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習題集:第2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田維毅主編
- 4字
- 2024-06-18 16:26:42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免疫即機體識別和清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內環境穩定的功能。
2.免疫防御是機體防止外來病原生物的侵襲,清除已入侵病原生物及其有害物質(如細菌毒素)的能力,或稱抗感染免疫。此功能異常時,機體可發生免疫缺陷和超敏反應性疾病。
3.免疫自穩是機體識別和清除自身損傷、衰老和死亡的組織細胞,維持自身生理平衡穩定的能力。此功能異常時,機體可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4.免疫監視是機體能及時識別并清除發生突變或被病毒感染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和病毒持續性感染的能力。此功能異常時,機體可發生腫瘤和病毒持續性感染。
5.淋巴細胞歸巢是血液中的淋巴細胞選擇性趨向遷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特定組織的特定區域的現象。
6.淋巴細胞再循環是成熟的淋巴細胞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液和血液中反復循環的過程。
7.中樞免疫器官又稱初級淋巴器官,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和成熟的場所。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8.外周免疫器官又稱次級淋巴器官,是成熟免疫細胞定居、進一步分化執行免疫功能的場所。人類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脾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9.固有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是生物體在長期種系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天然防御機制。這種免疫遺傳獲得,與生俱來,對病原體的清除作用無嚴格選擇針對性,也無免疫記憶性,又稱為非特異性免疫。
10.適應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是T/B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產生效應物質清除抗原的過程。這種免疫是機體后天獲得的,是針對病原體等非己物質產生的特異性防御功能,可形成免疫記憶,又稱為特異性免疫。
11.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是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局部的散在淋巴組織。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有兩種形式:一種具有組織結構,如扁桃體、闌尾和Peyer小結等;另一種是無組織結構的、分布于上皮及結締組織內的彌散淋巴組織。
- 經方醫案(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特色教材)
- 中國肺癌放射治療臨床指南(2020版)
- 制藥工藝學:新世紀第三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醫患溝通技能訓練
-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臨床檢驗醫學
- 創新創業管理基礎(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中醫歷史與哲學(英文版)
- 針灸醫籍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方劑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 中醫護理學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社區預防(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中醫學派概要(中醫師承系列教材)
- 全胸腔鏡手術技術在心臟外科的應用
- 婦產科護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