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花軒醫案醫話擷萃:鹽城阮氏臨床經驗傳承錄
- 阮宗武等主編
- 7字
- 2024-06-18 15:32:20
醫案匯錄·婦科
月經病
【案1】
陳某,女,32歲。血不養肝,肝熱內熾,始而咳逆,刻值經事先期,時行烘熱,肚腹脹痛。舌苔薄滑,脈細弦。擬方清熱和胃,理氣消脹。
當 歸二錢 蘇 梗錢半 大腹皮三錢 黃郁金錢半
?!∪~三錢 炒黃芩錢半 廣橘紅錢半 白蒺藜三錢
絡石藤錢半 炒山梔三錢 荷葉筋一錢 香櫞皮錢半
三貼,水煎服,早晚各1次。
【案2】
夏某,女,27歲。肝脾不和,氣滯不暢,血不循行,經事愆期,脘腹脹痛,時行寒熱。舌苔薄滑,脈象弦滑。擬方行氣和血。
當 歸三錢 炒白芍二錢 川 芎七分 郁 金錢半
蘇 梗錢半 炒山梔二錢 川楝子三錢 延胡索錢半
云茯苓三錢 淡黃芩錢半 炒枳殼錢半 荷 葉半元
香櫞皮錢半
三貼,水煎服,早晚各1次。
【案3】
吳某,女。肝脾不和,肝熱內熾,烘熱時行,頭眩,月事失常,歷延有日,脈象弦滑,擬方徐圖。
丹 參三錢 當 歸三錢 白 芍三錢 粉丹皮錢半
黃郁金錢半 ?!∪~錢半 大腹皮三錢 炒黃芩錢半
炒山梔三錢 金釵石斛三錢(先煎) 香櫞皮錢半 荷 葉半元
澤蘭草錢半
五貼,水煎服,早晚各1次。
【案4】
李某,女,36歲。居經四月,氣滯濕積,肚腹墜脹,漏下時有,肢體倦怠,谷納不香。舌苔薄滑,脈象弦滑。擬方理氣消脹。
當 歸三錢 白 芍三錢 制半夏錢半 制香附三錢
炒枳殼錢半 省頭草錢半 炙雞內金錢半 云茯苓三錢
大腹皮三錢 廣陳皮錢半 絡石藤錢半 香櫞皮錢半
荷 葉半元
五貼,水煎服,早晚各1次。
體會:婦人月經不調,責在沖任。氣血不和與肝、脾、腎關系密切。誠如王肯堂所言:“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前,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屬厥陰,天癸既絕,乃屬太陰經也。”故五臟安和,氣血通暢,而經事如期。先生婦科醫案遺存不多,調理月經病,先生首重調理氣血,多選當歸、赤芍、白芍、川芎、丹參、牡丹皮養血和血之品,陰虛內熱者常用青蒿、地骨皮、山梔、黃芩清熱除煩。對于閉經診治,認為有寒熱虛實之別;有不通經者經自通,有通經而經不通,貴在權衡達變。觀先生及其后世治療婦科疾病,習以氣血調治,首重肝之疏泄,對于氣機郁結,取疏肝理氣之劑,少用陰柔滋膩之味,令其氣機條達。藥味清不過寒,溫不宜燥,多用輕靈之品;活血化瘀宜“和”“化”流暢;不用苦寒峻下之藥,同時兼顧脾胃,資生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