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癌癥患者新生命周期守護者
- 黃金昶 張巧麗主編
- 539字
- 2024-06-12 18:00:44
第四節 艾灸療效與灸法息息相關
一、不同灸法的不同功效
自古代的直接化膿灸以來,至今已衍變出多種變法,可各自發揮自己獨特的優點,同時也會有不同的缺點。只有掌握了各種灸法的適應證并加以靈活運用,才能發揮其效果。以最古老的直接灸而言,其缺點固然是破皮損肉、發瘡流膿,但灸泡發作后所產生的溫熱和持續的刺激,對許多慢性的痼疾產生潛移默化的治療作用,所以直到現在仍不能被廢除。
不同的艾灸方法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艾炷灸中隔姜灸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功效,可用治療外感表證、虛寒性嘔吐、腹瀉、寒濕痹證等疾病;隔蒜灸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痛、發散拔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哮喘、臍風、肺癆、瘰疬、腹中積塊、未潰瘡瘍、瘡癰、毒蛇咬傷等;隔鹽灸具有回陽救逆、扶陽固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寒性嘔吐、泄瀉、腹痛、痢疾、陽痿、滑泄、中風脫證、不孕癥、陽氣虛脫、產后血暈等;隔附子餅灸具有溫腎壯陽、祛腐生新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命門火衰所致的陽痿、遺精、早泄等虛陽證和癰疽腫毒初起等。
艾條灸的溫和灸具有溫通經脈、散寒祛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療一切虛寒證;雀啄灸具有溫陽舉陷和興奮神經作用,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及兒童疾患;回旋灸則適用于風寒濕痹、神經麻痹和廣泛性皮膚病等。因此,不同的灸治方法,是根據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種,視不同的情況而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