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夏日,但是對于王偉峰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天是縣一中新生報到的日子。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估計也就是早上六點鐘左右。等王偉峰帶著收拾好的東西來到村口,奶奶早就坐在四叔家門口等著了。
四叔家就緊挨著村邊公路,平時王偉峰進村、出村的行蹤,奶奶都了如指掌。昨天晚上王偉峰就來跟奶奶聊了會天,老人家知道王偉峰今天要離家上學去了,特意來路邊送送他。
王偉峰還是一二年級小孩子的時候,媽媽就經常干活到很晚,王偉峰家里沒吃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只能去奶奶那里。
老人家嘛,經常存東西,她總是能從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摸個塑料袋出來,里面往往是包著點什么糖果呀、糕點呀、蜜餞呀這類的吃的。
這些東西估計都是王偉峰姑姑們等親戚給奶奶送來的,老人家節儉,再加上奶奶孫子、孫女多,她都會悄悄地給留一些后面拿給小孩子們解饞。
王偉峰和媽媽站在村頭公路邊一邊等車,一邊陪奶奶聊天。因為王偉峰早就和劉坤約好兩人一起去學校報到的,劉坤先上車路過這里喊王偉峰一起上車。他們一起坐上農村的交通車“黑豹”,現在大的公交車也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多少了,很難等的到。
“黑豹”這種車就是典型的農用四輪車,只是前面有兩排座位可以坐人,后面有個車斗既能載貨又能載人。夏天坐在車上還很涼快,既“拉風”又便宜,“黑豹”從他們這里到縣城一人三塊錢,還可以送你到學校門口或者縣城的任何地方。
王偉峰清晰地記得自己前世十二三歲時第一次坐這種車的感覺,自己感覺很神奇很玄妙。那種人雙腳離向前奔跑的感覺瞬間讓他有些不踏實又很新奇的感受,也許是因為王偉峰人生第一次在自己不可控范圍內的移動原因吧。
車子開起來突然察覺路邊的樹向后退去,人卻向前前進。一個從未坐過車的農村孩子的好奇內心世界瞬間就被打開了。多年以后這種新奇的感覺依然在,直到后來王偉峰自己經常開車才習以為常。
劉坤的父親是要送劉坤去報道的,所以三個人一起坐車去縣城的。王偉峰的媽媽只是幫著把行李送到車上就回去了,家里的一切都靠她,實在走不開。王偉峰也不同意媽媽去跑一趟,行李這些自己能搬得動,至于學校報道的事畢竟自己還算熟悉,也完全沒必要。
縣一中還是王偉峰記憶里那熟悉的模樣,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讓王偉峰感覺親切,勾起他記憶里的點點滴滴。
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大門,磚砌的經典大校門才符合這和時代,兩塊刻有校名的牌匾掛在大理石包裹的大磚柱上,中間兩根大磚柱安裝著大鐵門,大磚柱的兩側分別是一根矮點的小磚柱,小磚柱鑲嵌的是小門,平時大門是不開的,少量行人出入都是走兩側小門。
學校的校園布局簡單,整體分為三大塊,除去最西側的大操場這個板塊之外。剩下的校園由大門向內部延伸的大路分為東西兩部分,路的西邊從前往后依次是花園、一棟四層的辦公樓、一排平房、兩個水泥籃球場、大禮堂。路的東邊就是挨著的兩棟樓,前面的是教學樓,后面的是實驗樓,再往后就是平房家屬區,最東側挨墻是學校的廁所。
學校中間大路的盡頭正對的就是學校的圖書館,從圖書館門口向左拐有一大片平房,那就是食堂,食堂的對面隔著路有個很老的高懸窗帶穹頂蘇聯樣式建筑,那是大禮堂,也是平時學生就餐的餐廳。
食堂后面有兩棟五層高的宿舍樓,宿舍樓前面、辦公樓西側就是那個沙土的操場板塊,學生們經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地在上面活動。
王偉峰兩眼四處觀察來領略校園風光,腳步卻緊緊地跟著劉坤兩父子去報名。他有種很新奇的感受,這一切好像都和曾經一樣,這一切又似乎有些朦朦朧朧的。
劉坤的遠房爺爺,學校的劉老師早早地就等在辦公樓前公示欄處,和三個人見面寒暄過后,劉老師就帶著兩人去看分班名單,劉坤爸爸守著行李,在路邊的樹底下陰涼處等著。
不出意外,王偉峰目標明確地第一時間在文科九班找到了自己和劉坤的名字,王偉峰也沒有太過在意,畢竟不出意料的和前世一模一樣。
縣一中新高一年級一共十個班級,九、十兩個班級是意向性文科班。因為沒有期待倒也無所謂,王偉峰他還沒有下定決心咋辦或者說就是還沒規劃好以后路咋走。
王偉峰理科思維很好的,的確適合學習理科,但是似乎目前這種情況他不太能安靜下來思考做題、專注高考了。其實倒是劉坤為人熱情,很會和人打交道,也算是適合學文科的,前世劉坤專科升本科后回母校教語文了。
一路上,王偉峰主動地跟劉老師攀談起來,主要也是覺得自己對有些事情了解的不是很清晰了。畢竟時間太過于久遠了,一些重要的事情還能夠記得,細節的之處卻都石沉大海了。
王偉峰雖然知道自己這只小蝴蝶可能不會改變世界很多,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自己還是低調小心點好了。
“劉老師,咱們學校這個文科班就只有兩個呀?學校是按照成績分的嗎?”
“嗯,學校分班參考了中考文科的成績,文科主要是依據政治、歷史的成績。你們兩個都是屬于政治、歷史成績要比物理、化學成績好點的學生。”老師說的很客氣。
“我們還有機會能調到理科嗎?假如我和劉坤實在不喜歡文科的話。”
“也能有機會,先學個一個學期再說吧,不過原則上不允許的。”
得,看來就是想調整進理科本也不容易,這時王偉峰開始慎之又慎地思考起這個事情了。
人生好似夢一場,主動適應為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