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寫說明

苗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抗疾病的經驗總結,是以遠古原始神話、苗族古歌等形式傳承下來的,有苗族特色的理論和內容。苗族醫學研究作為民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得到良好的發展。貴州苗醫總結出“兩病”“五經”“三十六大癥”“七十二小癥”“兩綱”治則等苗醫學術特點。

苗族醫學的發掘整理,是通過當代苗醫的傳承與總結。主要由各地苗醫口述,然后通過漢文的方式記錄加以整理而成,其中難免存在整理者的取舍和提煉。本書是在挖掘整理近年苗醫藥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編撰而成。苗醫在生理上把人體劃分為九個架組(腦架、身架、窟架、腎架、心架、肺架等),總體上來說,這九個架組基本涵蓋了人體的各個部位和器官,是苗醫對人體結構的獨特劃分方法,因此本書的編寫主要是運用“九架組學說”為框架;疾病的命名、辨證分類治療等方面參考了陸科閔等編著的《苗族醫學》一書,將疾病分為冷病、熱病,稱兩綱,冷經、熱經、半邊經、快經(包括啞經)、慢經,稱為五經,疾病有三十六大癥、一百零八小癥、七十二疾,基本上形成了苗醫的兩綱、五經、三十六癥、七十二疾的綱、經、癥、疾理論模式。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成立了由貴州、云南、湖南等地的苗醫專家組成的“苗醫理論及臨床專家組”,對本書的編寫進行了指導。我們力求去偽存真,求同存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突出民族特色。《苗醫臨床學》全書共分為總論兩章及各論十一章,對苗族醫學的發展概況、苗醫理論基礎、苗醫對疾病的認識及病證分類辨治進行了闡述。疾病病種涵蓋內科、外科(皮膚、骨傷)、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病種的選擇重點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并按概述,苗醫癥疾,成因,病由,診查要點,鑒別診斷,病、證分類辨治,預防調護等幾個方面編寫。本書主要適用于中醫藥院校本科生或民族醫學專業研究生,亦可作為其他醫學專業學生學習的參考用書。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2019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十五個少數民族醫防治常見病特色診療技術、方 法、方藥整理與示范研究”(項目編號:2019YFC1712500,課題編號:2019YFC1712505)、貴州省科技計劃項目“苗弩藥針防治癌性疼痛的示范基地建設及推廣應用”(項目編號:黔科合后補助〔2020〕3003)和2022年貴陽市科技局聯合基金(項目編號:筑科合同〔2022〕4-3)項目支持。本書在編撰過程中邀請了貴州中醫藥大學2015級卓越中醫師班全體49名和2018級5+3尚義班58名同學進行了校對,并從本科生的學習角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本書涉及內容廣泛,但是可供參考的文獻及書籍較少,編寫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本書中的苗藥名主要參考陸科閔等編著的《苗醫病方集》,有些苗藥與中藥同名,有些中藥有至少兩個苗藥名,針對這種情況主要采用使用頻率較高的苗藥名。對于病名,引用了拉丁文標注,除參考以上書籍外,還參考了張永祥主編的《苗漢詞典》和王春德主編的《漢苗詞典》,但一些疾病如經期前后諸癥,是眾多癥狀的總稱,對于其中的癥狀苗醫有記載但沒有拉丁文標注。苗醫病因病機方面主要通過對氣血水理論進行闡述,其具體機理的闡述較表淺,這是以后我們將著力改進的地方。由于我們編寫水平有限,時間緊迫,書中難免存在欠妥之處,期望各位同仁及廣大師生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完善。

編 者

2023年4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阜康市| 渝中区| 临漳县| 桂阳县| 东阿县| 通州区| 蛟河市| 平昌县| 天门市| 施甸县| 内乡县| 宜丰县| 金平| 贺州市| 壶关县| 绥阳县| 江西省| 沐川县| 黄山市| 陇西县| 丹江口市| 巴林左旗| 池州市| 黄平县| 从化市| 荆州市| 永兴县| 桂阳县| 盐边县| 大埔区| 石楼县| 蒙自县| 五华县| 绍兴市| 全南县| 巫山县| 仁布县| 广西| 铜陵市| 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