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前言

經方的名稱,始見于中國最早的史志目錄《漢書·藝文志》,主要是指古代經驗方。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里所記載的方劑是公認的經方。隨著后世對《傷寒雜病論》研究的深入,經方應用的臨床規范不斷完善,經方中蘊含的古代醫家認識人體控制疾病的思想方法更加清晰,使得經方在中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臨床進步、學術傳承等方面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經方已經不是方,而是經方醫學的代名詞。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方在中醫學術傳承與進步中的作用越來越引起國內外中醫界學者的重視,各地中醫界自發的經方培訓與推廣十分普遍,經方的學術活動十分頻繁,一股經方熱悄然升溫。為了順應并利用這場由下而上涌起的學術變革浪潮,南京中醫藥大學于2016年10月成立了國際經方學院,開展經方的推廣和研究,并作為中醫教學改革的“特區”,圍繞經方開展經方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經方的實用性極強,是臨床醫生的必備技術。多年來的實踐表明,教學的內容必須面向臨床,教學方法必須適應臨床醫生的需要,而且要強調規范和精準。經過4年多的努力,特別是面對海外和基層的教學實踐,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培訓體系,《經方概論》《經方方證》《經方藥證》《各科經方》《各家經方》《經方醫案》《經方護理》《基層醫生經方讀本》等就是主要的培訓教材。

經方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流傳了數千年的老方,其中有歷史,有傳承,有思想,有方法。經方也不僅僅是方,更是經方醫學的代名詞。《經方概論》就是將經方醫學的全貌予以展開,讓學員從傳統文化背景下了解經方在中國醫學史上的地位和特色,了解經方醫學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診療技術。

方證藥證是安全有效使用本方本藥的臨床證據,方證相應、藥證相應是經方醫學的基本思想和臨床指導原則,也是經方教學的核心內容。《經方藥證》從《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證原文入手,結合后世應用文獻,提煉張仲景常用藥物的應用規律,特別是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藥證。《經方方證》則根據《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文的詮釋,并結合后世醫家的用方經驗,總結歸納常用經方的方證,特別提示每方使用人群以及適用疾病,有利于臨床用方的安全有效,有利于精準用方。此外,不過多地糾纏于病機概念和配方機理的推測,重在講解臨床應用的抓手,是為兩本教材的特色。

經方是古老的,但能治今天的疾病。經方只有和現代臨床結合,才能顯現經方的獨特魅力和不朽的臨床價值。《各科經方》是結合現代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而推薦適用的一些經方。在對病的同時,考慮病程不同和個體差異,使得臨床上常常出現同一種疾病用不同的經方,而同一首經方又會出現在不同的疾病中。這正是經方醫學“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特色所在。

經方是規范的,但使用經方的醫家往往有各自的獨特經驗和思維的個性。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經方家,他們大多以《傷寒論》《金匱要略》為宗,擅長使用經方大劑,但各自有經驗心法,各自有獨到視角,可以說一家有一家的仲景、各家有各家的經方。了解這些臨床大家的醫學思想與臨床經驗,是學員開闊臨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的重要教學環節。《各家經方》將展示一個薈萃古今、魅力獨具、風格各異的經方醫家大觀園。

醫案的撰寫與閱讀是《傷寒論》《金匱要略》學習的補充與繼續,雖然所讀的內容不一,但學習的宗旨和方式是一致的,無非是通過醫案的揣摩或條文的研究,來訓練辨證論治的技能,培養知常達變的本領,薈萃各家的經驗特長。所以,欲為中醫,《傷寒論》不可不讀,醫案亦不可不讀。《經方醫案》中所選的經方醫案,或為大癥、奇癥,或方證識別視角獨特,或處方用藥別致,或按語議論精辟者,可供學員討論或課外閱讀之用。

經方是臨床的醫學,其中護理的內容很多。例如方藥煎煮及服用法、藥后的護理調攝、服藥同時的外治法,這些都是安全有效使用經方的重要環節。經方也是具有中華廚房香氣的醫學,其中有不少藥食兩用的配方,稍加減并經恰當烹調,部分經方可化為可口的食物,或為粥,或為羹,或為茶,或為糕點,或為飲料……《經方護理》著力開辟一個具有醫護溫情和人間煙火味的經方臨床區域。

經方的內容非常豐富,初學者入門不必要講太多的經方,也不必講太深的內容,由淺入深,先簡后難,是對廣大基層醫生以及西醫學習中醫人員進行經方教學的基本原則。《基層醫生經方讀本》以實用、簡易、便讀、便查為編寫特點,可以供無法系統學習經方的臨床醫生日常查閱之用。

需要說明,這套教材主要是為培訓中醫臨床醫生所用,在編寫內容上力圖突出經方的臨床實用性,以及教學上的快捷性,貫穿方證相應的基本原則,因此,與現代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教學體系是相輔相成的。本教材可以作為經方國際培訓教材、經方特色班教材、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選修課教材、中醫繼續教育培訓教材、西醫學習中醫培訓教材使用,也可供臨床進修生、中醫藥院校大學生以及經方愛好者閱讀。

經方的歷史雖然久遠,但要融入現代高等中醫教育體系中,還是有難度的。岳美中先生說:“仲景的書,最大的優點是列條文而不談病理,出方劑而不言藥理,讓人自己去體會,其精義也往往在于無字之中。”(岳美中經方研究文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這種醫學特征是非常明顯的,也是經方醫學的魅力所在。經方教育更重視經典方證的詮釋和方證的形象描述,重視吸取歷代各家經驗的借鑒和自我臨床經驗的總結,重視古今中外經方臨床案例的收集與利用,重視調動學員的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這些都是本套教材所努力踐行的基本思想。不過,由于經方教育體系的建立和現代化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我們的學識和經驗的儲備都是明顯不足的,但這一步也是必定要邁出去的。作為階段性的教學探索成果,本套教材存在的問題是肯定不少的,懇請國內外高等中醫藥院校廣大師生以及中醫界同道提出寶貴意見。

img

2021年6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黄大仙区| 房产| 拜城县| 清河县| 尼木县| 水城县| 正镶白旗| 神池县| 永宁县| 嘉荫县| 佳木斯市| 上林县| 同仁县| 石河子市| 哈巴河县| 浪卡子县| 鲜城| 上蔡县| 徐州市| 甘谷县| 贵定县| 南郑县| 宝丰县| 沿河| 进贤县| 株洲市| 江达县| 舒兰市| 保山市| 宁南县| 榆社县| 葫芦岛市| 昌平区| 汉阴县| 合作市| 华蓥市| 嵊州市| 兴安盟| 湘阴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