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賀普仁針道擷英
  • 賀書元等主編
  • 1334字
  • 2024-06-12 18:39:53

二、讀中醫典籍悟針灸之妙

賀老常常要求其弟子精研《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等中醫經典著作,打好扎實的中醫基礎。其中對于腦這個“奇恒之腑”,賀老認為“腦”居于顱腔之內,由髓匯聚而成,故稱“腦為髓海”,滿而不實。腦似臟非臟,似腑非腑。賀老認為“督脈通于腦”,故臨床對于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常以溫通督脈為主。曾有一位壯年男性,從4米多高的地方掉下來,經檢查并無大礙,只是有輕度腦震蕩,但是他總感覺渾身難受、驚恐、坐立不安。賀老就在他的背部督脈、膀胱經上的背俞穴針刺,開始時1周3次,逐漸過渡到1周2次,1年后1周1次,前后共治療3年多。每次來門診,患者就說:“要不是賀老您給我扎針,我現在就成一個廢人了!”患者走后賀老解釋道,這個患者是掉下來后“嚇壞了”,魂不附體,所以每次選穴都是以督脈、膀胱經上的背俞穴為主,通過針刺來激發督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的治療目的。

“病多氣滯,法用三通”,是賀老在對諸多經典古籍的繼承與針灸臨床診療經驗中總結升華而來的。這其中包括他對五臟六腑、氣血精液、氣機變化、病因病機等中醫基礎理論的研究,以及針灸臨床上對經絡、腧穴、針具、針法等在臨床具體應用時自己的體會和經驗總結。

根據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與交接規律(圖1-1),賀老認為“病多氣滯”也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要理解好中醫的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這些臟腑的經絡,首先得知道中醫講的心、肝、脾、肺、腎等臟腑跟現代解剖學上的心、肝、脾、肺、腎等器官是不一樣的概念。因為古代中醫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在古代解剖尸體是不允許的。因此,中醫研究五臟六腑就只能通過取象比類的方法推測人體內應該會有的五臟六腑及其表現于外的整個機體的功能表現,而不是西醫解剖學上所說的某個具體的體內臟器。比如,中醫認為“肺者,相傅之官”。肺相當于一個國家的宰相,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肺主氣、司呼吸,肺開竅于鼻、外合皮毛,口鼻直接與自然界聯系,完成“吐故納新”的作用,故《黃帝內經》有“肺主一身之氣”,“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靶恼撸髦?,神明出焉”,所以中醫的心代表一個國家的君王,具有主持管理整個國家的功能?!捌⑽刚撸瑐}廩之官,五味出焉?!敝嗅t講的脾胃類似于現代農業部的功能,即《素問·經脈別論》中所說的“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白蟾斡曳?,心上腎下,脾居中央”的說法,指的是肝氣主生發,以應東方,肺氣主肅降,以應西方。東方在古代就是左邊,中國古人是“左東右西”來看世界的,與現代地圖所指“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別。所以說“左肝右肺”,指的是肝氣和肺氣,左升右降的氣機運行方向。肝升肺降,氣機順暢人就健康;反之,肝當升不升,肺當降不降,則氣機紊亂,百病叢生。是故中醫關于五臟六腑的描述,都是以功能表現為主,絕非解剖上的五臟六腑。這些基礎理論,直到今日仍然指導著我們的臨床工作。這些就是賀老讓我們研讀中醫典籍才能領悟到的針灸奧妙。這也就是名老中醫常講的學習中醫靠“悟性”。在現代西醫解剖學、地理學引進中國,翻譯成中文的時候,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誤解。因此,真正領悟中醫典籍的奧妙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

圖1-1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與交接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班戈县| 公安县| 皋兰县| 金阳县| 阜新市| 济阳县| 乾安县| 广元市| 芒康县| 交口县| 西林县| 英山县| 大城县| 资阳市| 容城县| 通州市| 灌南县| 苍南县| 双峰县| 五原县| 长沙县| 烟台市| 师宗县| 遂昌县| 新昌县| 高安市| 镇安县| 宜昌市| 双柏县| 航空| 漾濞| 海晏县| 东港市| 江达县| 酉阳| 广宗县| 新竹市| 沙雅县| 龙山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