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隨筆:說說看病、養生那些事
- 姜宏軍
- 1319字
- 2024-06-18 16:28:49
固執的運動員
出汗多少是判斷運動是否過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我們主張運動以微汗為宜,長期的大汗極易造成身體機能的虧耗,需要引起重視。合理適度的運動才是可取的,而不要盲目地堅持鍛煉。
這天一大早到診室,一個穿著運動背心和短褲的人跑了進來。
這是一個40歲上下的中年男子,說是“跑”一點也不為過,他渾身上下散發著熱氣,汗水浸透了衣服,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流下,顯然是剛剛進行了晨跑。
“你們這出汗能治嗎?”
“哦,當然能治,但你要先掛個號,休息一下,以免影響搭脈的準確性”,我答道。
過了半個多小時,輪到他就診了,這時汗水已經少了很多,但額頭上仍沁著汗珠,中等身材,面容看起來有些倦怠,四肢的肌肉倒還健壯,一看便知他是一個經常鍛煉的人。
“我今年40歲整,是一個長跑運動員,曾獲得過上海市40公里馬拉松比賽前十名的成績,堅持鍛煉十多年了,每天都必須跑10公里,風雨無阻”,他說道,“只是最近3年,出汗太多了,運動之后更加明顯,所以今天想來看看”。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沉,“嗯,這是氣虛、營衛不和之證,宜先服桂枝湯合玉屏風散”,我一邊擬方一邊說道,“同時,你必須減少運動,需要多休息……”
“我不看了!”話還沒說完,他竟站起身,拿過病歷本,“你不要再說了,讓我放棄跑步的人很多,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是,放棄是絕對不可能的!”說完,便轉身走出診室。
我詫異了好一陣子,真不知該說什么。患者還有很多,我就忙著看病,后來漸漸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大概過了3個多月,正埋頭看病時,一抬頭,他竟出現在我的面前,這次雖然是普通的著裝,但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只是看起來比上次更加憔悴一些。
“姜醫生,上次多有得罪”,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哎!不服老不行了,身體虛得厲害,汗出個不停,這半個月都沒跑步了”。他的妻子在一旁補充道:“他呀,實在太犟了,讓他少跑就是不聽,現在身體越來越虛了……”
“這是我的信念!”他打斷妻子的話。“生命在于運動,當我成為長跑運動員的那一刻,我就發誓要跑下去,要跑到60歲,每天至少跑10公里!”他的眼光里閃過一絲自豪,但很快,就有些無奈地說道:“可是現在我才40歲,讓我治療是可以的,但是讓我不跑步,無法接受!”
這樣固執的患者還真是不多見,看來我只好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了:“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里提道‘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就是說,人到了40歲左右,自身的精氣就已經有了明顯的損耗,所以要做符合自己體能的事,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了。”
我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就好比足球運動員,30歲以前滿場飛奔,可是40歲還踢球的又有幾個呢?‘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不能說是錯的,但至少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要做符合自己年齡、體力的運動。另外,我們中國的傳統鍛煉方法,比如八卦掌、太極拳、八段錦等,在鍛煉的同時還可以養生,這可比西方的運動要高明很多呢!”
他認真地聽著,這些話他聽進去了,點點頭說道:“好的,姜醫生,我一定配合您的治療。”
治療并不難,以桂枝湯合玉屏風散加減,出汗很快得到了控制,身體狀況也日漸好轉。
大概半年之后,一次在公園里看到了他,在跟著一個師父學習八卦掌,“三才合一、潛龍出水、龍鳳呈祥、移山平海、風調雨順、紫燕雙飛……”一招一式,已經練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