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畫西游(醫畫四大名著)
- 王珊珊主編
- 1028字
- 2024-06-21 21:03:16
前言
經典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基本的價值觀念與人生哲學。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中醫藥文化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文化意義。
中醫藥復興與民族復興密不可分,我們要傳承中醫藥事業,發揮中醫藥在建設健康中國的作用。少年強則國強,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自當從孩子抓起。
6~12歲的孩子正處于觀念與理念的塑形時期,接受新鮮事物較快,是文化、素質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習傳統中醫藥知識,有利于他們提高認知能力,培養中醫傳統思維方式,學會用理性的思維對待生活,用辯證的觀念去處理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孩子若能了解、掌握并傳承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藥就有了立于不敗之地的必備條件,中華民族就有了中醫藥的文化基因和基礎。

四大名著作為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基于四大名著中的中醫藥知識,我們創作了“醫畫四大名著”系列繪本,取經典之精華,希望與孩子們一起在耳熟能詳的故事中探尋中醫藥文化的寶庫。該系列繪本共四冊,《醫畫西游》為之開篇。
《西游記》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的故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書中蘊含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元素,字里行間涉及醫理、醫德、中醫典籍、診脈、辨證施治、藥材、藥性分析、炮制、藥效及中醫專用器具等。如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有云:“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詩中提到的黃精,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材。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中有云:“五輛車兒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火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長空萬物榮。”以此表明五行與人體臟腑之間的關系。孩子們可以通過閱讀《西游記》了解中醫藥知識,這種方式既形象又有趣。
本冊繪本中精選的六篇故事,均改編自《西游記》中的中醫藥相關情節。生動形象的原創插畫與中醫藥文化相得益彰,全方位引起小讀者的共鳴,讓孩子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接觸中醫藥文化。同時,每個故事配有中醫藥知識的拓展,或是介紹故事中提到的中藥,或是介紹有關中醫的基礎理論知識,帶領孩子們走進中醫藥文化的大門,在經典中感受中醫藥文化之美。
通過“醫畫四大名著”系列繪本,希望更多的小讀者能夠了解中醫藥,喜愛中醫藥,傳承中醫藥,傳播中醫藥。
王珊珊
2022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