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nèi)。
清虛道德真君看到黃天化駕【土遁】而來,觀其周身氣息,已然是【煉精化炁】之境界。
【人仙】果位在身,【地仙】道果在望。
遂滿臉喜色,招手將其喚入殿內(nèi),而后一指下首之人,介紹道:
“天化我徒,此乃你楊任師弟。”
“其與你乃是同鄉(xiāng),也是朝歌人士!”
天化聽后,抬腳邁入大殿,朝著真君作揖到地問安。
轉(zhuǎn)頭看向楊任,稽首贊嘆道:“見過楊師弟,師弟好生厲害的神眼!”
“適才為兄于后山修行,也感受到其神威!”
望著眼前年輕道人,楊任只覺眼熟,心中頓時想起一事,開口問道:
“黃師兄與朝歌武成王黃飛虎可是有親?為何容貌會如此相像?”
聽到楊任的疑惑,黃天化嘴角含笑道:“鎮(zhèn)國武成王,正是家父。
七年前我于王府失足落水,閉氣昏死,被老師路過所救,帶上山來,收為門徒,傳授仙法。”
楊任聽后,臉露驚訝之色,繼而感慨道:
“原來師兄竟是故人之子,難怪...”
沉思片刻,似在回憶當年之事,復(fù)有開言:
“昔年武成王長子無故失蹤,朝歌城中還好生亂了一陣。
那時我還曾幫助尋找一二。”
“不曾想今日卻在仙山相遇,想來武成王若是知曉師兄安然無恙,定會安心不少!!!”
聽聞此言,黃天化還未回答,便聽見一聲咳嗽聲響。
“咳咳咳.......”
清虛道德真君端坐蒲團,打斷二人談話。
臉色微微有些發(fā)紅,好似因方才徒弟閑談,有內(nèi)涵陰陽其拐賣稚童的嫌疑。
遂出言解釋:
“當日事急,天化閉氣身死,不敢耽擱,卻未來的及通知家人,如今想來,卻是為師處置,有失偏頗!!!”
“然天化也無需憂慮,你父子都是福緣深厚之人,日后自有相見之時。”
頓了片刻,抬手撫髯,岔開話題夸贊道:
“不過四載,天化你便已然【煉精化炁】圓滿,修成【人仙】,果然是上佳根骨!”
“修行上可有疑惑?盡管道來。”
聽聞此言,黃天化急將自己修行之疑難不解之出問出:
“老師所傳三門道術(shù),【執(zhí)草隱形避難法】,【避刀矢兵石法】弟子已然修成,唯有【五行大遁】卻是將將入門,未能修出神通符印種子。
不知何處能尋得先天五行靈材?
弟子想取此靈材,以求早日修成神通符印。”
【五行大遁】乃是天罡三十六道神通之一。
修行之人,只要有些道炁法力在身,便可修煉。
如封神大劫中的小強,姜子牙,雖然打架幾無勝跡,法力更是淺薄。
其也會使此法,甚至還在逃離朝歌五關(guān)之時,用土遁救助百余名百姓。
不過這般運用,只能算是粗通,因其使用此法,還需要借助五行之物。
如黃天化從后山用法,還需撒一把土便是如此。
然這【五行大遁】,若是煉到圓滿,那是便如同掌握五行大道一般。
天下五行法術(shù),便可信手拈來。
如移山倒海,點石成金,枯木重生,火中坐金蓮等道術(shù)仙法都在一念之間。
拋開三教教主那個級別不談,整個封神世界中唯有燃燈,陸壓,孔宣之流可以做到。
此種圓滿之境,黃天化不敢奢望,只求在大戰(zhàn)之時,能做到如聞仲那般大成之境便可。
所謂大成,就是只需一念,無需借助外物,便可頃刻遁走。
如此這般,才能在大戰(zhàn)中更好保命。
而想要大成,便需要在元神之中,練出符印種子。
如此才能借助符咒種子,隨心而遁,且?guī)缀醪辉趺聪姆Α?
而想要修出符印種子,除了苦修百千萬年,便是借助外物速成。
真君問聽此言,深深看了一眼黃天化,嘆息一聲,而后說道:
“你日后需在陣上殺伐,其中不知多少兇險。也罷,為師便助你一助。”
“先天五行靈材為師倒是知道兩處。”
“其一乃是三清山,昔年三教教主曾在此山講道,山中有一寒穴地窟。
其內(nèi),冰霜滿地,然卻有一味先天靈水,名為【玄冥寒露】。
那洞中,入其境,刺骨之寒,令人不寒而栗。
便是神仙,若入其中,無法寶護身。
也會寒氣侵體,魂飛魄散。”
“所幸,那處地穴,每十個甲子便會噴發(fā)一次寒氣。
這時地穴內(nèi)寒氣盡泄,修為淺薄者,可入內(nèi)探尋。
如今算來,近年便是那地穴噴泄寒氣之時,你可去探查一番,或有收貨。”
“至于另一味則是先天靈火,在東海【四風島】海域之中一位游魂手中。
你日后可到此處,言明你是我的徒弟,問其索要,自然會給你。”
“至于其余三味先天五行靈材,卻要看你自家緣法了。”
黃天化聽后,心中暗暗驚奇,暗自想到:老師面子不小,在外面真是好大威風,連帶自己都跟著沾光。
思慮片刻,又開口問道:
“弟子還有一難,修道四年,時時警醒,日日用功,周身也不過四載法力。
如此雖有術(shù)而無法,方才不過使一【土遁】,已然消耗不少。”
“不知老師可有些增長法力的仙丹靈果?賜予弟子一二,也好長些法力。”
真君聽聞天化初通道法,便討要丹丸,欲增長法力,怕其誤入歧途,于是假裝呵斥道:
“修道不可只顧法力,須知,道心修行才是根本,神通法力不過護道手段,不可正偏顛倒。”
“切記,切記,切記,否則走火入魔,墜入邪道,悔之晚矣!!!”
真君諄諄教誨之后,有些無奈又取出一白玉葫蘆,遞給黃天化道。
“此乃【真元一炁丹】,乃是采丙火仙參,九陽靈芝,玉露白漆,息元靈草等靈藥煉制而成。”
“吃一粒便長一甲子法力。”
聽到真君說的如此神奇,黃天化不由有些好奇。
隨后真君便又介紹了此丹是如何煉制的。
其乃是以九蒸九煮九晾九曬之法煉制而成。
九蒸,用離明之火;九煮,以壬葵之水。
二者調(diào)合清濁,吐故納新。
而后九晾,于清風明月下,使靈藥中之雜氣得以散盡,其精華得以凈化。
最后九曬,以日光之陽氣,溫暖其間,調(diào)和其中靈性。
此四步相輔相成,調(diào)合陰陽之氣,順乎天地之道。
是故,非凡之仙藥,一個甲子才成一爐。
黃天化聽后,心中感嘆有個好老師果然重要,連忙接過葫蘆,揣在懷中。
見此,真君一揮道袍,示意眾人離開,便獨自閉目打坐,神游天外去了。
黃天化與楊任及白云童子,見狀十分識趣,退出大殿,各自散去。
來到殿后住處,黃天化立刻開始煉化丹藥。
那白玉葫蘆中,足有丹丸十粒,正是可長六百年法力。
倒出一粒丹丸放在手中,只見:
【真元一炁丹】,不愧一甲子才得一爐的仙丹。
真是,仙藥精華積聚所成,其形如束玉凝瑰,圓潤晶瑩。
丹身似有祥云靈獸,瑞氣繚繞,霞光閃爍,紅光瑩瑩,宛若含苞待放的仙蕊。
手摩其面,猶若撫琴弄弦,玉溫可感,光華四射。
氤氳氣息自中滲出,縹緲如煙,清馨沁人心脾。
黃天化將其吞入口中,用水服下。
頓感,一點青芒圓瑛,丹田精氣涌動,靈光悠蕩。
身軀內(nèi)稟光乎,奧妙的法力漸生新變。
一炁仙丹溫潤法力,漫流丹田,炁震白虛,逆行而上,逐紫宮、紫府。
漫流諸經(jīng)脈之竅穴,通乎一身氣脈。
內(nèi)戊土生火,法力震蕩起乎腹內(nèi)。
變化發(fā)生部隙,瑞氣充盈其中,仙蕊微曼兮其內(nèi)。
其法力如風連波激天地,法威滔滔,增長蒸蒸日上。
終使黃天化身蘊法力連天增長。
如此,半月光景,只在眨眼間。
天化便將那十粒【真元一炁丹】全部煉化。
此時身具六百年法力,黃天化有感封神之劫臨近。
如今自己也算有些神通,便準備稟明真君,下山探查一番那五行靈材。
來到真君住處。
“邦,邦,邦!”
敲了三聲房門,半晌,無人應(yīng)答,天化遂推門而入。
只見,其房室內(nèi)清幽深邃,氣息幽邃寧靜,四處觀望一番,果然無人。
室內(nèi)陳設(shè)簡約,儉樸至極。
只有一張竹制茶幾,上面擱置一方素布,兩個青瓷茶杯,以及一把綠藤扇。
正對房門墻上,懸掛一幅元始天尊畫像,下首擺放一枚青銅香爐和一枚卜骨。
在屋中心有一方桌,上有一件紫衣,上放一把寶劍,一支金釘標,一個寶囊。
正是法寶:【紫炁清靈衣】,【莫邪寶劍】,【攢心釘】。
至于那寶囊則和后世儲物袋一般用途。
黃天化見此情景,立時便知老師算出自己想要下山。
心中不由感嘆,如此掐算之能果然厲害,不知自己何時能有如此本事。
走入屋內(nèi),先是跪拜了元始天尊畫像,點上三柱清香。
隨后拿起【紫炁清靈衣】,只見此寶乃是有四十九道禁法極品法寶。
此方世界修行之人所用物品,分為兩種,靈寶和法寶:
其中靈寶。
乃是天地開辟之時,先天靈材被三千大道中的道法浸染,形成禁法,孕育而成。
不過此類靈寶極為稀少,便是整個闡截兩教也不多,只有數(shù)十件。
如闡教的中央戊己杏黃旗,三寶玉如意等;截教的定海神珠,混元金斗等皆屬于此類。
余者像【乾坤圈】,【火尖槍】,【莫邪寶劍】,【攢心釘】等都屬于法寶之類。
兩相比較,顯然靈寶威力強于法寶。
此處也有佐證,如趙公明其修為和十二金仙任何一人也只在伯仲之間。
然其卻能一打四五個,甚至連摘得【天仙】道果的燃燈也不是其對手。
再如,【九曲黃河陣】中,十二金仙無法逃脫,姜子牙憑借【中央戊己杏黃旗】卻能逃出陣外,可見一般。
這是因為,所謂法寶。
則是以靈材祭煉鍛造,祭煉鍛造之時,將禁法打入其中。
哪怕只有一道禁法,也算是法寶,不過是威力弱小罷了。
且法寶根據(jù)靈材不同,禁制多少不同,威力也不相同。
最多可祭煉四十九道禁法,此時便是極品法寶。
【莫邪寶劍】,【紫炁清靈衣】便是四十九道禁法的極品法寶。
而【攢心釘】只有三十六道禁法,乃是上品法寶。
依次類推,中品法寶最多有二十四道禁法,下品法寶最多有十二道禁法。
同時,一件法寶可以祭煉多少道禁制,除了時間,根本還要看其材質(zhì)如何。
【紫炁清靈衣】,【莫邪寶劍】便是材質(zhì)高絕。
仙衣乃是元始天尊采集八十一道先天紫炁,七十二道先天清靈炁,在爐中祭煉鍛造四十九年才成。
若是材質(zhì)過差,如農(nóng)家鋤頭,茶碗,鍋鏟之類的材質(zhì)物品,能祭煉一道禁法便算不錯了。
除了材質(zhì),厲害的法寶,還要看祭煉禁法是否高明。
周天之中,所有禁法皆源自于三千大道。
如金木水火土陰陽等。
因眾多修行之人無資質(zhì),也無根骨領(lǐng)悟三千大道。
是故,只能從那三千大道術(shù)中,領(lǐng)悟其中一部分。
這就導(dǎo)致,各類禁法五花八門,如入水,避火,聚水,落雨,引霧,招風,避塵,避暑之類足有數(shù)萬種。
這些禁制有高有低,有好有壞,如【紫炁清靈衣】在這兩方面就都是頂尖的。
只有煉器大師,才能將各類相生相克禁法,完美排列組合,這其中考驗的就是祭煉法門。
這些法門,都是各家秘傳。
那怕是闡教十二金仙,所會也各不相同。
這也是為何清虛道德真君在看到【紫炁清靈衣】時會說紫陽洞天一脈又多了一道傳承。
因此寶之上的祭煉的法門,以及禁法種類也是其未曾學過的。
過去七年間,真君便多是在鉆研其上禁法。
日后若是開宗立派,便可根據(jù)這些禁制,選合適靈材,祭煉類似仙衣。
而天化此刻既然已明白老師之意。
便立時脫下身上水合云紋袍。
將【紫炁清靈衣】當做內(nèi)襯穿在里面,而后再將水合云紋袍罩在外面。
又用寶囊收好【莫邪寶劍】,【攢心釘】。
轉(zhuǎn)身,離開道房,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