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氏四家醫(yī)案校評(何氏二十八世醫(yī)著新編)
- (清)何古心等著 何新慧等校評
- 403字
- 2024-06-14 18:36:12
自制茱蓽溫中丸
治胃脘痛。
吳茱萸一錢五分 蓽茇二錢 淡干姜三錢 川芎三錢 制香附五錢 新會皮三錢 炒當歸四錢 砂仁末一錢
上藥共和為細末,大棗肉搗和為丸。
【校注】
[1]蓍草:出《本草綱目拾遺》。又名一枝蒿、鋸草、蜈蚣草。辛、苦,涼。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功效。
[2]昌黎:指文學家韓愈。韓愈著籍河南,每以昌黎自稱。
【評析】
六合定中丸原出自清·龔自璋、黃統(tǒng)合編的《醫(yī)方易簡新編》(刊于1851年)。方由香薷、甘草、厚樸、茯苓、木瓜、羌活、紫蘇、藿香、柴胡、木香、檀香、枳殼等藥物組成。何古心所創(chuàng)竿山何氏加味六合定中丸,加入滑石、丁香、山楂、茅術(shù)、澤瀉、半夏、葛根等藥,增強了發(fā)散、祛濕、消導的作用,具有較好的祛邪和中功效。
自制紺珠丸,紺珠二字源于舊說唐開元間宰相張說有紺珠,見之能記事不忘,何古心用于方名,即表此方以治健忘,心神不寧等癥見長,辨證當屬肝腎虧,心陽亢。
自制茱蓽溫中丸,從組方看,具有溫中、理氣、通絡(luò)功效,故可治療胃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