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性賦集注
- 劉衡等主編
- 692字
- 2024-06-12 17:53:35
7.薏苡仁(yì yǐ rén)
薏苡仁首見于《神農本草經》。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 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種仁。本品主產于福建、河北、遼寧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再曬干,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和雜質,收集種仁,生用或炒用。
【原文解析】
《藥性賦》曰:“薏苡理腳氣而除風濕。”
薏苡仁清補利濕,治濕痹拘攣、水腫、癃閉等證。
其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功效。本品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等。
【用法與用量】
煎服,9~30克。
【古今應用】
1.《神農本草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
2.《名醫別錄》:“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3.《藥性論》:“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煎服之破五溪毒腫。”
4.《藥性本草》:“治肺痿,肺氣積膿血。”
5.《食療本草》:“去干濕腳氣。”
6.《本草綱目》:“健脾益氣,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煎飲,利小便熱淋。”
7.《本草備要》:“補脾胃,通行水。”
8.脾為陰土,喜燥惡濕,薏苡仁味甘淡,既能滲脾之所惡,又能補脾之所喜,性寒而不傷胃,補脾而不滋膩,滲濕而不峻利,藥性緩和,是清補滲淡之品。
9.本品含脂肪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內酯,薏苡多糖A、B、C,氨基酸和維生素B1等,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鈣、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熱、鎮靜、鎮痛等作用。現代臨床常以本品配伍他藥或制成制劑,治療扁平疣、尖銳濕疣、痤瘡、帶狀皰疹、急慢性肝炎、痛風性關節炎、惡性腫瘤、病毒性心肌炎、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嬰幼兒非感染性腹瀉、痛經等。
【使用注意】
本品性質滑利,孕婦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