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性賦集注
- 劉衡等主編
- 712字
- 2024-06-12 17:53:34
6.射干(shè ɡān)
射干首見于《神農本草經》,異名烏扇、夜干。本品為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DC.的干燥根莖。本品主產于湖北、江蘇、河南、安徽。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以秋季采收為佳。除去須根和泥沙,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原文解析】
《藥性賦》曰:“射干療咽閉而消癰毒。”
射干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喉痹不通、肺熱咳嗽痰多。
其味苦,性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本品用于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
【用法與用量】
煎服,3~10克。
【古今應用】
1.《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結氣,腹中邪逆,食飲大熱。”
2.《名醫別錄》:“療老血在心脾間、咳唾、言語氣臭;散胸中熱氣。”
3.《本草衍義》:“治肺氣、喉痹為佳。”
4.《藥性論》:“通女人月閉,治疰氣,消瘀血。”
5.《本草綱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為要藥。”
6.《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咽閉喉風,乳蛾,痄腮紅腫,牙根腫爛。療咽喉熱毒,攻散瘡癰,一切熱毒等癥。”
7.《本草正義》:“射干之主治,雖似不一,實則降逆開痰,破結泄熱二語,足以概之。”
8.射干苦寒入肺,善降火解毒,行血消腫利咽,清肺祛痰平咳喘,故可用于喉嚨腫痛及痰多咳喘之證。《本草綱目》載其“治喉痹咽痛為要藥”。
9.本品含有鳶尾黃酮、鳶尾黃酮苷、鳶苷、射干酮、紫檀素等,能抑制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射干醇提取物有一定的解熱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組織增生而有抗炎作用,還有明顯的祛痰作用。現代臨床常以本品配伍他藥,治療支氣管炎、哮喘、肺炎、咽炎、慢性鼻竇炎、乳糜尿等。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婦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