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
- 正德明君
- 一條破板凳
- 2130字
- 2024-06-12 16:06:50
日出東方,晨光熹微。
朱厚照躺在床上,正安穩的睡著。
恍惚之間,道道嘈雜的聲音傳進了耳朵中。
似是在說:
“請陛下誅殺李楊奸佞,罷休新政!”
“新政不可妄言,祖宗之法不可變動!”
朱厚照猛然驚醒,從床上一躍而起,定神向窗外看去。
果然,這陣陣嘈雜的聲音越發清晰。
“皇爺,禍事了!”
劉瑾那焦急的聲音忽又從外面傳來。
“進來說話!”朱厚照朝著外面大喊。
劉瑾連滾帶爬,神色慌張的來到朱厚照跟前,臉上盡是震恐,指著聲音傳來方向,大喊:
“皇爺禍事了,今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翰林院的那些官兒不知為何忽然聚集在一起,就朝著宮中而來,如今跪在了宮門之外,讓皇爺罷休新政,誅殺李楊。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更多的御史言官,正朝這邊趕來。
如今的宮門外,已經聚集了好幾十人,他們就跪在地上,朝著宮門磕頭。更有甚者還說,若是皇爺不誅殺李楊奸黨,他們就一頭撞死宮外的墻壁上,還有人說,他們要去太廟,讓太祖高皇帝知曉!
他們還說……”
朱厚照聽到這些話,心胸中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熟知歷史的他如何不明白,這就是大明朝最出名的特色——叩闕逼宮。
只是沒有料到,這些人的反應竟然如此迅速,竟然如此強烈。
剛剛登基,還沒改元,這些人就鬧了這么一出。
要是真被他們壓服了,以后改革的事就不用提了。
皇帝的威嚴都沒了,還改什么革?
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不過,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改革的難度之大,不過是扔出去一個苗頭,這些人就無法容忍,若是真的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恐怕這些人的反應只會更加激烈。
幸虧當初沒有冒險選擇親自下場,不然這叩闕,著實不好對付。
他娘的,這大明朝的官還真是不一般。
膽子不是一般的大,真是該死啊!
呼!
朱厚照長出一口氣,平復著憤怒的情緒。
“他們還說什么?!”朱厚照看向劉瑾,追問。
劉瑾支支吾吾:“皇爺,奴婢不敢說!”
“朕讓你說,他們說朕是什么?!”朱厚照的臉色冷了下來。
劉瑾有些瑟瑟發抖,臉上盡是慌張:“皇爺,他們還說,您是昏君!”
“呵呵,朕是昏君?!”
朱厚照被這話給氣笑了。
這什么事還沒干,自己又沒沉湎女色,又沒大興土木,又沒胡作非為,不過是借李東陽之手,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就被這些人說是昏君。
這可真是搞笑。
只怕在他們心目中,只有任由他們擺布的皇帝,才是明君。
既然如此,那就昏給他們看。
劉瑾看出了朱厚照的憤怒與怒火,在深思熟慮之后,道:“皇爺,莫不如讓奴婢帶著廠衛的人,將他們全部抓起來,然后一一治罪,這些人敢把苗頭對準皇爺,真是該死!”
“不!”朱厚照斷然拒絕。
但這并不代表朱厚照會善罷甘休,從而放過他們。
讓錦衣衛和東廠出動,那就意味著皇帝親自下場了,到時候這些人會把矛頭直接對準皇帝。
之前離間內閣的主要目的,就是推李東陽與楊廷和出來與劉健他們打擂臺,從而把自己摘出來。
現在群臣逼宮,若是親自下場,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皇爺?您的意思是?!”劉瑾有些摸不著頭腦,眼前的皇帝可不是好相與的,怎么面對群臣逼宮,還有些退縮了?
朱厚照自然不會退縮,他很快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既然他們能團結在一起叩闕逼宮,強讓朕按照他們的意思運行,那為何朕不可以故技重施?!”朱厚照冷冷的一笑,隨后看向劉瑾:
“你去告訴李東陽與楊廷和,就說這是一個天賜良機,他們不是正愁身邊無人,沒法與劉健他們相互抗衡嗎?現在機會來了!
這大明朝的官,可不僅僅只是翰林御史,還有那些有著擎天之能,卻無法進入內閣為國效力的人才。朕給他們一個機會,就看他們能不能把握的住了!”
“奴婢明白,奴婢這就去辦!”
劉瑾朝著朱厚照行了一禮,隨后急匆匆的走了。
看著劉瑾的背影,朱厚照臉上盡是陰冷。
那封《奏請正德新政疏》已經在朱厚照的示意下傳遍了整個朝堂,看到這封奏疏的人,可不止這些翰林學士,還有那些出身不如翰林的官。
翰林的數量不少,可那些人的數量更不少。
朱厚照的嘴角再次勾起,“我倒是要看看,你們之間能迸發出什么樣的火花!”
……
“李兄,咱們該如何?!”
內閣,李東陽的公房中,楊廷和焦躁不安,在房間中來來回回不停的走著。
“翰林叩闕,這背后定有劉健等人的指使,他是想逼迫陛下,從而將你我鏟除,咱們絕不能坐以待斃!
剛才我過來的路上,劉公公找到我了!”
李東陽的眼睛冒出亮光,看向楊廷和:“他說什么了?!”
“他說,陛下說了,這是咱們的一個機會,就看咱們能不能把握住了!”楊廷和如實回答。
“哈哈哈,陛下圣明燭照,此事于我們而言,就是一個機會,我等的就是這句話!”李東陽聞言哈哈大笑起來,臉上盡是精明,他敏銳的察覺到了一個大好的機會就在眼前。
楊廷和稍有些遲滯:“賓之兄的意思是,讓你我解決這次叩闕之事?!”
“然也!
翰林學士叩闕逼宮,這犯了忌諱,他們想要通過逼迫陛下來鏟除咱們,我又豈能讓他們如愿?若是你我能借此機會,將叩闕之事徹底破碎,那我們的新政,可就穩了。
他劉健能挑撥翰林學士與御史言官,我李東陽又如何不能?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劉健,還遮不了大明的天!”
李東陽激動的在房間中來來回回的走著,片刻之后,他停了下來,看向楊廷和:
“翰林學士逼宮,背后肯定有奸佞挑撥,此乃大不敬之罪,此乃逆亂犯上之罪。
我身為內閣次輔,自有護駕之責。楊兄,速召朝中官員,與我一起護駕陛下,誅殺奸佞!”
楊廷和心思縝密,瞬間明白李東陽的意思,于是大喝:
“賓之兄勿慮,待我召集六部官員,與賓之兄一起,護駕陛下,鏟除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