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中藥歷代炮制輯要
- 王洪云 李智輝主編
- 674字
- 2024-06-12 17:45:49
四、近現代中藥炮制的發展情況(公元1911年以后)
現代,炮制經驗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論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經驗不同,形成各地各具特色的炮制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傳統的中藥炮制在繼承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炮制原理,改革炮制工藝,制訂出合理的質量標準,使中藥炮制的理論和技術更趨完善,炮制方法逐步趨向統一,進一步推動了中藥炮制的發展。
總之,現代是中藥炮制的振興和發展時期,在傳統經驗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探明炮制原理,改進工藝設備,使炮制理論和技術日趨完善。
縱觀發展歷程,中藥炮制理論體系成熟,除少數炮制方法外大多數加工方法簡單易操作,但是目的明確,采取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質等方法,通過相反為制、相資為制、相畏為制、相惡為制等,影響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和毒性,達到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物的性能、增強藥物療效、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趨向、改變藥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提高藥物凈度、便于調劑和制劑、矯臭矯味、便于貯存等目的,從而確保用藥安全、提高臨床療效。
中藥炮制技術,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作為中藥炮制工作者有義務對其加以傳承和創新。編者以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主編的《歷代中藥炮制資料輯要》為脈絡,收集、分析、整理了100味常用中藥的歷代炮制方法,為教學、科研、臨床提供參考。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中藥炮制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未能向有關專家學者征求意見,囿于水平,難免出現錯誤遺漏,希望廣大讀者對其中的缺點或錯誤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改正完善。
編 者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