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車前子(chē qián zǐ)
車前子首見于《神農本草經》。本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車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秋二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果穗,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
【原文解析】
《藥性賦》曰:“車前子止瀉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車前子能降瀉滑利、清肝而治療泄瀉、小便不利以及眼部疾患。
其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本品用于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用法與用量】
9~15克,包煎。
【古今應用】
1.《神農本草經》:“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久服輕身耐老。”
2.《名醫別錄》:“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療赤痛。”
3.《藥性論》:“能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去心胸煩熱。”
4.《本草綱目》:“導小腸熱,止暑濕瀉痢。”
5.《本草從新》:“清肺肝風熱,滲膀胱濕熱。”
6.車前子甘寒滑利,性專降泄,有通利水道、滲濕泄熱之功,能使濕熱從小便而解。用治泄瀉,是取其利水道分清濁,小便利,泄瀉止。至于明目之功,在于清肝經之熱,故可治療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亦可用于肝腎不足之眼目昏花,但需與地黃、枸杞子等補肝腎之藥同用。
7.本品含黏液質、琥珀酸、二氫黃酮苷、車前烯醇、腺嘌呤、膽堿、車前子堿、脂肪油、維生素A樣物質、B族維生素等,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能促進呼吸道黏液分泌,稀釋痰液而有祛痰的作用。其對各種桿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提取液還有預防腎結石形成的作用。
【使用注意】
腎虛精滑者及孕婦慎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