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誰要反?
- 吾以力鎮(zhèn)三國
- 拾一
- 2713字
- 2024-06-25 22:56:05
在長安城血流成河,歡呼聲震天的時候,在未央宮里面也上演了一出大戲。
朝堂上。
此時此刻文武百官這時候也處在了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之中。
今天這朝堂,那是真正的涇渭分明。
彈劾!
罵戰(zhàn)!
仿佛文武百官們都已經(jīng)習慣了,一天不彈劾幾個,不吵幾架,那都感覺不太舒服一樣的。
今天還多加了一個項目。
?;庶h很剛的,他們不甘心放棄對長安城的掌控,所以要舉薦一個京兆尹。
他們舉薦的人是蓋勛。
蓋勛是西涼敦煌人,算起來也是西涼陣型的,但是他出身不一樣,那是真正的世家門閥出身,天生就是站在董卓的對立面的,曾經(jīng)在董卓占據(jù)雒陽之后,意圖聯(lián)合皇甫嵩討伐雒陽。
后來皇甫嵩為了朝堂,自請入雒陽,他也只能跟著去,當了一個小小的越騎校尉,但是執(zhí)掌禁軍,后來又掛了一個潁川太守,本來是董卓為了趕他離開朝堂的,但是關東大戰(zhàn),他只能跟著朝堂西來。
現(xiàn)在他還是掌控禁軍。
但是禁軍只有小貓兩三只了,加起來不到兩千將士,越騎營,長水營,都稀稀落落的。
把他推上這京兆尹,其實就是希望利用京兆尹這殼子,重整禁軍,重新掌控兵權。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京兆尹衙門在這時候,已經(jīng)讓執(zhí)金吾衙門吃得干干凈凈了,哪怕真選出來了一個京兆尹,那也是光棍司令,政令不出衙門的傀儡而已。
以王允為首,為了舉薦這京兆尹,那暢所欲言,引經(jīng)據(jù)典,壓得西涼文官那是喘不過氣來。
簡直是能把大部分說說話的人都辯駁的啞口無言的。
這就是讀書人的口。
比得上武將的刀了。
其實不看不知道,看了之后,李桓都不得不承認董卓能控制住這朝堂不容易啊。
他想殺人嗎?
不想。
但是不殺不行。
朝堂上,四分之三都是敵人,以王允楊彪為首,不是?;庶h,就是世家門閥的派系,反正就沒有撐西涼政權的,就舉薦京兆尹,就看出來了,有他們說,沒有自己的說的份。
這種情況之下,董卓只能以殺而立威。
董卓也不知道這執(zhí)金吾衙門已經(jīng)把京兆尹衙門給吃掉了。
所以他也不可能讓這京兆尹的位置落到這些?;庶h的手中,平時在朝堂他可以謙讓一二,但是只要涉及到兵權的事情,就不會有任何的退讓的。
京兆尹可是有權力駐扎兵馬的。
所以這漸漸的就變成罵戰(zhàn)了,你罵我,我罵你,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就是菜市場,不過西涼陣型的戰(zhàn)斗力還是很薄弱了,大部分人被說的啞口無言的。
李桓是想要低調(diào)的,有一種你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的想法。
可還是被波及進去了。
“陛下,長安的治安動亂,百姓受苦,執(zhí)金吾衙門不作為,所不能早日立京兆尹,吾等如何安撫長安百姓,如何對京兆負責!”站出來說話的是年歲看起來頗大的一個文官。
這是大司農(nóng)周忠。
他兒子周暉在雒陽的時候,被劫殺在雒陽城郊,他知道是董卓干的,但是他對董卓依舊阿諛奉承,可當朝堂漸漸的安定下來了,他的獠牙也開始張開了。
“既然執(zhí)金吾不能有所作為,為京兆之安危,臣提議,讓蓋勛立即上任京兆尹,組建京兆衛(wèi),撫平長安之亂,安定京兆!”
他此言一出,等同于背刺董卓了。
“好膽子!”
董卓微微瞇眼,有些難看,但是神色倒是不變,冷厲之中閃爍著殺意,可他也知道,除非他要掀翻這朝堂,不然他就得忍。
歷史書都說,他囂張跋扈。
可囂張跋扈的也要看情況的,為了控制這朝堂,他付出多少,忍讓多少,不為外人道。
這時候大家唰唰唰的目光都落在了朝堂上少有的年輕的,站在戰(zhàn)列的,中二千石秩俸職位的,執(zhí)金吾李桓的身上了。
李桓卻紋絲不動。
董卓卻開口了:“李君臨,這周司農(nóng)彈劾你執(zhí)金吾衙門不作為,那你就好好說說,今日你要是不能給個交代,那本太師就上報天子,罷了你的位置!”
“是!”
李桓微微一笑,然后拱手行禮:“稟報太師,稟報陛下……”
他這禮出來,就讓眾人色變。
太師在天子之前。
這就是錯的。
可無人敢開口。
王允面容鐵青,神色陰冷的很,死死的盯著李桓,再看看董卓,他心里面倒是下了一些決斷了。
“我執(zhí)金吾衙門奉承太師和陛下的詔令,已經(jīng)開始挑選天下青壯,組建執(zhí)金吾緹騎,已經(jīng)有計劃整治這長安城的動亂,愿立下軍令狀,三日之內(nèi),平定長安!”
李桓畢恭畢敬的說道。
他還想著怎么切入這話題,倒是沒想到,有人直接送上門了,這就不要怪他雷霆萬鈞的動作了,這時候長安城外面,估計應該已經(jīng)亂了吧。
快刀斬亂麻。
也就是上朝的時候,阻力最少。
未央宮一封。
寸令不出。
長安城才能犁庭掃穴,把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到時候木已成舟,誰也沒什么好說了,要是真有人逼他,他不介意真的反一反的,關中軍加上武威營,他在關中,也不是任由人宰殺的對象了。
“三日定長安?”屏風后面,龍椅上,少年天子發(fā)出了有些諷刺的笑聲。
李桓透過屏風,看不清楚這少年天子的摸樣。
不過看到一個輪廓。
十一二歲的少年,也就那樣,哪有什么英明神武啊。
“李君臨,此言當真,天子在前,文武百官見證,軍令狀可不是隨便能立的?”董卓倒是有些猶豫了,他是想要逼一逼李桓的,但是也不希望李桓就此折損,他還是很看好這個西涼出身的少年悍將。
“臣,受太師之器重,為陛下之信任,豈能妄言!”李桓低沉的說道:“這軍令狀,臣愿立……”
就在這時候,外面響起了繁重的腳步聲。
“有人兵圍了未央宮!”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沸騰起來了。
“誰這么大膽?”大殿之中有些慌亂。
“難道董仲穎連這點顏面都不顧了嗎?”
王允等人第一時間自然懷疑董卓。
在這長安城之中,誰能調(diào)兵圍困未央宮,只有董卓了,除了董卓的詔令,還真沒有人有這么大的膽子。
這時候董卓也懵逼。
不過倒是不慌。
因為董旻在,而且李儒在城中,這長安城,亂不了,再說了,他屯兵灞河之上,長安真有什么動靜,他立刻就可以調(diào)兵入城,平定動亂。
這時候,一個將領小跑進來,跑到呂布耳邊,低聲的匯報起來了。
呂布聞言,目光一下子鎖定了李桓,看著李桓的眼神都變了,一步踏出來,指著李桓:“李君臨,你意欲謀反呼?”
“呂騎都尉,何出此言?”
李桓平靜的回應。
能拖著這么長時間,足夠了。
兵圍未央宮。
鬧騰清楚,沒有幾個時辰,做不到,這足夠長安城外面的人做事情了。
“太師,關中軍已經(jīng)全軍出了桂宮,自稱為執(zhí)金吾緹騎,兵圍了未央宮,而且強闖宮殿,打傷我麾下并州將士,直接抓走了你的車師,還抓走了臨濟侯……”呂布低沉的對董卓稟報說道。
關中軍還是闖宮了,并州軍不是擋不住,是沒有決心去擋,豁得出去的韋端,可是比守未央宮的張遼更加不要命,張遼也不得不避開鋒芒。
“關中軍,執(zhí)金吾?”
董卓一聽,一下子有些警覺起來了,目光看了看李桓,又忍不住看了看皇甫嵩。
關中軍的事情,就就脫離不了皇甫嵩的影響。
他不怕李桓。
也不認為李桓會反他。
但是他怕皇甫嵩。
皇甫嵩站在那里,他都害怕,昔日皇甫嵩討伐黃巾軍,打西涼之戰(zhàn),那都是主將級別了,自己不過只是他麾下一個校尉而已,皇甫嵩的可怕,他是知道的。
“是誰要反?”
董卓平靜的聲音在朝堂之上回蕩起來了。
“李君臨,是你嗎?”
“還是你……”
他緩緩站起來,拔出腰間配劍,劍指著皇甫嵩:“皇甫義真!”
大殿之中,頓時蕭殺的氣息凝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