家有對立違抗性障礙孩子怎么辦
站在懸崖邊上的父母
對父母而言,即便是在最好的條件下,養育有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孩子也是很困難的,非常具有挑戰性。許多父母已經為控制孩子的對立違抗性行為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但是依然收效甚微。他們因此而感到精疲力竭、心煩意亂,并極其渴望找到能幫助孩子的途徑或方法。
父母在家中的處境極其艱難:除了會受到來自對立違抗性障礙孩子的語言和身體的攻擊之外,他們還要擔心其他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問題,此外,父母還會特別擔憂孩子會被學校開除。養育對立違抗性障礙孩子讓許多父母產生了巨大的羞恥感,他們害怕因孩子的不當行為而受到評判或指責。每天面臨的壓力會對父母的情緒、身體和認知產生嚴重的影響。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數據顯示,長期的壓力會導致身體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病、糖尿病等,還會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因此,本書在教父母幫助孩子減少對立違抗性行為的策略之外,還提供健康且實用的壓力管理方法。
有對立違抗性障礙孩子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站在懸崖邊上,因為他們一直處于提心吊膽、害怕孩子不知何時又要爆發的不安狀態中。心理學家將這種緊張不安的感覺稱為過度警覺。大腦通過不斷地掃描環境中的威脅來幫助人們時刻保持警惕性和防御性。如果身處餓熊遍布的森林里,這會非常有用,但對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沒有用了。不幸的是,處于壓力下的大腦通常無法分辨這兩種情境的差異。
與威脅相關的詞是觸發。觸發因素可能與環境有關,或是一種內在的想法或感覺,它會引起人的壓力反應,如心跳加速、胡思亂想、焦慮、恐慌,甚至憤怒。對于有對立違抗性障礙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的觸發因素通常與孩子的發怒、攻擊及違抗等行為有關。被不良情緒觸發的父母是很難冷靜地回應孩子的,因為大腦會告訴他們眼前孩子的行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
想象一下,孩子放學回家后因為家庭作業過多而持續抱怨,父母因此開始緊張和焦慮,大腦中浮現出前一天孩子寫作業時的畫面,隨即產生“我知道孩子會發脾氣,但我希望他這次不要動手打人”的想法。此時,孩子的大腦也檢測到了威脅的信號,繼而情緒被觸發。如此,便發生了像往常一樣的混亂情況。其實,父母和孩子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產生,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他們對大腦檢測信號的習慣性反應。因此,父母需要學習相關的技能來控制這些觸發因素,這樣就可以有足夠的耐心,能與孩子共情,始終保持如一的態度來應對孩子表現出的對立違抗性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