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子的研究與應用
- 梅全喜 李楠主編
- 1510字
- 2024-06-14 15:55:32
前言
中醫藥學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同疾病做斗爭的經驗總結,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藥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代人民在漫長的歲月里與疾病做斗爭的重要武器。我國地域遼闊,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根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我國現有中藥資源品種達13000多種,其中在中醫臨床上常用的有600多種,而能稱為名貴道地中藥材的有200種左右。
一般常見常用的中藥材價格都不是很貴,但也有些非常珍貴的中藥材品種,這些藥材療效顯著,但資源極少,難以種植(養殖),物以稀為貴,因此它們的價格是十分昂貴的,有些珍品的價格甚至超過黃金的價格,這一類藥材稱為名貴中藥材。1990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現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貴藥材》收載常用名貴中藥材50種。我國目前常用的名貴中藥材有人參、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雪蓮、三七、番紅花、沉香、石斛、天麻、重樓、蛤蚧、鹿茸、阿膠、海馬、燕窩、哈士蟆、血竭、麝香、羚羊角、牛黃、珍珠等,其中許多都是道地中藥材。道地中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中藥標準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藥品種在特定生態條件(如環境、氣候)、獨特的栽培和炮制技術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較高、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特點的藥材。1989年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由胡世林教授主編的《中國道地藥材》一書收載常用道地中藥材159種。我國常見常用的道地中藥材有“四大懷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懷山藥)、“浙八味”(杭麥冬、杭菊花、浙玄參、延胡索、白術、溫郁金、杭白芍、浙貝母)、“粵八味”(化橘紅、廣陳皮、陽春砂、廣藿香、巴戟天、沉香、廣佛手、何首烏),以及甘肅岷縣的岷當歸、山西長治的潞黨參、江西清江的江枳殼、寧夏中寧的枸杞、山東東阿的阿膠、湖北蘄春的蘄艾等,這些都是聞名遐邇的道地中藥材。這些名貴道地中藥材一直是中醫藥防病治病的中堅力量,在治療某些疑難雜癥及危急重癥方面療效顯著,深受古今醫家、患者的歡迎,在中醫臨床上享有較高聲譽。
為積極推動這些名貴道地中藥材的研究、應用與產業發展,進一步挖掘整理其古今研究與應用的歷史與經驗,繼承、發揚和推動名貴道地中藥材在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等方面的應用,筆者團隊與相關單位及團隊合作,決定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收集名貴道地中藥材古今應用及現代研究資料,編寫這套反映其本草記載、研究與應用歷史,現代研究與應用情況的學術叢書《名貴道地中藥材研究與應用系列叢書》。本套叢書初定50種,選擇的都是國內外著名的名貴道地中藥材品種,每種藥材獨立成書,全面系統地介紹該名貴道地中藥材的相關研究與應用成果,包括藥用歷史、本草學概述、生藥學研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炮制與制劑、臨床應用及產業發展現狀等內容,其中不少內容是筆者團隊的研究成果。這是國內第一套專門介紹全國名貴道地中藥材的叢書,相信本套叢書的出版對于指導醫藥人員和普通老百姓深入研究及合理應用名貴道地中藥材,推動中醫藥對全民健康事業的發展,以及推動相關產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期待全國各地有更多的單位、團隊與筆者合作開展當地名貴道地中藥材的研究與資料整理工作,將其納入這套叢書,為推動各地名貴道地中藥材的研究與應用、推動中藥產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本套叢書在編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諸多單位和個人的幫助與支持,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應邀擔任本套叢書的編委會名譽主任委員,并為本套叢書題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教授為本套叢書作序。在此一并致謝!
本套叢書出版工作量大、出版周期較長,書中若有考慮不周及遺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提高。
梅全喜
2020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