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守正創新,兼收并蓄

從醫50余年來,閆教授始終戰斗在中醫兒科臨床一線,運用高超的醫術,幾十年如一日,精心診治患兒,記錄診治心得。閆教授刻苦學習,熟讀經典,孜孜不倦,徜徉在浩瀚的中醫古籍中,博采眾方,揣摩歷代醫家的學術觀點,吸收各家之精髓。同時,科內多位專家的言傳身教,閆教授耳濡目染,悉心學習,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加以運用,傳承并發揚各位前輩教授的學術經驗。

在臨證時,閆教授強調要充分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念,重視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注重結合當代小兒的體質特點,掌握錢乙的小兒五臟辨證學說之精髓,認為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其中以脾、腎兩臟最為突出;強調審因論治,以臟腑辨證、八綱辨證為核心,注重四診合參,尤重小兒望診,認為要首先辨病,然后辨證,再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謹守病機,綜合、全面辨證施治。病因療法中注重“辨證求因,治病求本”,首先要辨清寒熱,在辨證用藥中體現“急則治標”“標本兼治”或“緩則治本”的治療原則。在病理上反復強調小兒“發病急、傳變快、易寒易熱、易虛易實”“虛實夾雜”的特點。辨證用藥以扶正祛邪為總則,虛實兼顧,標本兼治,扶助正氣以脾胃為中心,兼顧他臟,祛邪尤重祛除食積、濕熱、痰飲和血瘀等內外之邪,以此治療小兒肺系、脾系等多種疾病及疑難雜癥,療效顯著。

多年行醫的過程中,閆教授遵古而不泥古,細心揣摩體會,對于小兒常見病、多發病,注重“審因論治”,結合當下的氣候和兒童的體質、疾病特點及自己的臨床經驗而選方用藥,將經方與時方、驗方有效結合,獲得卓著療效。如對于小兒外感風寒的治療,閆教授雖多運用辛溫解表法,但在用藥時,很少應用麻黃、桂枝等辛溫發汗之品,而常用荊芥、防風、蘇梗、桔梗、生姜、白芷、柴胡之類較為溫和的散風解表之品,取得很好的療效。而對于內傷雜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療,則受王鵬飛先生的影響較多,吸收王老經驗方的精華,多以脾胃為核心,兼以清肝益腎之法。如治療小兒胃潰瘍急性期,閆教授多以青黛、紫草、小茴香、伏龍肝等藥物清熱解毒,調中行氣,兼以活血化瘀,溫清并舉,療效顯著。

由于小兒發病急,傳變快,臟腑嬌嫩,閆教授強調處方用藥要倍加審慎,在治療用藥上“溫、涼、補、瀉各盡其宜”,“當汗則汗,當瀉則瀉,宜溫則溫,宜涼則涼”,無論急性外感熱病,還是慢性內傷諸病,均可尋治療之法。在治療小兒各種疾病上,均避免過量應用苦寒之品,以防傷其生生之氣,損傷脾腎。且小兒往往服藥困難,故在臨證用藥上,閆教授強調用藥遣方貴在靈活、精煉,專方與專病相結合,一方中用藥不宜過多,要根據病情、辨證,突出重點,攻其要端、主次分明,切不可開大方或問病堆藥,用藥應清輕嚴謹,對于復雜的病證,方藥組成不過10味藥左右,簡單輕癥則只有6~8味藥即可,提出藥少力專,要以味嬌為好,還應善用“對藥”,將藥物兩兩相互配伍為用,多寒熱并用,表里兼顧,或陰陽相配,氣血相合,動靜結合、一清一補等,均要恰到好處。

簡言之,閆教授在辨證施治、遣方用藥上均有自己獨到之處。閆教授擅長治療小兒多種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小兒肺系疾病中,小兒肺炎、氣管炎、哮喘、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等;小兒脾系疾病中,泄瀉、厭食、嘔吐、便秘等;兒科疑難病癥和雜病中,小兒過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腎炎、多動癥、抽動障礙、胎黃、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霰粒腫、麥粒腫、心悸、遺尿癥等。同時,閆教授努力學習現代醫學的診療技術,在中西醫結合的研究上不斷嘗試,收獲頗豐。豐富的學習和工作經歷,使閆教授多種學術思想融合交匯,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

傳承和創新,是中醫兒科事業發展的永恒主題。閆教授幾十年來系統傳承了幾代老專家的學術經驗,在形成自己的學術思想的同時,注重創新探索,臨床與科研并重,中西醫結合發展中醫兒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率先開展小兒胃鏡檢查,突出小兒脾胃病中醫特色診療

閆教授為了更好發展中西醫結合脾胃病研究,1989年到協和醫院內鏡中心進修學習后即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小兒胃鏡檢查及小兒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研究工作,進行病例總結并發表多篇文章。閆教授繼承王鵬飛先生的學術經驗,結合胃電圖、胃鏡等現代醫學的檢測手段,在小兒腹痛、腹瀉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探討及中西醫結合診治上不斷創新,以胃鏡檢查為基礎在探索小兒胃腸黏膜改變和中醫辨證特點的相關性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觀察胃鏡下微觀病理變化的客觀檢測指標,探討脾胃病舌脈宏觀辨證和與胃鏡下黏膜改變微觀辨證的有機結合,提高對小兒脾系疾病的認識;并以小兒脾胃病的病因、病機、理論基礎的研究作為重點研究內容,開展小兒Hp相關性胃炎的中醫治療研究,在抗Hp感染的方法中進行中藥治療干預,針對合并有Hp感染的濕熱中阻型胃脘痛患兒擬定童幽清方,并進行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

閆教授對小兒腹瀉病的治療也頗有建樹,完成了國家中醫藥重點專科小兒泄瀉研究的方案,對臨床路徑方案進行完善,現已推廣至全國使用。閆教授在王鵬飛老先生的經驗方基礎上,運用運脾止瀉、清熱利濕法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總有效率達96.67%,并制成運脾止瀉顆粒,治療小兒急慢性腹瀉,療效肯定,并獲中華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7-8]

(二)開發痰喘寧合劑,彌補小兒咳嗽用藥不足

對于肺系疾病小兒咳喘的治療上,閆教授看到臨床兒科治咳喘之中成藥多為清肺熱之劑,臨診中時有見到患兒來院時,因過服清利肺熱之寒涼之藥,損傷稚陰稚陽,阻遏氣機,加重痰飲,延長病程的。有感于此,閆教授在恩師劉韻遠治療小兒寒性咳喘的經驗方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化裁,制成痰喘寧合劑。該制劑作為北京兒童醫院內部制劑,在臨床應用多年,療效顯著,其獨特配方彌補了寒性咳嗽和痰濕咳嗽的患兒無中成藥可用的空缺。

(三)臨床與科研并重,探索中西醫融合診療之路

多年來,在北京兒童醫院這所全國最大的兒科綜合醫院,閆教授作為中醫科的學科帶頭人,非常注重發揚中醫科的傳統優勢。閆教授帶領全科人員,借助北京兒童醫院前沿的兒科實驗平臺,臨床與科研并重,在傳承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經驗的同時,吸收現代醫學先進的診療技術,采用循證醫學的現代科研思路,微觀和宏觀相結合,整體和局部相結合,進行中醫臨床及中西醫結合的創新探索,針對小兒多種專病,尤其是疑難、復雜病癥,開展多項中西醫結合的科研工作,獲得多項國家級及省市級課題及科技成果獎。如中醫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療效評價方法研究,小兒過敏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的實驗研究和中醫辨證方案的示范研究,川崎病的中西醫結合基礎及中醫辨證治療研究等。對于初生嬰兒常見的胎黃一證,閆教授對小兒瘀膽型肝炎進行病因、證候、療效及中藥干預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并于2011年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古籍數字化研究室合作,帶領科室人員共同創立完成小兒黃疸古籍文獻數據庫,在胎黃的臨床、教學、科研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封开县| 醴陵市| 沁阳市| 谢通门县| 齐齐哈尔市| 晋中市| 巴林右旗| 泸溪县| 隆回县| 会同县| 义马市| 阜平县| 清徐县| 宝鸡市| 漳平市| 德州市| 兴城市| 长武县| 安吉县| 车险| 南召县| 高雄市| 远安县| 前郭尔| 德庆县| 吉木乃县| 盐山县| 县级市| 永新县| 花莲县| 高密市| 伊宁市| 乐清市| 绥阳县| 夏津县| 监利县| 宣恩县| 车险| 海宁市|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