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醫說本草(全民閱讀中醫科普進家庭叢書)作者名: 陳運中主編本章字數: 693字更新時間: 2024-06-12 18:21:20
第三節 君臣佐使合理配
我國古人很早就學會了使用單味藥物來治療疾病。在長期的醫療實踐過程當中,人們發現將多種藥物配合起來使用的效果往往比單用的效果要強得多,因此某些藥物間慢慢形成了固定的搭配,這些搭配后來發展成為方劑。
一首方劑往往會含有三四種、七八種甚至十數種藥物。這些藥物必須要經過合理的利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每種藥物間并非隨意組合,而是遵循著嚴格的規定的。每味藥物在方劑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分別是君、臣、佐、使。
一首完整的的方劑好比是一個團隊。君藥是用來治療主病或者主證的藥物,在方劑中起主要作用,就像是“君主”;臣藥,就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者主證作用的藥物,或者被用來治療次病或次證,就好比是朝廷里的丞相等大臣;佐藥,就是輔佐君藥、臣藥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病證,或減輕、消除君藥及臣藥毒性的藥物,就好比是朝廷里的其他文武百官;使藥,是主要起調和作用的藥物,就像是溝通君臣之間或臣子與臣子之間關系的使節。方劑里的君、臣、佐、使緊密合作,團隊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君、臣、佐、使調配得當,才能更好地發揮療效。
醫圣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書中第一個方劑是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我們用麻黃湯作為例子來介紹一下君、臣、佐、使的相互作用。麻黃湯的組成比較簡單,分別是麻黃、桂枝、苦杏仁、炙甘草。其中,麻黃是君藥,可發汗解表散寒,宣發肺氣平喘,起主要的治療作用;桂枝是臣藥,幫助麻黃增強發汗解表的功效;苦杏仁是佐藥,能降肺氣,幫助麻黃平喘;炙甘草是使藥,可調和諸藥,又可制約麻黃和桂枝,以防發汗太過。這四味藥物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團結合作攻克疾病,這個方子也因為藥效顯著而成為千古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