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單元 道德與健康

第一講 大醫精誠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生命比千金更加貴重,醫生救死扶傷、挽回生命,這是至高的品德。

小郎中探究(一)

你認識“藥王”嗎?你知道他有哪些高超的醫術嗎?

在我國唐代有一位著名的醫藥學家叫孫思邈,他被人們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像

孫思邈的醫術很高明,對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都很精通。有24項成果開創了中醫藥學史上的先河,特別是論述醫德思想、針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孫思邈不僅醫術精湛,還具有高尚的醫德,一切以治病救人為先。他關心百姓的疾病痛苦,處處為患者著想,對患者一視同仁,“皆如至親”。他外出治病不分晝夜,不避寒暑,不顧饑餓和疲勞。臨床時,認真負責,一心赴救,不計個人得失,不慕名利,用畢生精力實踐著自己救死扶傷的醫德思想,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寫下的“大醫精誠”成為后世醫生醫德規范。

小資料

為了讓更多生病的人有方可用,孫思邈終身不仕。孫思邈在100多歲時,還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寫成《備急千金要方》一書,里面共三十卷,記載了很多養生治病的知識,為后世的醫學和藥物學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小郎中探究(二)

古今中外,救死扶傷的醫者有很多,你認識哪幾位呢?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妙手回春——扁鵲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神醫。他經過虢國時,聽說虢太子猝死,就詢問了太子的“死亡”癥狀。他認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就叫弟子子陽磨好針,在太子的穴位上扎了幾針,太子就蘇醒過來了。再經湯藥調理,20天后就完全康復了。這位神醫就是扁鵲,他贏得了“妙手回春”的稱號。

經方大師——張仲景

張仲景,為古代偉大的醫學家。東漢末年瘟疫大流行,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他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立志要制服傷寒這個瘟神。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于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后,又一部極具影響力的光輝醫學典籍。后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醫圣”。

溫病學派創始人——葉天士

葉天士是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最擅長治療時疫和痧痘等證,是中國最早發現猩紅熱的人。有一年,蘇州發生大瘟疫,他救活了不少人。其中有個“打更”的人,全身浮腫,又黃又白,病情十分險惡。別的醫生看了,都說沒得救。葉天士經過細致診察,只用兩劑藥就把他的病治好了。他撰寫的《溫熱論》成為溫病學的奠基之作。

人民英雄——張伯禮

張伯禮是中醫內科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新冠疫情期間,他參加援鄂抗疫天津醫療隊。面對央視采訪,他說:“仗正在打,我不能躺下。寧負自己,不負人民!我也沒有考慮自己的年齡,必須來,來了還要戰斗好!這種情況不能講條件,也沒有必要講條件。”以他為代表的中醫人,創制的“三方三藥”成為戰勝新冠肺炎的特效中藥。

小郎中實踐(一)

請你課后把學習到的名醫救死扶傷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長輩聽,也可以請他們來說一說身邊的名醫故事哦!

搜集一個身邊的名醫故事記錄下來。

“救死扶傷”記錄卡

小郎中實踐(二)

中醫有個“治未病”思想,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注重早發現早治療。現在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更需要“治未病”。

請你來判斷一下,哪些患者的做法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呢?對的打√,錯的打×,并說明原因。

小郎中公益驛站

老人是特別需要關愛和普及“治未病”的人群哦!

約上同學,到附近的敬老院去給那里的老人們做一次宣傳“治未病”的活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從我做起。給老人們洗洗腳、捶捶背,多陪陪他們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丹棱县| 成都市| 乌鲁木齐县| 鹿泉市| 龙江县| 卢湾区| 开平市| 华容县| 唐海县| 彰化县| 四川省| 博湖县| 内乡县| 塔河县| 四会市| 潼南县| 巢湖市| 卢湾区| 沿河| 大城县| 乌鲁木齐市| 华池县| 滁州市| 东宁县| 阿合奇县| 定结县| 绵阳市| 溧水县| 藁城市| 两当县| 迁西县| 太原市| 平潭县| 眉山市| 松潘县| 镶黄旗| 广东省| 乌兰县| 余庆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