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朝堂眾生相
- 吾以力鎮(zhèn)三國
- 拾一
- 3143字
- 2024-12-05 23:22:48
李桓既然放手,也放手的徹徹底底,不管是朝廷和益州的關系,還是漢中郡太守,武都太守的人選,他一股腦的放手給朝廷安排,讓他們?nèi)?,去搶?
天子,世家,清流,太師黨……
現(xiàn)在的朝堂,派系林立,但是卻沒有當初外戚和宦官的絕對生死矛盾。
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
關鍵是上面還有一個大將軍在壓著。
大將軍丟出去的骨頭。
他們必須爭搶。
這是陽謀。
他們想要團結,都是不可能的,各有各的立場,背后都有自己需要爭取的利益,李桓強勢的時候,他們可以一致對外,李桓愿意放權,他們只能爭權。
至于李桓,他是大將軍,首先兵權在手,天下我有。
打了這一場仗。
他算是打出威名來了。
不僅僅是對關中。
還是對天下。
此戰(zhàn)一出,天下震驚。
他們再想要進攻關中,就要考慮一下西涼軍的戰(zhàn)斗力了,而且如今大家都在爭奪自己的地盤,不會再有一次十八路諸侯圍攻西涼政治集團的大場面了。
曹操,袁紹,袁術……
一個個大諸侯。
絕不敢出面。
所以這一戰(zhàn),能換來短暫幾年的太平。
有了太平,他也沒必要在朝堂上咄咄逼人,把所有的權柄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把天子當成傀儡,這是沒有必要的。
這朝廷上下,還是要穩(wěn)一點好,哪怕是明面上的君臣相宜,對未來,也是非常重要的。
………………
事實證明了,李桓一放手,朝廷之上,就爭的一個昏天黑地的,各抒所長,各展其能。
朝廷和益州的關系可以繼續(xù)商議。
天子說了也不算。
李桓不反對,不代表楊彪等人不反對,他劉焉是皇族之臣,和他們關中世家有毛關系啊,但是你來打關中,就是敵人了,想要輕易的就讓朝廷罷手,把他們關中世家置于何地。
太師一黨不甘落后,主要是發(fā)出聲音來,別看太師躲在塢堡,幾百斤的身體,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事實上,太師的底蘊還是有的,朝廷尚書省和九卿各部,還是有不少太師之臣。
清流顯得隱晦很多。
但是天子黨羽卻進攻性非常強,就好像換了一個核心一樣,攻擊力一波接著一波,意圖爭取朝廷的話語權……
李桓倒是徹底變成看戲的了。
看的也開心。
這一爭兩個時辰,看到蔡祭酒,司馬尚書,馬太尉,楊司空……一個個朝廷大佬,赤膊上陣,毫無風度,李桓就忍不住想要笑,這和市井潑婦爭東西,沒什么差別,就是顯得更有文化一點。
有文化的人,罵人不帶臟字,聽的很舒暢啊。
一直到散朝,整個話題也就是落實了兩點,一點是封賞,此戰(zhàn)朝廷上下都非常滿意,也不吝嗇這點封賞了。
另外一點,那就是益州想要就此罷休,沒這么簡單,可以繼續(xù)談,但是必須要再吐出點好東西來才行,打輸了,就要有打輸?shù)淖藨B(tài)。
至于其他的,一樣沒有落實。
………………
散朝之后,李桓隨著群臣魚貫而出。
跟在他身后的,只有大司農(nóng),蔡琰。
“沒見你穿過這件官袍,有點威嚴??!”李桓打趣的說道。
“也就是你覺得而已!”
蔡琰淡淡的說道:“我上一次朝,大家看我的眼神就變一次,覺得我穿著官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也就是打不過大將軍罷了,不然他們早就把我這一身官袍給扒下來了,在背后,他們議論我的時候,都是以沐猴而冠言之?!?
“沐猴而冠?”
李桓眼眸之中劃過一抹冷意:“他們這是的活膩歪了吧!”
“沒事!”
蔡琰最近感覺自己的承受能力是越來越強的,心胸是越來越開闊了,她笑著說道:“我就喜歡看著他們,非常討厭我,只能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李桓看了她一眼,倒不是強顏歡笑,還真是有這種成就感啊。
她喜歡就好。
這時候,李桓抬頭,目光一掃而過,看著宮門的御林軍,目光微微一閃:“看來朱儁和盧植干的不錯啊,短短時間,這御林軍就有些精氣神都變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道有沒有。
他是行家。
這些將士,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檔次的,有些精氣神是裝不出來的,真正的戰(zhàn)士,哪怕只是簡簡單單站在那里,都能讓人感覺到他的戰(zhàn)意和斗志。
“朱儁其他方面不行,練兵有一套,盧植還算是穩(wěn)得住,這老家伙心思很重,他不鬧事情,那就讓他去,御林軍這點兵力,我們大將軍府還不在意,在這長安城,高枕無憂,不過上朝倒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蔡琰低沉的說道:“未央宮一封,我們插翅難飛,所以以防萬一,我們東廠還是要做點工作的,畢竟我們經(jīng)常要上朝,經(jīng)常出入這未央宮,萬一真有人不講道理不講局勢,真要在未央宮圍殺我們,總歸還是要有些防御的,所以我已經(jīng)著手收買了幾個御林軍校尉,深入拿捏他們,但是平時不會有任何聯(lián)系,除非到了天子真要針對大將軍府的時候。”
現(xiàn)在的局勢,表面上安穩(wěn),暗地里面卻暗流潮涌,李桓兵權太盛,這長安城,不管是天子,還是楊彪他們,其實都有些寢食難安的。
楊彪是一個老登,不管什么時候都穩(wěn)得住,哪怕是侮辱,死生大事,家族存亡,他是不會輕易亂來的,規(guī)矩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非常重要。
但是天子是少年,少年天子,氣盛,終有一天忍不住了……
說不定一沖動,就動手了。
至于動手之后,什么效果,他未必能考慮的清楚。
歷史上,說是王司徒埋伏了太師,可事實上,沒有天子統(tǒng)籌,想要解決太師,那是非常難的事情,說到底就是天子忍不了太師目中無人,想要鏟除權臣,獨掌朝政罷了。
當天子的,贏了是自己的功勞,輸了就要人背鍋了,王司徒這種忠心耿耿的,自然就是背鍋的好人選。
“東廠行事,不能放在明面上!”李桓提醒蔡琰:“小心讓人抓住你把柄了,特別是你了解的人,到時候直接發(fā)難,放在朝廷之上,你這大司農(nóng)的位置,想要不被擼下來,都難了!”
“大將軍說的是蔡祭酒?”
蔡琰斜睨了一眼,遠處正在和鄭太傅一邊聊,一邊并肩而行的蔡邕。
“他想什么,我知道,他了解我,何嘗不了解他,我把大漢日報丟給他了,他心思就沒這么多了!”蔡琰笑著說道:“事實上,大漢日報到了他手上,發(fā)揮的功效,不是我能比得上的!”
“這就叫,專業(yè)的事情,專業(yè)的人來做!”
李桓笑了笑。
他們順利出了宮門,各個大臣上了自己馬車,李桓是騎馬的,剛上馬,一輛樸實無華的馬車,緩緩而來,馬車上,露出了胖胖的臉,笑瞇瞇的看著李桓。
“大將軍此戰(zhàn)威武啊!”
“太師教導有方!”李桓笑了。
很少能聽到暴躁而直接的董卓,用這種陰陽怪氣的語氣和自己的說話的,這是代表了,董卓不爽,但是有無計可施的一個狀態(tài)了。
“哼!”
太師的風度也就只能止步在這一句話上了,他冷哼一聲,駕車回府了。
“大將軍!”李儒接著跟上,他拱手行禮,畢恭畢敬。
“李廷尉最近很辛苦?。 ?
李桓敲打了一句。
“為朝廷效命,不曾敢言苦!”李儒低沉的說道。
“某是一個念舊的人,告訴他太師,讓他收斂點脾氣,不然……”李桓嘴角揚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不知道什么時候,某家就把他拉出來做法了,他身上某想要尋麻煩,一尋,一個準。”
言畢,他一甩馬鞭,策馬揚長而去……
看著大將軍肆意飛揚的身影,宮門之前,眾臣的目光都氤氳著他們不一樣的心思。
“大將軍今天是不是有些受氣了?”
有人低聲的說道。
“不好說?。 北姵嫉故怯行┆q豫,另外有人開口回應:“某倒是覺得,大將軍有些甘之若飴,為朝廷安穩(wěn),大將軍可是把能做的,都做了?!?
“慎言!”
有人低聲的勸諫。
蔡邕和鄭泰的眼神復雜多了。
蔡邕低聲的說道:“陛下有些不理智了!”
“陛下就沒有理智的時候!”鄭泰冷笑:“寡情薄意也就算了,當天子,就應該無情無義,為天下大局,吾等死又何妨,然而他行大事卻沉不住氣,見小利而望乎所然,一點天子的氣魄都沒有!”
“畢竟還年輕!”蔡邕搖搖頭:“不能如此苛刻!”
“他可以年輕,可天下諸侯能讓他慢慢長大嗎!”鄭泰嘆氣:“大將軍極力維持如今的局面,可大將軍的耐性還有多少,真以為手握兵權的大將軍是沒有脾氣的?!?
蔡邕有些沉默,他們這些大臣,誰看不出來李桓在維持這種安穩(wěn)太平的朝廷氛圍,可有些人就是蹬鼻子上臉,總以為別人退一步,他們就要進一步。
“漢中太守,大將軍說不爭,楊司空王司徒他們,都不會輕易就放手的,畢竟?jié)h中太守非常重要,陛下那邊,可曾有屬意的人選?”
“陛下最近招攬了一個皇族之臣,聽聞是盧植舉薦的,中山靖王之后,曾討伐黃巾,頗有功勛,卻郁郁不得志,如今自幽州而來,投效陛下,陛下見之,頗為喜愛,意舉薦為漢中太守!”