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筆抹殺”意指完全否定或徹底取消,就像用筆一劃就抹去了所有內容一樣,比喻對事物或成績全盤否定。
在古代的一個王國里,有一位名叫趙書的年輕畫家,他以其獨特的畫風和精湛的技藝聞名于世。趙書的畫作深受國王和百姓的喜愛,他也因此被任命為宮廷畫師。
趙書有一個競爭對手,名叫錢墨,他同樣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畫家。錢墨嫉妒趙書的名聲和地位,總是想找機會貶低他。然而,錢墨的畫作雖然也有一定的水平,但總是缺乏趙書作品中的那種生動和靈氣。
有一天,國王為了慶祝國家的一次重大勝利,命令趙書創作一幅大型壁畫,以紀念這一歷史時刻。趙書接受了任務,開始精心構思和創作。經過數月的努力,壁畫終于完成,它以其宏偉的場面和生動的人物形象受到了所有人的贊譽。
錢墨看到趙書的成功,心中嫉妒不已。他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抹黑趙書。于是,錢墨在國王面前進讒言,聲稱趙書的壁畫中有對國王不敬的內容。國王聽信了錢墨的話,命令他檢查壁畫,并指出所謂的不敬之處。
錢墨拿著一支大筆,站在壁畫前,隨意指出了幾處他認為有問題的地方。然后,他不顧眾人的反對,用筆在壁畫上亂涂亂畫,聲稱這是“一筆抹殺”趙書的作品。壁畫被破壞得面目全非,趙書的心血和才華被無情地否定了。
國王后來意識到了錢墨的陰謀,他深感后悔,下令恢復壁畫的原貌,并嚴厲懲罰了錢墨。趙書的名譽得到了恢復,但他的壁畫卻無法完全復原。
這個故事展示了“一筆抹殺”這個成語的含義,即完全否定或徹底取消。趙書的故事告訴我們,惡意的嫉妒和誹謗可能會給無辜的人帶來巨大的傷害,而我們應該警惕這種行為,保護那些真正有才華和貢獻的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在評價他人作品時,應該公正客觀,不應因個人恩怨而全盤否定他人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