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張慶祥主編
- 573字
- 2024-06-14 19:37:53
(二)傳統文化的現象與思考
關于風俗,古語有云:“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崩纾瑢τ陂L輩的稱呼,人們一般習慣于把父親、母親稱為“爹”“娘”,祖父、祖母稱為“爺爺”“奶奶”,外祖父、外祖母稱為“姥爺”“姥姥”;而在某地則把父親、母親分別稱為“爺爺”“媽媽”,祖父、祖母稱為“姥爺”“奶奶”,外祖父、外祖母稱為“外姥爺”“外姥姥”。說明地方不同,風俗不同。
不同的民族,其衣著不同,飲食不同,風俗不同,同一個事物或者人物稱呼不同。如在云南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對姑娘和小伙的稱呼也不一樣,石林彝族分別將姑娘和小伙稱為“阿詩瑪”與“阿黑哥”,大理白族稱為“金花”與“阿鵬哥”,麗江的納西族則稱為“胖金妹”與“胖俊哥”。
再如,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根據2010年的馬來西亞人口普查,其人口中本國公民占91.8%,外國人占8.2%。在本國公民中,土著(馬來族及原住民)占67.4%、華族占24.6%、印度民族占7.3%、其他民族占0.7%。不同民族有不同信仰,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玉皇大帝、土地爺、財神爺等,印度人則信奉佛教以及印度教。因此,在首都吉隆坡的道路兩旁,最多的建筑是圓頂并有星星月亮的清真寺或者政府機關建筑,另外還經常見到觀音廟、印度廟等宗教建筑,以及關帝廟、林公祠、陳家書院等中國式建筑。印度教則是多神信仰,其三大主神是梵天、毗濕奴和濕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