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辦法想出來了
- 人在三國,開局從門客崛起
- 作家btxcFI
- 2066字
- 2024-06-10 00:03:00
“縣令,你不去找找看?”張富貴這話一出,陸守成幾乎可以確定,十有八九就是那個魯肅了。一想到這,他心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歷史上那個魯肅,可是出了名的豪爽。
陸守成心里頭琢磨著:曹操那家伙為了給他老爹報仇,把徐州搞得是天翻地覆,這會兒還在那兒晃悠嗎?
再說了,魯肅那老爺們兒,一擲千金的主兒,真會借錢給咱這小角色?歷史上他可是大大方方地支援過周瑜那二世三公的大少爺。
別忘了,周家在揚州那就是塊金字招牌,響當當的。就像現在的大富豪小馬哥,借錢給別人,誰不覺得光榮,指不定還能攀上點關系呢。
心里這么想著,陸守成還是決定碰碰運氣。跟張富貴道了謝,他馬不停蹄地回到縣衙,竹簡上刷刷點點,記下了太江縣的一攤子事兒,還有自個兒的“豐功偉績”。
隨后,他招呼了五個愣頭青衙役,還有那管錢糧的大喬——這大喬,容顏俏麗,步履輕盈,尤其是那腰肢,仿佛風中搖曳的柳枝,叫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歡喜。
一行人馬不停蹄朝著徐州下邳郡的圩臺縣進發。路上,陸守成耳聞了曹操與徐州的戰況,那叫一個慘烈。
徐州的將士們死傷無數,廬江的援軍更是全軍覆沒,這消息聽得人心頭直打鼓。
“唉,這世道,真是亂成一鍋粥了。”陸守成搖搖頭,心里卻盤算著如何能從魯肅那兒借到糧食。
大喬在一旁,眼波流轉,似乎看穿了陸守成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揚,那笑意仿佛在說:“陸大人,這事兒,咱們準能成。”
徐州的陶謙牧守,目睹曹操的軍威后,慌忙帶領精兵強將退縮至腹地,獨留下一幫官員下面硬著頭皮,組織一群手無寸鐵的百姓死守城池。
“誰他娘的敢投降,老子就宰了他!”陶謙的命令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那些官員心驚膽戰,只能硬著頭皮頂上,好歹拖住了曹軍的鐵蹄。
曹操對這些個頑抗的官員和百姓是又氣又恨,他心想:你們這不是擋我財路嗎?
于是每破一城,就來了個雞犬不留。泗水河上,尸體堆積如山,連河水都嚇得不敢流淌。
可曹孟德也不是神仙,糧草不足,只能暫且收兵。那些被攻克的縣城,成了無人敢問津的鬼城。夜里,鬼哭狼嚎,仿佛在控訴曹軍的暴行。
隨著徐州戰事的平息,陸守成心中的一塊大石終于落地,他悠哉游哉地踏進了下邳郡圩臺縣東城區。沒費多大勁兒,就探聽到了魯家的底細。
這魯家,可是出了名的奢華。陸守成一行人來到魯家大門前,只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門口站著兩位家仆,一見到陸守成,便露出了討好的笑容。
“魯家大小姐可是個美人兒啊,”旁白悄聲說道,“那眼眸似秋水,唇瓣如花瓣,肌膚賽雪,一顰一笑都能讓人酥了骨頭。”
陸守成心中一動,但臉上卻不露聲色,只是淡淡地一笑,邁步走進了這金光閃閃的魯家大門。
魯家的勢力在江湖中可是響當當的,比起那舒縣周家雖然稍有遜色,但也不是隨便哪個豪族能比的。
就連那舒縣的方家,在魯家面前也得低一頭。魯家四周,隨處可見的青年壯士,一個個肌肉發達,腰懸刀劍,那氣勢簡直能讓人誤以為來到了英雄會的現場。
陸守成派了五個衙役前去通報,結果一個個都腿肚子打顫,誰也不敢上前。陸守成無奈,只能親自出馬。還沒走到魯家大門,就被幾個壯如牛的青年給攔了下來。
這幾個青年,眼神兇悍,殺氣四溢,讓陸守成心里直發虛。這年頭,亂世之中,命如草芥,萬一不小心得罪了,那可就是一刀兩斷的事。
但陸守成知道,即便心里慌得一批,這步還是得硬著頭皮邁出去。要是就這么回頭,不僅太江縣的辛苦白費,回到舒縣也是顏面盡失,將來還想在朝中謀個一官半職,怕是做夢想想。
再說,方家的期望也不能辜負,畢竟臨行前,方家可是給了他不少好處。
他清清嗓子,從袖中掏出個小盒子,里面裝著他的印信。陸守成硬是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對那幾個青年道:“諸位好漢,我是廬江太江縣的陸守成,這印信便是我身份的證明。
煩請通報一聲,就說陸守成有要事求見家主。“那幾個青年互相對視,氣氛似乎輕松了那么一絲。
壯漢粗獷的雙手接過了木盒,隨意地掀開蓋子,目光一掃,隨后在印信上輕輕一按,對周圍的人點了點頭,似乎頗為滿意。
他將盒子合上,回頭對陸守成說:“你在這兒稍等片刻,我進去通報一聲家主。”
話音未落,他那龐大的身軀已經邁開大步,消失在魯家府邸的朱紅大門之后。
陸守成望著那消失的背影,心中的焦慮如同螞蟻爬過,腳步不由自主地來回踱著。
心想,這魯肅在史書中可是出了名的慷慨豪爽,就算這是個風云變幻的平行世界,人的本性總不至于大變吧?
他暗自祈禱,要是這次求糧不成,自己怕是得厚著臉皮回舒縣,向陸康太守或者方家求助了。
實在沒辦法,周瑜的周家或許是個出路,但那可是高高在上的超級豪族,哪里會看得上他這個小長吏。
這時,大喬輕盈地走了過來,她那雙明眸猶如春水,瞥見陸守成那副愁眉苦臉的模樣,忍不住柔聲安慰:“世事難料,咱們盡力而為就是了。”
這幾個月來,她跟在陸守成身邊,對他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起初,她還以為陸守成是個中飽私囊的貪官,從方家那里撈了不少好處。然而,眼見著陸守成在太江不辭辛勞地帶領百姓修建水利,親自施粥救濟,雖然成效尚未顯著,但至少讓民眾免受饑餓之苦。
這也是她心甘情愿無償擔任主簿的原因之一。再者,陸守成對她尊重有加,即便她曾是方家贈予之人,他卻從未有過半分逾矩之舉,這一點,讓她心中暗自欣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