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素問》注釋(中醫經典注釋叢書)
- 蘇穎編著
- 3字
- 2024-06-14 19:09:34
卷第三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靈蘭,即靈臺蘭室,相傳是古代黃帝藏書之所。秘典,即秘密典籍。因該篇內容非至關重要,故“藏靈蘭之室,以傳保”,所以名曰“靈蘭秘典”。
篇中論述了六臟六腑的作用,以及各臟腑相互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的密切關系,突出了人體臟腑功能的整體性及協調性,文中指出,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神明之心起著主導作用。
本篇是藏象學說重要篇章之一,篇中的整體觀念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之一,對后世中醫理論和臨床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原文】
黃帝問曰:愿聞十二藏[1]之相使[2],貴賤[3]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4]出焉。肺者,相傅之官[5],治節[6]出焉。肝者,將軍之官[7],謀慮[8]出焉。膽者,中正[9]之官,決斷出焉。膻中[10]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11],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12]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13]。三焦者,決瀆[14]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15]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16]也。故主明[17]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18]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19]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20]乎哉,消[21]者瞿瞿[22],孰知其要!閔閔之當[23],孰者為良!恍惚之數[24],生于毫厘[25],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26]。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27]之道,大圣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28]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注釋】
[1]十二藏:指六臟六腑,即心、肝、脾、肺、腎、膻中、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2]相使:指官職而言。張介賓注:“相使者,輔相臣使之謂。”
[3]貴賤:指十二臟腑功能的主要、次要之分。張介賓注:“貴賤者,君臣上下之分”。
[4]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張介賓注:“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含造化,具一理以應萬幾,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5]相傅之官:指肺的作用如同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宰相。相傅,古代官名,相當于宰相之職。張介賓注:“肺與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猶之宰輔,故稱相傅之官”。
[6]治節:治理調節。比喻肺臟協助心臟調節氣血、運行營衛,以治理諸臟。張介賓注:“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故曰治節出焉。”
[7]將軍之官:肝屬風木,性動而急,猶如將軍之性。王冰注:“勇而能斷,故曰將軍。”高世栻注:“氣勇善怒,猶之將軍之官。”
[8]謀慮:指籌劃與思考。馬蒔注:“謀慮所出,猶運籌于帷幄之中也。”王冰注:“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
[9]中正:不偏不倚,正直無私。王冰注:“剛正果決,故官為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姚止庵注:“膽則總攬眾職,而決其是非,斷其猶豫,不偏不倚,故官名中正。唯其中正,故能決斷也。”
[10]膻中:此指心包。張介賓注:“按十二經表里,有心包絡而無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為心之護衛。《脹論》曰: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
[11]倉廩之官:脾主運化,胃主受納,通主水谷,故稱倉廩之官。倉廩,貯藏糧食的倉庫。《禮記·月令》云:“谷藏曰倉,米藏曰廩。”
[12]化物:指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
[13]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指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筋骨勁強,精巧多能。唐容川注:“蓋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則骨強,所以能作強,而才力過人也。精以生神,詳見心藏神注,精足神強,自多伎巧,髓不足者力不強,精不足者智不多。”伎,通“技”,指多能;巧,精巧的意思。
[14]決瀆:通利水道之意。決,通;瀆,水道。張介賓注:“決,通也。瀆,水道也。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三焦氣治,則脈絡通而水道利,故曰決瀆之官。”
[15]州都:州,水中陸地。此指水液聚集之處。張介賓注:“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歸,是同都會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16]相失:失去相互協調的關系。王冰注:“失則災害至,故不得相失。”馬蒔注:“凡此十二官者,上下相使,彼此相濟,不得相失也。”
[17]主明:主,指心。主明,即心臟功能正常。
[18]使道:相使之道。此指十二臟腑相互聯系的道路。張介賓注:“心不明則神無所主,而臟腑相使之道閉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無不失職,所以十二臟皆危,而不免于殃也。”
[19]宗:指宗廟、社稷。此指國家政權。
[20]窘:困難。
[21]消:《太素》作“肖”,即微弱。可從。
[22]瞿瞿(jù jù):張望貌。
[23]閔閔之當:理論深玄,昏暗難明,如有物之遮蔽。閔,昏暗。當,此作“蔽”解。
[24]恍惚之數:難于確切說明的似有若無的數量。王冰注:“恍惚者,謂似有似無也。忽,亦數也。似無似有,而毫厘之數生其中。”
[25]毫厘:極其微小精細。
[26]其形乃制:王冰注:“毫厘雖小,積而不已,命數乘之,則起至于尺度斗量之繩準。千之萬之亦可增益而至載之大數。推引其大,則應通人形之制度也。”
[27]精光:精純而又明徹。
[28]齋戒:靜心修省,排除雜念,即專心至誠的意思。張介賓注:“洗心曰齋,遠欲曰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