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風俗習慣

在不同時期,瑤族生產習俗具有不同的特點。唐代詩人杜甫游湘江時,寫了一首《歲晏行》,其中有“莫徭射雁鳴桑弓”的詩句,反映了那時湖南瑤族用弓箭狩獵的情況。詩人劉禹錫在廣東連州寫了題名為《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的詩篇,描寫了廣東北部地區瑤族進行燒山獵獸的情景。瑤族人民善于打獵,所有的飛禽走獸都是他們獵取的對象。狩獵全年均可進行,但集體出獵一般多在陰歷二月、三月,部分在七月農閑時。集體狩獵時以圍獵為主,其他獵法還有誘捕、設陷阱、張網、設套、設鐵夾、伏擊等,方法很多,不一而足。近代,火槍是瑤族主要的狩獵武器,此外還有弓箭、鳥籠等。出獵一般先要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整個狩獵活動。全體獵手分為兩組,一組負責趕獸,即注意查看獸跡,一般從山下向山上呼喊而上,發現野獸后放出獵犬追趕;另一組負責圍攻。獵到大獵物,一般要先祭過神,感謝山神的恩賜,然后才能分配。

采集作為一個生產部門,其作用僅是對經濟的一個補充。瑤族人民主要采集木耳、香菇、菌類、竹筍、野菜,以及能食用的植物根莖和果實等,或作為糧食的補充,或作為禽畜飼料。既可供自己食用,也可出售,換取生活必需品。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瑤族地區的工農業持續快速發展,采集已經失去作為一個獨立生產部門的經濟地位,在瑤族人民群眾的經濟生活中無足輕重。

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瑤族地區,他們的生產習俗也有差別。在湖南、廣東、廣西的一部分自然條件較好,受漢族影響較多,占瑤族人口大多數的瑤族地區,以農業為主,兼營林副業,其生產習俗與當地漢、壯族相近,耕種旱地與水田,犁耕已占有較大的比重。生產工具全為鐵制,基本都是瑤族自己制造,只有少量從外購進。種類有鉤刀、鐮刀、彎刀、扁刀、柴刀、砍刀、挖刀、鋤、梨、耙、斧、禾剪、刮子、石磨、水碓等。鐮刀主要用于砍茅和收割稻谷,彎刀用于砍地,挖刀用于刨窩點種,鋤用于刮土、除草和挖地,犁和耙用于耕田,石磨和水碓用于碾谷脫殼。

在廣西西部某些石山區、十萬大山中心區和云南邊疆上的某些保留原始氏族殘余的少數瑤族地區,有“刀耕火種”的生產習俗。所謂“刀耕火種”,是指在每年陰歷十、十一月,同一個共耕單位的瑤族群眾,上山用刀斧把選定要開墾的荒山上的草木砍倒,等到第二年春砍倒的草木已被曬干時,選擇一個晴朗天氣放火燒山,留下厚厚的一層草木灰作為肥料,然后男女配合,男子打洞,女子點播。這種耕種方式是一種靠天吃飯的游耕方式。當山地肥力下降,不再適合作物生長時,就必須重新尋找另外一塊山地進行刀耕火種。

瑤族生活習俗的特點,在不同自稱的各部分瑤族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瑤族男女,喜蓄長發。古籍中就有瑤人男女蓄發,盤結頭頂,名為“椎髻”的記載。但有相當一部分過山瑤婦女,過去則剃盡發蒂,戴上黃臘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蓋。婦女的頭部裝飾十分講究,異彩多姿,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用精美鮮艷刺繡而成的“帕銃”遮蓋。廣西金秀大瑤山茶山瑤婦女戴有三條弧形大銀釵,兩頭上翹,重量達0.5kg左右。坳瑤婦女喜歡戴用嶄新雪白的嫩竹殼折制而成的梯形狀竹殼帽,帽四周插上五支銀質發簪,兩側各繞上一條銀光閃閃的鏈條。紅頭瑤是云南瑤族中服飾甚為華麗的一支,男孩和女孩均戴布制的圓形平頂花帽。金平縣馬鞍底鄉一帶的紅頭瑤婦女剃去全部頭發,用紅布盤成重達兩三千克的大包頭,故又被稱為“大紅布包頭瑤”。廣東省連南部分瑤族男子蓄發盤髻,包以紅布,并插有幾支野雉毛,十分英武壯觀。桂北、粵北及云南等地一部分瑤族婦女過去還戴一種支架高聳、上蒙黑布、下垂紅色纓絡的帽子,具有獨特的風格。

瑤族以玉米、稻米為主食。嶺南四季溫暖,適宜蔬菜生長,園圃冬夏常青,人們終年都可以吃到的鮮嫩蔬菜有芥菜、白菜、蘿卜、辣椒、茄子等,瓜豆類有南瓜、黃瓜、冬瓜、豆角、黃豆、飯豆等,肉類主要有豬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等,油類有豬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廣西桂北地區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泡開的茶葉煎成濃湯,再加食鹽調味,然后用以沖泡炒米花及炒黃豆等物,具有特殊的風味,有的以此代替午餐。吃“肉山”是廣西金秀瑤族為小孩做“三朝”時招待客人的特有吃法。肉山一般由九層菜肴組成,底層由竹筍、香菇、青菜、豬腸、豬肉等組成;第二、四層是瘦肉、豬肝、豬肚等,每塊都大如巴掌;第三、五層是肥肉片;最上層則用一塊重約1kg的肥肉覆頂。整座“肉山”重達10kg之多,裝在一個大簸箕里,客人圍“肉山”而坐,各取所需。大部分瑤族有忌食狗肉的習慣,即使煮食,也必須在屋外進行。

瑤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小節幾乎每月都有,各地過得也不盡相同。大節日有春節、清明、社節、盤王節、祝著節、耍望節等。春節期間,瑤族人民舉行唱堂歌、打銅鼓、賽陀螺、射弩、圍獵、拋繡球、斗畫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盤王節又稱“做盤王”“還盤王愿”“跳盤王”,是盤瑤紀念始祖“盤王”的盛大傳統節日,20世紀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節前的農閑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1984年將全國瑤族過盤王節的日期統一定在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廣西布努瑤為紀念始祖母密洛陀的生日而舉行的祝著節,非常熱烈隆重。人們以農歷五月二十九日為正日,敲打銅鼓,歡慶三天。耍望節每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十月十六日前后舉行,是青年男女對歌求愛的日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漳浦县| 施秉县| 永寿县| 依兰县| 唐山市| 新源县| 明光市| 洪雅县| 长顺县| 朔州市| 宜川县| 突泉县| 南郑县| 前郭尔| 吐鲁番市| 前郭尔| 青浦区| 江华| 黄浦区| 新安县| 老河口市| 清镇市| 科尔| 临沭县| 鹰潭市| 康马县| 沭阳县| 彭阳县| 拉萨市| 咸阳市| 商城县| 台州市| 清苑县| 霍林郭勒市| 阿巴嘎旗| 楚雄市| 翁牛特旗| 浠水县| 子长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