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隨筆:說說看病、養生那些事
- 姜宏軍
- 2215字
- 2024-06-18 16:28:50
印痕
這些年熱愛中醫、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大量的中醫愛好者,這確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中醫已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但是,有些中醫愛好者卻讓人哭笑不得?,F實和想象是有差距的,但他們往往只按著自己的理解來看病和尋醫,只有和他們想象中一致的,才認為是對的,而忽視了真實。我想這種印痕的消退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哇!您就是姜醫生吧?找了很久,今天總算找到您了!”臨下班時,一個穿著西裝的男子笑容滿面地走進了我的診室。
“嗯,是的,請坐,今天是來找我看病的嗎?”我對他沒什么印象,應該是一個新患者吧。
“是的是的”,他顯得很興奮,“姜醫生鼎鼎大名,響徹上海,今天特意請您幫我解決一下我的疑難病。費了好大的勁兒,今天總算找到了,沒想到姜醫生還挺年輕的,我還以為是個老先生呢?!?/p>
“哦,是嗎……那你是怎么知道我的,是哪位朋友介紹的?”我有些疑惑。我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勉強有一點小的醫名,也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朋友之間的口耳相傳之中,至于“鼎鼎大名,響徹上?!保墙^對是沒有的。他這樣說,我著實激動了一下,但很快就清醒了,更想知道答案。
“我知道您對名醫祝味菊先生很有研究,是他的傳人,您寫的書和文章我都看過了,佩服佩服!”
莫非是醫界同道?我吃了一驚,一般碰到同道,看病和交流的難度往往會提高很多,說話更要注意了:“哦,你過獎了,我不過是一個鄉野村醫,看看病讀讀書,自得其樂而已。祝味菊先生是我佩服的名醫,有研究不敢當,不過對他的學習倒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您太謙虛了!”他坐下來,平定了一下情緒,遞給我一張名片說道:“我姓魏,叫我老魏就行,在銀行工作,中醫愛好者,自學中醫大概七八年了。”這時我仔細地打量起他來,40歲上下,中等身材,白頭發已不少,面色偏黯,雖然在笑,但皺起的眉頭卻透露出他并不開朗且一定有心事。
“自學中醫,不容易啊,那么你都讀了哪些書呢?”我好奇地問道。
“一開始是得了這個病,東看西看地看不好,然后我就看了中醫書,很感興趣,就一發不可收了。最開始看的是《思考中醫》,后來看了黃元御,金元四大家,近代名老中醫的書基本都看過了,也參加了幾期中醫培訓班,覺得中醫才是自己真正的愛好,真后悔當初沒學中醫?!蔽液艹泽@地聽著,心想這個中醫愛好者可不一般啊,竟然讀了這么多的書。
“我得的這個病,四處找人看,自己也開藥吃,效果都不大。上海灘有名的中醫都看過啦,丁氏內科、何氏內科、上海市名中醫前后看了十幾個,甚至國醫大師也看過,都不行。就是以前看了個火神派的,吃了藥好像有點效果,但上火太厲害,就沒看下去。后來看了祝味菊先生的書,覺得用他的經驗應該能看好我的病,找到了您寫的研究論文,就這樣一路找到您了?!?/p>
聽了這個曲折的故事,我有點被打動了:“好吧,那我們有空再交流,先看病,我盡力幫你看好?!?/p>
他的病情主要是上腹部有一個腫塊,用力摸可以摸到,大概半個拳頭大小,光滑可移動,胃鏡等檢查并無特別異常發現。平時胃脘部時有發熱、燒心等不適,但這個感覺難以描述,怕喝冷水。舌質偏紅,苔薄白,脈象細滑略弦。綜合分析,我決定先從寒熱互結的痞證來論治,以半夏瀉心湯為底方,同時加用了四君子湯、逍遙散等。看診結束,他高高興興地拿著藥方走出了診室。
“行醫多年,這樣的中醫愛好者還是第一次碰到,希望這次治療能有效果?!睍r間已不早,我一邊想著,一邊準備換衣服下班了。沒想到,幾分鐘之后,他又推門走了進來,這次卻是板著個臉說:“姜醫生啊,我想如果沒記錯的話,祝味菊先生應該是擅長溫潛法吧?”
“是的,溫潛法是他的主要學術思想之一”,我回答道。
“可是,你給我開的處方,在哪里用到了溫潛法?”他在質問我,房間里的空氣似乎凝固住了。
“為什么一定要用?你的病情根本不需要!確實他擅長用這個方法,但這一招只是擅長用,絕不是對所有人都用的,更不是濫用!”我的情緒也有點激動了。
他怔怔地看著我,過了一會兒,搖了搖頭,然后轉身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診室。很顯然,在他眼里,姜醫生是個冒牌的傳人了。就是因為沒按他心里認可的那樣去開藥,所以就是冒牌的??上攵?,他是不可能吃我開的這個藥方的,當然以后我也再沒有見過他,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他看了那么多名醫卻沒有效果了。
我的心情極度郁悶,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中醫學博大精深,歷史上確實產生了一些流派,但是學習了某個流派,是不是一定要用這個流派成名的絕技看病,才算是這個流派的傳人呢?以至于不管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去辨證論治,對每個患者都用這么一招?治病救人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要真的變成這樣,那豈不是中醫學莫大的悲哀嗎!
不知不覺走到了家附近的菜場,門口一個賣膏藥的穿著一件臟兮兮衣服的人周圍圍了一圈人,他拿著膏藥幫人貼在患病的部位。“這膏藥能治什么病???”人群里一個老人問道。“什么病都能治,腰腿痛、關節炎、頸椎病、咳嗽、哮喘、高血壓都能好,是祖傳的秘方”,賣藥人答道?!罢娴?,我的腿疼去大醫院看了都沒看好,貼了2次就好多了。”一個看起來不像是“托”的中年婦女答道,并撩起了她的褲管,陽光下,青紫色的膏藥痕跡歷歷在目?!斑@是一個禮拜前貼的,到現在還紫著呢,這膏藥勁兒可真大?!?/p>
看到這醒目的印痕,我不由得感慨道:“身上的印痕這么久都沒淡去,那么印在某些人心里的痕跡呢?真不知道還有沒有消退的那一天……”
[按]祝味菊(1884—1951),浙江紹興人,著名中醫學家,著有《傷寒質難》一書,推薦所有中醫學習者都要讀一讀?!皽貪摲ā笔侵笢仃査幐阶雍痛攀?、龍骨、牡蠣等潛降藥同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