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城市與人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讀法。

我喜歡讀城。

由于種種原因,我多少到過國內的一些城市。每到一個城市,我都要打探一下它的歷史沿革、建筑文物、風土人情,品嘗一下那里的吃食,在街面上逛逛,學幾句方言民諺歇后語之類,然后回來向別人展示。每到這時,便總是不乏熱心的聽眾。而且,他們也往往都不滿足于只當聽眾,也要參與討論,發表他們對那些城市的看法,并同自己居住的城市做比較。于是我就發現,讀城,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的確,說起城市,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講。

中國歷來就有關于城市的各種民謠,比如“生在杭州,死在柳州”。與之配套的則還有“穿在蘇州,吃在廣州”。后來,這個段子又被改成了“吃在廣州,穿在上海,說在北京”。這是因為上海的服裝早已超過了蘇州,而北京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諸方面都乏善可陳,可以夸耀的只有一張嘴,正所謂“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也是關于城市的老段子,只不過已經由城說到人了。其實讀城也就是讀人。所以關于城市人性格的說法也很不少,比如武漢人是“九頭鳥”,而南京人是“大蘿卜”等。這些民謠和說法,都無妨看作是民間版本的《讀城記》。它們實際上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的城市,實在是極其可讀的。

中國的城市極其可讀,中國可讀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光是我們平時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有不少。比如偉大首都北京,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古都西安,舊邑洛陽,特區深圳,圣地延安;石城南京,泉城濟南,花城廣州,春城昆明,“白云黃鶴”的武漢,“龍興之地”的太原,“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成都,“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杭州,“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長沙,“天下三分明月夜”占了兩分的揚州,“滿街都是圣人”的泉州,等等。這些城市都風姿各異,個性鮮明,極具可讀性。就連一些小城,如城池完好古色古香的興城、平遙,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麗江、鳳凰,徽商的根據地黟縣、歙縣,晉商的大本營祁縣、太谷,還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贛州,“萬川畢匯,萬商畢集”的萬縣(今重慶萬州區),也都是可讀的。如果你有條件,不妨通讀天下城市:春天到洛陽看牡丹,秋天到北京看紅葉,冬季到哈爾濱曬太陽,而“夏季到臺北來看雨”。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并沒有這個條件,那么,你還可以讀書。比方說,讀我這本《讀城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子长县| 商城县| 二手房| 鄄城县| 广东省| 老河口市| 普安县| 雷波县| 高邑县| 葫芦岛市| 讷河市| 河曲县| 安阳市| 明水县| 涟水县| 兰州市| 景谷| 囊谦县| 四川省| 盐亭县| 台江县| 丘北县| 西藏| 福安市| 临邑县| 乐安县| 涞源县| 乐都县| 眉山市| 宣恩县| 关岭| 安龙县| 福州市| 丹凤县| 汉沽区| 邛崃市| 铜川市| 南靖县| 密云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