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選擇胸外科

在成為一個胸外科醫生之前,首先要成為一個醫生。當醫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如今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醫生。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怕生病,怕自己生病,怕家人生病。一個家庭一旦出了個醫生,至少在日常保健方面會積累很多心得,不僅可以防病,還可以帶來很多便利。

如今大家都在說看病難,說這樣的話時總喜歡與以前的情況相比,似乎過去看病就不難似的。現在看病難,我是知道的,因為我是醫生;而過去其實也很難,因為那時我也經常生病,我知道看病的不易。小時候我身體不好,我的童年記憶多半是關于看病的經歷,吃藥、打針、輸液、住院,一樣都不少。所以我的童年一點都不好玩,不像別人,除了夢想還有陽光。我只有夢想,最大的夢想就是不再打針吃藥。

每次生病,都是奶奶或者母親帶我去看醫生。我年紀雖小,卻知道看病的艱辛。那時候也要排隊,一進醫院的大門就開始排,掛號、檢查、繳費、取藥,每一個窗口都要排。排隊的人很多,很擁擠。除了排隊還有其他的艱辛。等床位,等治療,等見醫生,每一個環節都要端著笑臉,唯恐惹了醫生不高興。生病本身是很痛苦的事,但看病更是不舒服的經歷。我怕進醫院,討厭那里的一切。我母親也很怕且討厭進醫院,但她老人家很早就有一個心愿,想讓我當醫生。

小時候我對醫生這個職業真沒有好感。如果說當時還有別的夢想,肯定不是當醫生。到了高考前夕,我的夢想逐漸清晰,想當一名工程師。想當工程師的夢想來自一次高二暑假回學校,遇到幾個已經畢業的校友回學校為他們所在的大學做宣傳。他們胸前別著校徽,上面寫著“華東工學院”,宣傳資料上說那里是“工程師的搖籃”。看著他們的模樣,我的心一下子就被俘獲了。我其實連工程師是做什么的都不懂,只因為這個宣傳,也許是因為別著校徽的師兄們實在太帥氣了吧,讓我羨慕得心里直癢癢,于是我的夢想一瞬間便插上了翅膀,想象著我能成為他們學校的一員,暑假也回來母校做一回宣傳,感覺那一定十分幸福。

青春期的人都有夢想,我的夢想生動且簡單。于是我幾乎無法抗拒工學院的誘惑,“廉價”地被征服了。后來我常想,如果那天去學校做宣傳的是其他任何一個學校,對渴望上大學的我來說都是絕對的誘惑,我可能因此從事其他職業。不過命該如此,那天沒有別的學校。這個學校擁有了我這個“鐵粉”。第二年高考報志愿,我的第一志愿便是“華東工學院”。

這一年,我母親又提及讓我當醫生的事,我堅決不從。而高考結束后,我那不爭氣的身子再一次病倒,而且是一場大病,高燒幾天不退,肉體痛苦,心里更不舒服。高考分數尚未公布,我每天焦躁不安。考試結束時我本來對成績是很有信心的,但發燒把我燒糊涂了,我開始擔心,極不自信,我怕考不上大學,擔心連中專都考不上,怕家人失望。各種擔心與顧慮折磨著我,到后來我不得不向夢想妥協。等到填報完正常的志愿后,為了多一些被錄取的機會,我又極不情愿地報了提前招生的學校,是醫科大學。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滿足我母親的心愿,另一方面也是想多一道錄取保險,萬一華東工學院去不了也好有個退路。我當時的想法很現實,假如當不了工程師,當個醫生也挺好。我安慰著自己,心中充滿迷茫,不知道我這個病懨懨的體質將來能適應哪個行業。高考成績出來了,沒有讓我失望,高出重點大學線50分,這分數讓我有了很多選擇學校的機會,但志愿已經填報完畢,且還報了提前招收的學校。我知道提前招錄的學校是不會讓我進入第一志愿的華東工學院的。我情緒開始低落,很不開心。醫科大學的通知書很快寄來。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全家人都高興,唯有我心情沉重。我的夢想徹底破滅。工程師從此成了我這一生都遙不可及的夢,還有我魂牽夢繞了整整一年的歸宿——華東工學院,也離我遠去。

我不想學醫,但沒有選擇。我很不情愿地整理好行裝,坐上火車,去了重慶,從此開始了我的學醫生涯。

重慶的八月是最熱烈的季節,加上飲食麻辣,讓本來就不大情愿的我更加煩躁不安。雪上加霜的是,適應大學生活比適應重慶的天氣更困難,我感覺迷茫,看不清目標,不知道方向。還好,最終我還是接受了現實,盡管不大情愿,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去適應。

我一直很擅長學習,這是我最大的優勢。當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學習中之后,很快找到了樂趣。這樣的樂趣支撐著我,讓我度過了在重慶的許多光陰。到了后來,當不得不考慮畢業后的選擇時,我決心考研究生,專業不考慮外科,我的志向是考內科的研究生,確切地說是消化專業。

很多男生會選擇當外科醫生。但我不那么想,我想當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因為在我的認知中,內科醫生才有真才實學,我不是說外科醫生沒文化,但起碼在聽臨床課時,教授外科學的老師給我的印象似乎都沒有內科醫生“有文化”。

上大學期間,我對讀書的態度比較端正。我不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總喜歡把所有問題都弄清楚。尤其當我下決心考研究生之后,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我需要思考,像一個思想家一樣思考,有些時候我甚至連內科醫生都不想當,我想到基礎教研室做最基礎的研究,做專門研究最深奧理論的那種工作。思及至此,似乎我整個靈魂都得到了升華。我想向那些最偉大的先驅們學習,做最偉大的研究,并獲得了不起的成果。我認為那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但是,等到實習的時候,我從夢想中被拉回到現實,我的志向徹底改變了。我不再想做研究,也不想當內科醫生,我想開刀,當外科醫生。

在學校上理論課的時候,內科的教授們總是講得頭頭是道,一副很有文化的模樣,但真到了科室實習后,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徹底崩塌,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更多的“文化”,相反,倒是看到了“文化人”普遍擁有的某種惡習。

內科科室給我最不好的印象是科室的氛圍,那種氛圍令人窒息。內科的每一個醫生似乎都是“文化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理論扎實,思維敏捷,最會理論聯系實際,是最好的醫生。自信是每一個內科醫生的標配。這樣的感覺其實對任何一個專業的醫生都相當重要。但是,如果每一個醫生都過度自信,別的醫生就會成為他們心中的庸醫,于是彼此間的關系便會十分緊張。我知道很多內科科室幾乎都是這樣的氛圍。這樣的感覺令人很不舒服。正是因為這種異樣的感覺,使我對內科少了很多的興趣。

另一個讓我失望的事情就是寫病歷。當時每轉一個科室都要寫大病歷。對這樣的工作我從來不敢怠慢,總是按照要求認真完成。在呼吸科實習時,帶我的老師是一位老進修生,年紀有五十多歲,來自云南思茅,做事情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我對他老人家的印象十分深刻,樣子很蒼老,頭發花白,眼袋很大,皮膚黝黑,笑起來有些憨厚。老師對我要求格外嚴格,對病歷尤其如此。我對他最深刻的記憶是,他老人家竟然讓我足足寫了五遍大病歷,這成了我實習期間最痛苦的記憶。老師怕我不高興,每寫一遍都忘不了安慰我,說完全是為我好,絕對不是故意刁難我。還說讓我體諒他的苦衷,萬一寫不好,主任會找他的麻煩。開始時我也這樣認為,但后來發現完全是技術問題。當時每寫一遍病歷他都要給我修改,等我完全按照他的意思修改完畢后,他要再給我修改,讓我再重新寫一遍。如此反復寫五次,每一次都要從頭再來,真的把我害苦了。要知道大病歷真的很長,每一份都要寫差不多兩萬字。當時沒有電腦,只能用手寫,我的手指最終都寫出泡來了,我也不敢發脾氣,并且還要表現出十分開心的模樣,我是擔心萬一把老師惹不開心會被罰寫更多遍。最后我可能真的讓老師太失望了,他老人家不住地搖頭嘆氣才饒了我。我千恩萬謝,但從此便天天企盼早日離開這個科室。

這個科室的經歷使我想當內科醫生的想法開始動搖。我開始擔心,內科醫生如果都是此類高人的話,我這種連病歷都寫不好的凡夫俗子豈不是要壞了內科醫生的名聲?我很是內疚。我當時還憧憬著考消化科的研究生。等到我去消化科實習時,感受依然好不到哪里去。于是我對內科醫生的印象簡直壞透了。但到了外科后,我發現一切都截然不同,老師們顯得十分“沒文化”,但都是治病的高手,而科室的氣氛也緊張不起來,彼此間十分融洽。帶教的老師竟然還會非常直白地告訴我說:“文林啊,病歷寫得差不多就行了,沒人會看的,把病人看好就行啦。”這樣的老師實在是“不負責任”,但我從心底喜歡,而且喜歡得要命。這讓我感覺到,其實沒有哪個醫生愿意寫病歷,內科醫生也不一定喜歡,相比之下外科醫生才是真的敢于說出自己的心聲,他們活得真實而簡單,不需要偽裝與面具。這種真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于是我這個曾立志當內科醫生的青年學子終于繳械投降,發誓要當外科醫生。

想當外科醫生,選哪個專業好呢?這是個艱難的選擇。先考慮的是普通外科,這個專業被認為是最正規的外科專業。既然正規,那么一切都會很嚴格。才從內科的嚴格中出來,再到同樣嚴格的普通外科中去,讓我感覺不舒服。但更讓我感到絕望的是,我對普通外科手術沒有絲毫信心。這與一個重要的因素有關,那便是手術的顯露。普通外科最多的手術是腹部手術,實習生唯一的工作是拉鉤。由于操作部位普遍較深,顯露不好時主刀醫生總會罵罵咧咧,這讓我這個負責拉鉤的學生深深感到普外手術的不易。連老師做手術都困難,如果我將來也當了這樣的醫生,手術做不好該怎么辦啊?這樣的問題經常會在我的腦海中回旋。這分明是一種極其糟糕的體驗,我被這樣的體驗嚇到了,我不喜歡,心想不能當普外醫生。

接下來是骨科。骨科給人的感覺與普外截然不同。總的來說應該叫粗放甚至奔放。我本來是有足夠理由喜歡這樣的科室的,但十分不幸的是,我剛從對內科的癡迷中走出來,一下子接受如此粗放的感覺實在不現實,于是很快放棄了。再下來是泌尿科和腦外科,同樣有各種的不舒服。最后終于到了胸外科,這里成了我的歸宿,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

當時,胸外科主任是蔣耀光教授,主治醫師是王如文、范士志老師,直接帶我的醫生是向杰老師。科室人不多,但非常和諧。這一切應該歸功于科室主任蔣教授。蔣教授技術一流,人也很出名,但沒有任何架子,對實習生更是呵護有加。蔣教授是個大好人,我每次見到他,總覺得是自己的長輩,而胸外科整個科室人員的關系也極其融洽,大家像一家人,那感覺對任何一個學生都會有無比強大的吸引力。而吸引我的不止這些,最重要的是胸外科的手術。當年的胸外科手術都是開放性手術。不管是肺手術還是食道手術,切口都很大,顯露得一清二楚。這種特點與普外科、泌尿外科、腦外科的手術完全不同。顯露清楚了,我這個做學生的能清楚地看清老師的操作了,對將來自己做手術也有了不小的信心。找回信心了,將來的工作也便有了方向。等到離開胸外科之后,我告訴自己,我要當胸外科醫生。

但是,人的命運很多時候都不由自己決定,比如考研究生這件事,在我本以為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可以靠自己的實力考進去的時候,政策突然改變,應屆生不可以報考而只能推薦。這樣一來,很多人的命運就被改變了,我的命運也如此。畢業那年,我沒有那份榮幸被推薦為研究生,卻十分幸運地被分到基層,那是最艱苦的地方,我不是去當醫生,而是去接受鍛煉的。基層是怎樣的地方呢?沒有去過的人可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怎樣描述,但有一點是清楚的,當我的絕大多數同學都留在大城市大醫院工作的時候,我沒有,我做的甚至連醫療工作都不是。這就是鍛煉,就是基層。

很多人不喜歡基層,我也不喜歡,但多年之后回過頭再看那段基層生涯,我由衷地感謝那段經歷。基層不是練技術的地方,卻是磨煉人的地方,于是當我在基層磨煉了一年多真正進入醫院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不再有任何虛無縹緲的夢想,我只想當一個醫生,而且目標堅定,想當胸外科醫生。

結束基層鍛煉后,我準備正式到醫院工作了

到醫院報到后,在我還在等待分配科室時,恰巧遇到一位熟人,我跟他打探消息,了解怎樣才能被分到胸外科。他告訴我說,院長不怎么管事,說話算數的是醫務處的馬主任,只要搞定了他,去胸外科就沒問題。

獲得了消息,我迅速付諸行動。我買了兩瓶好酒,趁著夜色鬼鬼祟祟地來到馬主任家。說明來意后,馬主任義正詞嚴地告訴我:“小王,你想去胸外科是件好事情,胸外科正需要人,我完全支持,但酒必須拿走。”我說那怎么可以,我是誠心誠意想感謝的。馬主任堅決不從,最后毫不客氣地告訴我說:“你若不拿回去,明天我會派人給你送回去,而且絕對不同意你到胸外科。”

馬主任說話嚴肅且真誠,我知道我遇到“清官”了,心中頓時升起愧疚和感激之情,對他千恩萬謝。臨走時馬主任告訴我說:“到胸外科后一定要好好干,當個好醫生。”到了住處,想起馬主任的話我甚是感動。第二天上午接到通知,到胸外科報到。我的夢想就這樣成真了,如此輕描淡寫,不費功夫,我知道遇到了貴人。馬主任名叫馬峰,后來當了院長,是一位讓我尤其敬重的前輩。

胸外科的主任叫劉玉祥,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胸外科專家,尤其擅長做食道手術。劉主任技術一流,人也特別好,對科室每一位醫生護士都很好,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像長輩一樣關照大家。能在這樣的科室工作,能有這樣的好領導,真是我的福分。而尤其讓我感到滿足的是,我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了一名真正的胸外科醫生。這樣的感覺難以形容,有時我會想應該用怎樣的詞匯去描述,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幸福嗎?也許是吧。我真的太喜歡這個專業了,尤其在我畢業后的第二年,當我在基層付出了太多后,我比一般的醫學畢業生更珍惜這樣的機會,我知道這個機會的價值,因此從一開始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當一個好的胸外科醫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亭县| 银川市| 玉山县| 南昌市| 阳山县| 潼南县| 班戈县| 桃园市| 革吉县| 临沧市| 肃南| 灵丘县| 广平县| 阳新县| 滨州市| 义马市| 大邑县| 常德市| 上杭县| 曲阳县| 霍城县| 油尖旺区| 尼勒克县| 建始县| 沧州市| 兴业县| 海城市| 景谷| 万源市| 香河县| 县级市| 孝感市| 邯郸市| 沛县| 威远县| 汽车| 绥阳县| 县级市| 崇礼县| 石首市|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